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主题 我们是公民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法治观念学业质量 了解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够结合实例讲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单元内容建构图 单元主题 二级课题 三级课题 学生活动方向我们是公民 公民意味着什么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知道什么是国籍和公民知道国籍和公民的关系什么是公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公民身份认识居民身份证 身份证信息包含什么说说身份证的用处为什么要保护好我们的身份信息我是中国公民 说说中国公民取得的成就感受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知道我们代表国家形象,要注意行为举止,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 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知道权力行使的界限公民的基本义务 知道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知道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知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知道不履行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知道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知道我国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整体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们是公民》,通过让学生了解公民意味着什么,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来认识法律上的人,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另外,本单元教材紧扣宪法,对应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加强宪法意识教育。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从整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审视来看,一年级上册第4课《上学路上》和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二年级上册第3课《欢欢喜喜迎国庆》第9课《大家别乱扔》,再到五年级上册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最后到六年级的《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公民》、《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线索。低年段的法治教育更多体现为规则教育,为今后的法治教育打好基础;中高年段的法治教育则是在生活情境中渗透法律条文,并通过这些情境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相应地,教学也要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需求出发,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螺旋上升的接受法律知识,进行法治教育。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经过前五年的学习,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已初步形成。但学生不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作为一个公民应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哪些基本义务。在生活中主动关注,了解相关法治教育内容的意识不强,缺少法权的应用经历。而以上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学习和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作为中国公民既有自豪感,又有使命和责任。在生活中,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去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教学时以真实生动的案例为情境,让学生运用体验参与方式分析生活中的法律,在思考,辨析,判断,思考中感悟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就在我们身边,树立法治观念。单元目标 1.通过调查、询问、探究、交流等活动知道公民的内涵、学会科学正确地认识和使用身份证,并能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强化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2.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与内容,懂得权利行使有界限。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提高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通过情境表演、视频辨析、模拟法庭等形式,让学生懂得权利不是绝对的,不能滥用权利。树立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4.通过学习懂得运用相关的的法律知识去分析与公民身份有关的生活情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国家观和法律意识。重难点 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与内容,懂得权利行使有界限。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提高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学习懂得运用相关的的法律知识去分析与公民身份有关的生活情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国家观和法律意识。核心概念(大概念) 公民法律知识宣传员大情境(大任务) 学校“法制教育宣传周”就要到了,六年级的同学们需要化身成公民法律知识的宣传员,在宣传周上你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要求你们能够知道中国公民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并且能够准确提取1-2个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键词,并针对提取的关键词进行普法宣讲视频的录制或宣传公民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海报、手抄报等。宣传公民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全体学生知法懂法,做合格小公民。单元任务群任务一 课型 新授课学习内容 公民意味着什么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掌握公民的基本内涵,厘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熟悉和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 1.能够说出公民的内涵2.说出公民和国籍的关系3.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身份证相关信息4.结合实际,知道在生活中要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单元任务群任务二 课型 新授课学习内容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认识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树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理念,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也需要履行义务。知晓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了解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说出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及行使的界限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说出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及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以及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取得的发展和成就,并知道我国为推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单元任务群任务三 课型 单元成果展示课学习内容 公民法律知识宣传员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结合之前的学习,结合知识储备,录制普法视频。绘制手抄报,在学校内进行展览。 录制普法视频,语言清晰,表达流畅绘制手抄报,色彩搭配合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备课课题(二级课题) 3.公民意味着什么课时 2-3 课型 新授课学习目标 1.掌握公民的基本内涵,厘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2.熟悉和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3.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评价任务 素养体现明确单元任务学校“法制教育宣传周”就要到了,六年级的同学们需要化身成公民法律知识的宣传员,在宣传周上你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要求你们能够知道中国公民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并且能够准确提取1-2个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键词,并针对提取的关键词进行 普法宣讲视频的录制或宣传公民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海报、手抄报等。