【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单元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单元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备课
课题(二级课题)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课时 3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讨论分析,学习当自己权利收到侵害时,能够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的权利。2.通过案例和资料学习,懂得遇到校园欺凌和性侵害时要保护自己,同时生活中要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犯罪的事。3.通过案例判断,学习维权的正确途径,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能够说出当维权时自己如何收集证据。
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评价任务 素养体现
第一课时:用好法律,维护权利活动一:用好法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中,我们学习了未成年人的特殊权利,今天我们将视角从未成年人的特殊权利,扩展至未成年人及普通公民的普通权利,一起学习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2.用好法律(1)师: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姐姐,她的名字叫——吕慧娴。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教师出示材料一(多媒体画面+配上画外音):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2)学生观看后在小组内讨论: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你是怎么认识事例中不同人物行为的?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活动二:实景运用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吕慧娴积极寻求各方保护,维护自身权利的事例,让我们认识到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可以运用法律,依法维护权利。后来大学生吕慧娴在法律援助中心实习。这一天,她为几名前来请求法律援助的人提供了建议。PPT出示材料二,请同学们阅读四个案例,请同桌之间选一个场景模拟练习,一位同学扮演吕慧娴,一位同学扮演求助者。演一演。2.请列举生活中是否有亲身经历或遇到的事例,说说是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活动三:寻找未成年人的专门保护1.我是小法官师:国家通过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权利,请学生来做一次小法官,在“活动园”栏目中选一选,不同的情形应该运用哪部法律,并说明原因。2.当权利收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涉及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情形?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四:在法律范围内维护权利1.出示活动园材料:广场舞的矛盾 (媒体展示:视频+文字+画面)2.小组交流讨论:无限制的广场舞是否超越权利边界,侵害他人的权利?运用违法方式维护自身的休息权是否正确,可能造成什么后果?合法维权的做法有哪些?不同的合法维权方式,力度和效力有何不同?3.教师小结:法律是维护权利的有力手段,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也不能用违法方式维护自身权利。我们要选择合法、智慧、有效的维权方式。 通过入情入境的故事引入本课学习内容,学生更能够感同身受,激发学习的兴趣。(探究)学生亲身演一演更能将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帮助理解记忆。(体验)通过将法律运用到具体的情景中,能够让学生对不同法律有更深的认识,为灵活、有效的运用法律做好铺垫。(具体运用)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运用法律维护权利,以暴制暴并不可取。(探究) 小组讨论能够说出吕慧娴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维护了她的权利。同桌选择一个情景模拟练习。能够对不同情景选择正确的法律序号填到圆圈中。小组讨论能够说出维护权利要在法律范围内。 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第二课时:守法不违法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这一内容,知道了国家有针对未成年人的专门保护,在法律范围内维护权利。今天我们要学习“守法不违法”这一环节内容。活动一:做守法少年1.违法犯罪需担责(1)活动园里走一走,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悔恨的泪水”,想一想杜某某实施了哪三类不良行为,分别受到了哪些处理。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不良行为和对应的处理措施,填入表格中。(2)组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师: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活动二:向校园欺凌说“不”1.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相处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愉快时光,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你们有吗?说说。2.请同学们阅读p87页活动园栏目。想一想,王然遇到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爸爸给了王然怎样的建议?如果你是王然的同学,你会怎么做?3.组织交流讨论。4.PPT出示P87页图片,认识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1)为什么会产生校园欺凌的呢?某机构曾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你认为这些说法合理吗?为什么?(2)校园严重欺凌行为对应的刑法罪名有哪些?看P88页。(3)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哪些部门联系印发了哪个文件,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5.师:同学们,校园欺凌的行为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破坏校园秩序,同时也是侵害他人权利的违法范围行为。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自身不同有欺凌行为,遇到欺凌时,也要坚决抵制,智慧面对。活动三:预防性侵害1.师:同学们,在人际交流中,人类会用身体接触表达爱意,犯罪分子也会假借身体接触实施犯罪。如何正确把握,区分对待,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场景(PPT展示活动园内两个场景)。2.组织交流、讨论。3.组织学生模拟练习:握手,联系交往中握手的注意点。4.教师播放补充资料:女孩受性侵犯的情况:今年以来,女童被性侵害的案件频发,如南京南站猥亵女童、医院猥亵女童案。5.组织阅读知识窗内容(PPT展示),解答学生的疑问。6.师: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要注意保护身体隐私部位,一旦遇到侵犯,应当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7.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9课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的第二个内容:守法不违法。