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第 三 单元单元主题 我们的国家机构学科核心素养 国家认同 法治意识 有序参与 主人翁意识学业质量 1.通过对比学校的各个部门、阅读宪法第三章、新闻报道片段,说出国家机构的名称、产生的方式。2.通过查阅资料、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等方式,概括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流程,以及自己该如何参政议政。3.参观政务大厅,介绍各部门如何行使职权,权利受到怎样的监督单元内容建构图 单元主题 二级课题 三级课题 学生活动方向我们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有哪些 身边的国家机构 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知道所在地区的一些国家机构国家机关的职权 能构建国家机关组织结构,了解国家机关的法定职权知道经常打交道的国家机关的日常行为属于行使何种职权国家机关的产生 知道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为人民 人民选出的代表 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序和资格认识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学会珍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了解人大代表的构成和职责理解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履职我们是场外“代表” 知道每个公民都享有对国家社会事务建言献策的权利了解小学生参政议政的方式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权力行使有边界 理解国家机关的职责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知道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权力权力运行受监督 认识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必须接受监督知道公民进行监督的主要途径明白行政机关要主动接受监督知道作为小学生要也要积极承担监督的责任权力违法必追责 知道权力行使若违法要依法及时纠正,减少损失懂得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失后该如何处理整体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三课,以“了解国家机构”“认识人大代表”和“知道权力运行”构成逻辑主线。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了解它们的职权,知道国家机关的产生,帮助学生对我国主要国家机构有初步的认知。第6课《人民代表为人民》在认识人大代表如何产生,人大代表职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参政议政的意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国家的民主制度;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机关如何行使权力,权力运行受到哪些监督,权力行使违法会追责,引导学生对公权力及其行使有初步认识,逐步形成法治意识。本单元重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机构,了解国家机构的职能及其运行,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公共事务,逐步形成国家认同,树立法治意识和国家观念。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接触到相应的国家机构,通过新闻报道等会对权力行使受到监督制约的案例有所了解,有的学生六年级学生对国家机关的日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但是没有形成较为严谨的认识,还有的学生可能听说过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但是对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哪些人有资格成为人大代表并不了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国家机关行使权力不受监督,自己年龄还小,没有监督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责任。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身边的事例了解国家机关的层级、职责、产生方式,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要珍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单元目标 1.通过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条例,了解国家机构的确定标准,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形成生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国家机构保障的意识。2.通过阅读宪法的相关条例、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国家机关的法定职权,将不同国家机关与其主要职权一一对应。3.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能准确概括出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序资格,懂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4.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阅读相关条例等方式,认识到国家机关权力行使有边界,权力运行受监督。5.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能正确的介绍国家机关的产生、种类、职责、权力等方面的知识。重难点 1.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能正确的介绍国家机关的产生、种类、职责、权力等方面的知识。核心概念(大概念) 坊子区国家机构讲解员大情境(大任务)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伟大的中国,我校公众号特开展“国家机构我了解”专题活动,要求结合坊子区的实际情况,绘制思维导图,录制视频,向全校同学介绍国家机构的名称、职责、产生方式、权力行使等方面的知识。单元任务群任务一 课型 新授课学习内容 国家机构有哪些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1.通过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相关内容,能够判断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2.通过图文结合、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等方式,能够清晰地了解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知道不同国家机关的主要职权。3.通关观看视频、查阅资料、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相关条例等方式,知道国家机关如何产生、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4.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梳理出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 1.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的相关内容,尝试概括国家机构的特点,判断学校周围的单位是否属于国家机构。2.阅读宪法第三章,完成连线,然后说说不同国家机关之间有什么关系?3.观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情况,说出自己对会议流程的认识。