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欧姆定律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2欧姆定律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简介

课题:第十七章 第2节 欧姆定律
学校 课型 新授课 设计人
课标陈述 3.4.2 理解欧姆定律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欧姆定律内容及表达式”和“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本节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知道电流与电压关系,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的定量关系,确定表达式、变式,并利用表达式、变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本节课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知识的综合,成为体系,又为电功、电功率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电学核心知识,因此在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后,要充分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建立好知识体系。
学情 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同学们已经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一次函数,在分析物理问题,能够数理结合,利用图像法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17.1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电流与电压关系: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因此可以理解欧姆定律具体的内容,但是仍存在一些理解障碍,分析电路时,不能明确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电流和总电流的关系。
学习 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收集实验数据并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出欧姆定律。 2.通过欧姆定律完成电路分析,解决相关电路问题。
评价 任务 任务一:通过分析图表数据,总结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定量关系。 任务二:在物理电路情景中,通过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任务三: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应用欧姆定律的思路和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难点:实际电路情景的电路分析。
教学 准备 实验器材、课件、学案
板书 设计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 变式 U=IR 3.物理量—符号—单位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实验导入: 首先各个小组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图连接 分组实验,1、3、5 组根据如下表格完成实验探究 将下表中数据补充完整并说明原因 R=1Ω实验次数U/VI/A10.5213 1.5
分组实验,2、4、6 组根据如下表格完成实验探究 将下表中数据补充完整并说明原因 U= 3V实验次数R/ΩI/A11223 3
教师:通过17.1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中我们已经知道了I、U和R的定性关系,那么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借助实验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任务一 通过分析图表数据,总结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定量关系 活动一 组内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后,分组回答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定量关系。 最后总结出U、I、R三者间的定量关系 : 表达式: 变式 U=IR 活动二 介绍欧姆生平 欧姆德国物理学家,物理教师,在实验操作中,欧姆发现了电阻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他还证明了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和传导系数成反比。电阻的国际单位制"欧姆"以他的名字命名。 1.数据分析简洁明了,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且渗透了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应多次实验做出规律总结的方法。 2.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热情,提升自己的积极主动性。
任务二 在物理电路情景中,通过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活动三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 例1:一定值电阻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电阻为3 。通过灯电阻的电流有多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物理情景,分析各个电学物理量,借助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并强调电学题的解题规范) 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只要知其二便可得到第三个量。本题目已知电压和电阻,带入欧姆定律表达式即可。 学生完成计算,并展示。 例2:已知导体的电阻是10 ,通过它的电流是0.3A。若要测量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应选用电压表(如图所示)的哪个量程? 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只要知其二便可得到第三个量。本题目已知电压和电阻,带入欧姆定律变式即可。 学生完成计算,并展示。 例3:把一电阻接入电路中时,测得通过的电流为0.2A,电阻两端的电压为0.6V。求电阻的阻值为多少? 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只要知其二便可得到第三个量。本题目已知电压和电流,带入欧姆定律表达式即可。 学生完成计算,并展示。 强调:物理量要注意单位,计算要细致。 设计三个简单的计算,引导学生掌握做计算题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对题目进行分析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注重细节。
任务三 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应用欧姆定律的思路和方法。 问题过渡:前面的例题只有一个用电器,而串并联电路是我们常见的电路连接方式,那复杂情境下我们将如何分析。 活动四 欧姆定律解决串联和并联电路 例1:已知定值电阻R1的大小为10 ,R2的大小为20 电路两端电压为9V。此时流经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为多少? 分析:与串联,总电压,需要对总电阻分析,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例2: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电阻R1阻值为3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3 A。则:电流表A1的示数是多少,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 分析:与并联,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总电压,,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再对各个支路分析即可。 通过上面两个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串并联电路利用欧姆定律方法: 活动五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思考:变式可以计算电阻,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借助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对电路整体分析,对与串联的总电阻分析,利用整个电路欧姆定律 解决问题。 借助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总电压,,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再对各个支路利用欧姆定律 解决问题。 夯实“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电压无关”
课堂小结 1.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变形公式,U=IR 3.欧姆定律解决串联和并联电路问题。 学生总结,知识升华
达标检测 1.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导体的电阻为5 Ω B.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其电阻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 A 2.如图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闭合开关S,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10 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5 V。则电源电压 V, 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 A: 3.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9 V且保持不变,电阻R1阻值为10 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1.2 A。则:电流表A1的示数 A,电阻R2的阻值 Ω。 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评估改进教学各环节。
课后 提升 为防止酒驾事故的出现,酒精测试仪被广泛应用.有一种由酒精气体传感器制成的呼气酒精测试仪,当接触到的酒精气体浓度增加时,其电阻值降低,如图甲所示.在图乙所示的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2=40Ω.求: (1)当被检测者的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3.6V求电源电压是多少_____; (2)现在国际公认的酒驾标准是0.2mg/ml≤酒精气体浓度≤0.9mg/ml,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19A时,试通过计算判断被检测者是否酒驾______ 渗透“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