通过学习帮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牢记作为未成年人,我们也有自己的法律责任,守法不违法,面对欺凌敢于说“不”,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远离性侵犯。 通过实例让学生懂得不良违法行为会受到不同的惩处,要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分析归纳、探究)通过回忆自己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欺凌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在对案例和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校园欺凌有更清楚的认识。远离校园欺凌。(探究)在模拟练习中,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正确区分正常与不正常的身体接触,提高自己的警惕意识,预防性侵害。(体验) 能够正确填写表格内容。能够回忆自己校园生活中见过的校园欺凌现象,说出遇到欺凌时的正确做法。能够正确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正常的身体接触,提高警惕意识。 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第三课时:依法维权有途径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复习一下前几节课上学习的知识,请问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和未成年人的权利有哪些?未成年人怎样增强自我保护能力?2.学生思考回答。活动一:我会维权1.寻找维权途径(1)师PPT出示:放学回家时,陈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手机和零花钱也被抢走。你认为他应当怎么做?在P90页活动园中选一选,打上“∨”(2)课前,同学们思考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请小组内交流,当我们遇到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怎做维护自己的权利?(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渐出示PPT,相关图片,认识了解一些机构的职能。(4)师出示案例,组织交流、讨论,选择哪个合适、有效的途径解决问题?活动二:学会自我保护1.请同学们阅读p91材料:机智自救的梁小惠,想一想,梁小惠的聪明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你遇到过类似情况吗?如果你遇到会怎么做?2.学生交流,你遇到过类似情况吗?在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怎么做?有哪些注意点。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整理出遇到维权事件要:冷静应对、避免危险、逃离现场、及时报警。4.师:维护自身权益是时时刻刻的事情,在权利受到侵害后再寻求救济,只能尽量弥补已有的损害。最有效、最低成本的维权方式是预防、远离权利侵害;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尽量防止权利侵害进一步扩大、避免因不当行为导致损害加重。活动三:学习搜集证据1.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很多维权时的自我安全保护。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一点,就是注意搜集证据,播放电视剧《破冰行动》。三个镜头,请学生考虑他们分别是在用什么方式搜集证据?2.从中得到结论: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3.出示p92页活动园中材料,交流邵勇、张佳丽、黄茜可以搜集的证据,并填一填,。4.组织交流:你生活中有类似情况吗?凭借搜集好的证据维护了自己应有的权利,或者因为没有证据不能维权?5.师:依法收集证据,对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处理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证据收集和提供的主体必须具有合法性。 证据收集和提供的主体是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证据收集的方法必须具有合法性。 为确保收集证据合法有效,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6.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9课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的第三个内容:依法维权有途径。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尽量的避免权利受侵害,当遇到侵害时,选择有效、合适的途径维权,并注意证据的搜集。 通过案例引导、课前搜集和交流分享,让学生懂得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维护自身权利。(搜集资料、探究)有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当遇到紧急情况应该如何做。(探究)播放视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要有证据意识。(探究) 能够正确为陈某选择应对措施;能够分享自己搜集的维护权利的途径方法。能够说出当遇到危险状况是应该怎么做。能够为邵勇、张佳丽、黄茜写对正确的可以搜集的证据,并迁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拓展活动指导展示方案
课题 做懂法守法用法好少年 课时 2
活动目标 1.根据活动要求,选择合适的宣讲主题。2.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案例进行宣讲。3.整理资料,书写宣讲稿。4.结合前期的学习和准备,可以准备PPT或背景音乐,进行“做懂法守法用法好少年”宣讲。
活动过程 评价任务
活动一:宣讲准备任务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1.教师将本单元单元大任务再次告知学生,学生明确活动要求,思考自己想要写的宣讲主题。2.能够运用自己方便的方式查找资料,可以选择上网查找也可查阅相关书籍。任务二:书写宣讲稿整理自己查找的资料,筛选出自己可以利用的内容,按照正确的格式,书写宣讲稿。 能确定宣讲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写出宣讲稿。
活动二:举行“做懂法守法用法好少年”宣讲选拔活动任务一:宣讲的同学按照自己的准备上台进行宣讲。任务二:其他同学做评委,根据评价要求,对宣讲者的现场发挥进行评价,评选“最佳懂法守法用法好少年”宣讲员,并颁发证书。 1.宣讲主题正确,资料详实,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感受。2.宣讲生动流畅,声音要清晰响亮。3.宣讲中感情要真挚朴实,态度自然得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第 四 单元
单元主题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学科核心素养 法治观念
学业质量 能够用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全,遵守法律规定。能够自我保护,有安全意识,抵制不良行为与违法行为,拒绝参与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单元内容建构图 单元主题 二级课题 三级课题 学生活动方向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我们受特殊保护 我们是未成年人专门法律来保护 了解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体会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学习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理解其重要意义。