4.观看视频,完成流程框架,梳理出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一委两院”之间的关系。单元任务群任务二 课型 新授课学习内容 人大代表为人民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1.通过观看视频,能梳理出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方式、程序、资格,珍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分析,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懂得人大代表的责任。3.通过搜集当地公民民参政议政的方式,懂得每个人都应认真行使权利、承担责任。 1.观看《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的视频,再结合活动园的资料,说一说你所在地区的人大代表是怎么选举产生的。2.播放视频《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思考:(1)从全国人大代表所关注的问题中你有何发现?(2)全国人大代表是如何提出问题的呢?(3)人大代表有哪些职责?他们是如何履行这些职责的呢?3.阅读60页案例,思考朱先生是通过哪些方式关心国家大事?我们可不可以参政议政?4.你还知道哪些方式可以提出我们的建议,发表我们的看法?选择一种围绕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单元任务群任务三 课型 新授课学习内容 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1.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知道国家机关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2.通过观看纪录片、搜集“监督途径”的宣传图片等方式,清楚地知道权力运行受监督,以及我们的监督方式有哪些。3.通过案例分析,能够知道违法行使权力时要依法纠正,如果造成损失,国家要依法赔偿。 1.阅读情境图,思考李阿姨为什么建议同学们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来处理呢?你从找发现了什么?2.观看纪录片《法治中国》第三集,片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课前的搜集,你还知道哪些监督方式?3.观看视频:上半年共“打虎”10只,讨论:视频中的这些“大老虎”都受到了怎样的惩罚?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单元任务群任务四 课型 拓展活动指导课学习内容 坊子区国家机构讲解员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1.通过参观、调查,知道坊子区的国家机构有哪些。2.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国家机关,搜集相关资料,从产生方式、职权等方面绘制思维导图,并着手成果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理分工,寻找身边的国家机关。2.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国家机关,采访相关人员,完成调查表。单元任务群任务四 课型 拓展活动展示课学习内容 坊子区国家机构讲解员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1.展示成果,进行反思完善。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2.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反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备课课题(二级课题) 5.国家机构有哪些课时 3课时 课型 新授课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相关内容,能够判断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2.通过图文结合、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等方式,能够清晰地了解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知道不同国家机关的主要职权。3.通关观看视频、查阅资料、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相关条例等方式,知道国家机关如何产生、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4.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梳理出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评价任务 素养体现明确单元任务: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伟大的中国,我校公众号特开展“国家机构我了解”专题活动,要求结合坊子区的实际情况,绘制思维导图,录制视频,向全校同学介绍国家机构的产生、种类、职责、权力等方面的知识。第一课时 身边的国家机关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学校有哪些部门吗?他们的职责是什么?我们国家的正常运转也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这节课咱们一起来找一找身边的国家机构(板书课题)二、活动一:国家机构,我认识1.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找一找公安派出所、银行、医院、民政局、邮局,判断一下哪些是国家机构,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生交流。2.为什么同学们的判断结果不一样?国家机构的判定依据是什么?请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第三章《国家机构》的相关内容,尝试概括国家机构的特点。(任务一)总结: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3.出示案例:文海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办事,过了非常充实的一天,请你判断一下他提到的这些单位哪些属于国家机构?总结: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由身边的单位引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再次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机构 (1)能够准确找出确定国家机构的的最高法律依据,可得一颗星。 法治意识三、活动二:国家机构有分类1.过渡语:国家机构这么多,是不是所有国家机构都在同一个范围内行使职权呢?2.出示图片,思考:最高人民法院和坊子区人民法院有什么不同?总结:出示国家机构示意图。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3.课件出示国家机构名称。同学们,文海洋同学不小心将所有机构混在了一起,你能帮他区分一下哪些是中央国家机构,哪些是地方国家机构吗?4.地方国家机关在所在区域行使职权,同学们你知道咱们坊子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吗?快来交流一下吧。 由书本上的知识,过渡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能够辨别中央国家机构和地方国家机构四、总结延伸1.总结本课时的重点内容。2.布置课后延伸作业:阅读《宪法》第三章,了解国家机构的各项职权。 完成本课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准备。第二课时 国家机关的职权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国家机关,谁还记得有哪些?2.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的很扎实。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很多国家机构,这些国家机构名称不同,他们的职权也不相同。让我们走进生活,理解身边国家机构的职权。(板书课题)二、活动一 法定职权,我了解1.观看视频。