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2 原子的结构第 1 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素养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 的方法 2.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难点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1964 年 10 月 16 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 我们 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放出了巨大的能 量,这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前面我们学习了在化学 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如果抛开化学变化, 原子能否再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原子神秘的面 纱 学 生 仔 细 倾 听、思考 启发学生思考质 量守恒定律,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新课教学 活动一 原子的构成 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 【教师讲解】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用 α 粒子轰 击金箔,结果发现:①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 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少部分 α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 运动方向;③极少数 α 粒子被反弹回来 【提出问题】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①为什么 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过金箔而不受阻碍呢?②有的 α 粒 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原因是什么呢?③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回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归纳总结】①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是空心 的,所以大部分的 α 粒子能够顺畅通过而不改变原来 的运动方向。②α 粒子带正电荷, 原子核也带正电荷, 思考、分析、 记录、理解 学生交流、讨 论, 并归纳总 结 学 生 通 过 对 表 格 的 观 察、思考, 发 现 原 子 构 成 的 特 点 并 总 结 通过实验的讲解 更能够让学生认 识原子的结构通 过阅读教材上的 内容,培养学生 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 分析和探究, 自 己得出原子构成 的特点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有少数 α 粒子会改变原来的 运动方向。③金原子中存在原子核,且其体积小,质 量大,所以有极少数 α 粒子与金原子核相碰撞被反弹 回来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53 第二段内容,并归纳原子 的结构 【归纳总结】原子的构成 探究原子中各粒子的数目关系 【展示】几种原子的构成原子 氢 碳 氧 钾 质子数 1 6 8 19 中子数 0 6 8 20 核外电子数 1 6 8 19【问题探究】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 构成原子的?数目关系是怎样的 【归纳总结】 1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原子核内也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探究 原子显中性的原因 【提出问题】原子中有带电粒子吗?为什么原子不显 电性【归纳提升】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 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由于原子 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 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 电荷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新课教学 活动二 相对原子质量 【展示】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和体积,如一个碳 原子的质量: 1 .1.993x10-26 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 22.657x10-26kg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 9.288x10-26kg 【提出问题】原子质量的数值太小,书写和使用都 很不方便,想一想,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归纳总结】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的 质量一样, 国际上, 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 而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以碳 12 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A1), 即相 对原子质量原 原子的实 12 子的实际质量 x1/12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 子的真实质量,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 【投影展示】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 1 个质子 1.6726x10-27kg ,1 个中子 1.674-27 674 9x10-27 kg, ,1 个电子的质量相当于质子质 量的 1/1 836 【总结】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1 个质子的质量≈1个中子的质量 【投影展示、提问】通过下表,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讨 论,并归纳总 结学生通过对 表格的观察、 思考,发现原 子相对原子质 量与质子数和 中子数的关系 通过不同原子质 量的展示, 让学生 认识到原子质量 很小,所以用相对 原子质量表示, 引 出相对原子质量 的概念 通过对表格的分 析和探究, 自己得 出相对原子质量 与质子数和中子 数的关系原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 1 1氧 8 8 8 16钠 11 12 11 23硫 16 16 16 32铁 26 30 26 56【归纳总结】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堂小结 回顾、归纳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原子的构成、 构成原子 的各种粒子的电性及个数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的概 念及计算 方法等相关知识 倾听、记录 培养归纳能力, 巩 固本课所学知识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2.原子构成特点①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不同②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③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二、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式: 原子的实际质量碳 12 原子的实际质量量 x1/122.近似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第 2 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素养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2.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教学重点 1.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3.离子的概念教学难点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知道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的构成, 你知道 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怎样排布的吗? 电子 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 它们会相互碰撞打架 吗?电子在核外的排布会有什么特点 聆听、思考、 观看、明确学 习目标 通过短文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新课教学 活动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提出问题】含多电子的原子中, 电子在核外如何运 动【归纳总结】含有多电子的原子, 电子在核外绕核 分层运动-分层排布 【阅读思考】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P54 的相关内容, 并 思考核外电子会不会改变运动区域 【归纳总结】由于电子能量各不相同, 所以其运动的 区域离核有远有近。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 离核越 远, 电子的能量越高。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最少的只 有一层, 最多的有七层【阅读思考】你会用图示的方 法来表示原子的这种分层排布吗?组织学生阅读教 材 P54 图 3- 12 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思考核外 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归纳总结】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容纳 8 个电 子②最外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当第一层为最外层时, 最多容纳 2 个电子) ③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 等到排满 之后, 才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上(能量最低 原理) 【拓展延伸】画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讲解原子结 构示意图的画法和含义 核内质子数 原子核带正电荷 +1228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原子核 电子层 【过渡】我们知道了原子核外电子是在一定的轨道中 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的, 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几种特殊 的原子结构(稀有气体原子):氦、氖、氩、氪、氙、 氡,看看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思考、讨论、 汇报 阅读课本;讨 论、交流汇报 倾听, 并自己 动 手 画 原 子 结构示意图 学 生 通 过 对 教材的阅读, 总 结 化 学 性 质 与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的 关 系 从问题着手, 引 出新知 认识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的一般规 律,初步积累对 “结构决定性质” 的认识 通过学生自己动 手实践,掌握并 落实原子结构示 意图的画法 认识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与原子化 学性质之间的关 系,进一步理解 “结构决定性质”【提出问题】投影展示上述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示意 图。引导学生归纳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有哪些特点 【归纳总结】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都有 8 个电子 (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为 2 个电子),这样的结构被认 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拓展延伸】①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 4 ,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形成相对稳定结 构 ②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 4,在化学反应 中容易获得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过渡】我们学习了稀有气体原子、金属原子、非金 属原子的结构特点, 阅读教材 P55 第一段内容并总结 规律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 个,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 4 个,易得到电 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 8 个(氦为 2 个)新课教学 活动二 离子的形成 【投影展示】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 【提出问题】根据所提供的情境, 你能说出离子是如 何形成的吗【归纳总结】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后形 成的,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带负电),原子失 去电子变为阳离子(带正电) 【归纳提升】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 原子得 到电子变为阴离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 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倾听、观看教 师演示, 体会 离 子 的 形 成 过程;看插图, 体 会 化 合 物 的 形 成 过 程 学 生 通 过 对 比原子、离子 结构示意图, 思考、讨论并 总结原子、阴 通过形象的列举 增强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提高了 学习的效果 通过对比分析, 培养学生归纳总 结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离 子符号中各个数 字的含义,为以 后学习不同位置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阳离子 阴离子区别 粒子 结构 核电荷数 =质 子 数 = 核 外 电 子 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离子、阳离子 的结构特点 倾听,总结 的化学符号中的 数字的含义打好 基础粒子 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提出问题】化学中, 我们如何用符号来表示阴、阳 离子呢【归纳总结】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其表示的意义课堂小结 回顾、归纳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原子核外电子 排布、粒子 的形成过程、分类、粒子符号的意义、离子和原子的 区别等相关 知识点 倾听、记录、 总结 培养归纳能力, 巩 固本课所学知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排布的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二、离子的形成1.定义:带电的原子2.分类:阴离子和阳离子3.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4.离子与原子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