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 认识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知道在权利收到侵害时要运用相应的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守法不违法 懂得遵守法律,不违法罚罪。
依法维权有途径 掌握维权途径,学习收集证据的方法。
整体分析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班级生活有规则》,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们的班级规则我们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学习内容中已经有规则知识和一定的法律知识。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法律知识的内容较少,但学校会组织相关的普法知识宣传活动。本单元共两课,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为逻辑主线。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对自身的法律属性有所认知,了解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别关怀,制定专门法律来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将视野从未成年人扩大到一般公民,引导学生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帮助学生用好法律、维护权利,让学生了解维护权利的途径、方法和技巧。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前五年的学习中已经对法治、法律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通过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更为集中地学习了相关知识,对法治体系有了较为系统的认知,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当权利受到侵害,或是遇到纠纷时,学生很难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因此,本单元更加重视法律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在遇事时能够利用法律维护权利,寻求相应的法律保护。
单元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知道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学习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能够说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案例分析懂得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合适的维权途径,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并学会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单元知识点的学习,学生懂得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生活中做到不违法犯罪。
重难点 了解学习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规则。通过案例分析懂得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合适的维权途径,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核心概念(大概念) 做懂法守法用法好少年
大情境(大任务) 在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我们班级将选拔“懂法守法用法好少年”到街道进行普法宣讲活动,请大家根据学到的法律知识,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谈一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懂法守法用法好少年。
单元任务群
任务一 课型 新授课
学习内容 我们受特殊保护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通过相关资料的学习,知道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能够说出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2.通过小组交流分享,共同学习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相关法律条文,能够自己说出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相关法律及其主要内容和意义。3.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各方面对于自己的关爱,说出自己体会到的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保护的事例和感受。 1.阅读未成年人特点的相关资料,说出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以及能够说出自己从表格中找出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2.小组选择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交流讨论,说清楚为什么制定这部法律、法律的主要内容以及意义。3.能够回忆说出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的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与保护的事例及感受。
单元任务群
任务二 课型 新授课
学习内容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通过案例讨论分析,学习当自己权利收到侵害时,能够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的权利。2.通过案例和资料学习,懂得遇到校园欺凌和性侵害时要保护自己,同时生活中要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犯罪的事。3.通过案例判断,学习维权的正确途径,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能够说出当维权时自己如何收集证据。 通过案例讨论分析进行学习,能够说出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运用哪种对应的法律进行维权。学习案例和资料,能够说出当自己遇到校园欺凌和性侵害时应该如何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案例和资料的学习中,能够说出正确的维权途径,在具体的案例中采用不同的收集证据的方法。
任务三 课型 拓展活动指导课
学习内容 做懂法守法用法好少年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根据活动要求,选择合适的宣讲主题。2.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案例进行宣讲。3.整理资料,书写宣讲稿。 1.能确定宣讲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实际案例,写出宣讲稿。
任务四 课型 单元成果展示课
展示内容 做懂法守法用法好少年
展示目标 评价任务
1.结合前期的学习和准备,可以准备PPT或背景音乐,进行“做懂法守法用法好少年”宣讲。 宣讲主题正确,资料详实,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感受。宣讲生动流畅,声音要清晰响亮。宣讲过程中感情要真挚朴实,态度自然得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