同学们,从视频中我们发现国家机构有哪些类型呢?2.学生交流。3.课件出示国家机构:课前让同学们阅读了宪法第三章,下面请同学们从上面的国家机关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进行交流分享,了解其职权。3.学生分享。4.总结:不同国家机关的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他们就像我们的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的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开展交流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适时引导,更能帮助学生涵养必备品格。 能根据任务单准确交流各类国家机关的职权,可得一颗星。 法治意识三、活动三 不同机关 不同权力(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 通过阅读宪法第三章,我们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幅图,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在履行那些职责?学生交流。2.总结: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二)行政机关的职权1.常识抢答:在你出生以后,你需要办理户口和身份证,应该找哪个部门?随着你慢慢长大,你准备要结婚了,该去哪里登记?工作以后,单位要帮你缴纳社保,去哪里办理? 你和单位发生了一些劳动争议,可以寻求哪个部分的帮助? 你准备购买一套房子,你需要去哪里进行不动产登记?2.思考:上述所说的这些部门都是属于我国的哪个国家机关中的呢?3.小提示: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人民政府包括政府自身及所属工作部门,这些部门行使政府的具体职能,我们经常会与它们打交道。4.活动园:行政机关的名称中常常出现人民政府、部、厅、局等。请你判断以下机构是否属于行政机关。(课本第46页)5.分享:你还知道哪些行政机关?向同学作个介绍吧。(三)监察机关1.图片出示,抢答:你知道她们是什么人吗?她们分别是哪个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2.小知识: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3.活动园: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三名同学各抒已见,你认为法院可以审理哪些类型的案件?(课本第47页)4.总结:任何社会都会有争议存在。司法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5.视频介绍国家监察委员会。 通过了解不同机关具有不同的职权,知道宪法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认知政府的职能,知道政府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能够说出不同机关的不同职权。 法治意识四、总结提升1. 总结:我国的国家机关相互协作,共同维护着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发展。2.作业布置: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不同国家机关的职权 加深学生的记忆 能够抓住重点,清晰的梳理不同机关的职权第三课时 国家机关的产生一、导入新课1.七嘴八舌说民主:班级的权力属于谁?你觉得在一个班级当中,怎样才是民主的?2.总结:班级的权力属于全体班级成员共同所有,班级中的每位同学都能直接参与到班级事务当中,能够投票选举班委会,也能投票决定班级的重大事务。3.小数据:中国人口总数。4.讨论:在一个班级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行使班级权力,参与班级事务。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当中,也能这么做吗?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办呢?二、活动一 人大代表的产生1.观看视频,想一想视频中呈现的是什么会议?你对它了解多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国家机关的产生: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讨论:那么,你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怎么产生的吗?请你为大家讲一讲,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过程。4.图例说明人大代表产生的过程: 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深刻的认识,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第六课的学习做铺垫。 认真观看视频,准确说出国家机关产生的方式,可得1颗星。 责任意识三、活动二“一府一委两院”我了解1.思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以后,是由人大代表直接管理国家吗?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的?2.图解: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总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3.抢答:我们常在新闻中看到“一府一委两院” 这样的说法,你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吗?4.出示知识窗:“一府一委两院”是什么。5.提示:我国就是这样,通过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一府一委两院”,由“一府一委两院”具体管理国家的事务。6.讨论:除了产生“一府一委两院”以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讨论、决定哪些事情呢?7.播放视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说一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8.思考:会议上为什么要设置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程序呢 预设:为了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福利。 了解其他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并知道直接管理国家的机关实际上是一府一委两院。 能够用自己的话讲清楚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一委两院”之间的关系,可得2颗星。 法治意识四、活动三 特殊岗位,特殊要求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在国家机关中,有些岗位比较特殊,工作人员在履职时必须穿制服。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这些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你们知道他们分别是在哪些工作岗位上吗?2.学生观察交流,明确四幅图设计的岗位有:法官、交通警察、税务人员、海关人员。3.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穿制服?4.看见穿警服的人,你有什么感觉?如果他们脱下警服你还会有这种感觉吗?5.警察在执行公务时为什么要穿警服呢?请大家读一读阅读角“爸爸的警服”,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对此的看法。总结:穿制服方便辨认身份、代表国家权力的庄严形象、代表公正和力量等。 认识制服所代表的内涵。 社会参与五、总结提升1.回顾本课重点内容。2.谈谈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自己概括本节课的收获,加深理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5.国家机构有哪些 课时教案.doc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