宣传公民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全体学生知法懂法,做合格小公民。第一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活动一: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中国人)(2)你们从哪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的?2.过渡:是的,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公民身份”这个话题。 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公民的含义。 知道从哪些地方看出我们是中国人 政治认同活动二:“我们是中国公民”1.教师出示课本22页的第一幅插图。(1)让生观察并提问:图上的这位小伙子叫什么名字?他来自哪个国家?(彼得,来自英国)(2)教师追问:英国人我们称之为“英国公民”,那么来自美国的呢?(称之为“美国公民”)来自法国的呢?(称之为“法国公民”)2.教师出示课本22页的第二幅插图,生读相关的文字说明。教师小结:在很多场合,我们一般把中国人称为中国公民,而把其他国家的公民统称为外国人。3.讨论交流: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预设:这是中国边检推出的便民措施,为中国公民(含港澳台居民)开辟专用通道,减少等侯时间。一般外国人比较少,就只设置了一个通道,统称为“外国人”通道。教师出示23页“知识窗”内容: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它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有了这个国家的公民身份,也就具有了这个国家的国籍,并且根据这个国家的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教师小结: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借助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身份是公民。 初步了解公民身份的表现,知道不同场合身份有区别。 政治认同活动三:“公民身份从何而来”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总结出获得国籍可以采取的方式。(1)方式一:以出生的方式取得。第1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是中国公民,具有中国国籍;第2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国外,具有中国国籍。方式二: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第1种:申请加入其他国家的国籍,放弃中国国籍;第2种:放弃其他国家的国家,加入中国国籍。教师引导:要想加入中国国籍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这个要求是什么呢?生读课本23页下方一段文字,了解外国人或无国籍的人要想加入中国国籍,就必须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知道获取中国公民的方式,公民身份与国籍密切相关。 利用角色扮演活动,知道公民身份与国籍紧密相关。 政治认同活动四:总结延伸结合本节课所学,我们知道,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无论本人出生在境内或境外,都具有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外籍人士符合法定条件的,也可以加入中国国籍,但前提是放弃外国国籍。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知道公民与国籍的关系 知道公民和国籍的关系 政治认同第二课时:认识居民身份证活动一:新课导入每一次出行,打长途车票、坐飞机、坐火车,甚至于到银行办理业务都离不开身份证,随着社会的发展,身份证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居民身份证。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了解与身份证有关的相关知识 初步说说身份证可以用来干什么 政治认同活动二:认识居民身份证1.(1)交流课前探究:身份证上有哪些重要信息?(2)交流课前探究:每个人的身份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小组汇报,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预设1:身份证正面有居民的姓名、姓名、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号码、相片等信息;身份证背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签发机关、有效期等信息。除此以外,身份证还有国徽、长城等防伪图案。 预设2:身份证上的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教师板书:唯一 终身不变3.教师引导: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那么大家知道这一串身份号码有什么含义吗?教师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的文字,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公民身份号码的相关含义及身份证有效期的区别。 通过交流讨论,初步理解公民身份号码和居民身份证的关系,认可身份证的重要性,重视并学会保护身份信息。 知道公民身份号码和居民身份证的关系,说出身份证的重要性,重视并学会保护身份信息。 政治认同活动三:“身份证用途大比拼”1.联系生活说一说:身份证除了以上5大作用之外,你还知道它有哪些作用呢?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预设:去银行办理业务,开设银行卡;办理社会保障卡;购买债券、国库券、基金等;到网上开网店;在大街上开商铺,需要身份证到工商、税务等部门登记办理业务;买房子,进行房产登记,以及卖房子,进行房产过户都需要用身份证;日常生活中签合同……2.教师小结:同学们,由此看来,身份证的作用真大呀,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了身份证,我们很多事情就没有办法完成,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身份证,防止身份证丢失。 采用“身份证用途大比拼活动”的方式,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影响。 说出身份证对生活的影响。 政治认同活动四:“保护身份信息”编故事大赛1.教师出示课本第27页活动园图片,提问: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结合活动园下方信息,开展“保护身份信息”编故事大赛。学生依据教材的信息,进行编故事。3.教师小结: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在使用身份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而造成自己或家庭利益的损害。 依据教材信息进行编故事,更好地体会身份证的作用和重要性。 知道在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第三课时:我是中国公民活动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座的各位都是中国公民,通过学习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在所有中国公民的努力之下,几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活动二:成就我来说1.教师出示课本第28页的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2.“小小分享会”: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成就。教师相机补充出示一些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活动三:国际事务知多少1.小组讨论:(1)中国的成就不仅在国内,还在国外。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2)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你知道中国都为世界做了些什么吗?2.教师引导:看到祖国的那么多成就,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骄傲)教师出示课本29页节选的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王怀让),学生齐朗诵。3.思考与讨论:你知道中国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谁吗?(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都离不开每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4.教师小结: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5.“小法官”判断:A.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B.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C.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D.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E.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活动四:我们应该怎样做1.思考与行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而外国人来到中国旅行、工作等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我们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2.教师出示课本第31页活动园,学生读一读相关文字说明。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人,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因此,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国家增添光彩,而不要抹黑国家形象。 通过了解中国发展的现状与成绩,体会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认同自己的公民身份。同时理解公民身份的要求,珍惜自己的公民身份,自觉维护国家形象。 为自己是中国公民而感到自豪,珍惜自己公民的身份,自觉维护国家形象。 政治认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3.公民意味着什么 课时教案.doc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