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 共筑生命家园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道德修养: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法治观念: 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健全人格: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责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观看视频:《日本核污水排海》思考:我们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共筑生命家园》(二)自主探究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3-P84)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3、P84、P87)4.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5.★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P87)6.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时代图景?(三)合作探究第一目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活动一:小组讨论:仔细分析图片,讨论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小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活动二:展示材料: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强行启动向海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将伤痛延续给人类的子孙后代,成为生态环境破坏者和全球海洋污染者,侵犯各国人民健康权、发展权和环境权,违背自身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思考:这些行为不予以制止,会产生什么后果?进一步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示: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活动三:探究与分享P82(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2)伦敦污染的治理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何启发?提示:(1)直接原因:伦敦冬季燃煤取暖、市区有大量的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根本原因:人类发展理念违背自然规律,肆意开发自然和利用自然,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促进经济增长。(2)①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②有关执法部门要开展大气污染执法检查,将立法工作落到实处;③公民要充分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在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进一步思考:怎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示:①实现人处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基础、准则、目标) P83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展理念) P84第二目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活动四:探究与分享P84结合上述材料及课文内容,小组合作探究并回答问题:(1)请分析同样让余村致富的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提示:不同之处:第一条致富之路走的是以牺牲环境 、 浪费资源为代价 , 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之路,鼓了“钱袋子”却破坏了“居住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条致富之路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双赢模式。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提示:①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P80);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P84);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P87)(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提示:做法: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理解: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 、 浪费资源为代价 , 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 也要金山银山 。② 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 , 那么宁要绿水青山 , 不要金山银山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思考总结:.如何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正确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示:A.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B.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活动五:(1)图示展示余村两条发展道路,思考:余村的发展对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有何启示?提示: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实现绿色富国之梦。(2)展示图片,思考:图片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有何启示?提示:③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3)展示低碳生活图片,思考: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提示:低碳微行动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进一步思考 :这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提示:④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展示图片:思考: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提示: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最后师生总结: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④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⑤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活动六:材料;美丽中国”“美丽中国” 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根据资料,思考:走绿色发展道路,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提示: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四)拓展延伸“建设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理念、发展道路、方略、战略、社会形态?答: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本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也知道了走绿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明确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五、板书设计共筑生命家园第一目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3-P84第二目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3、P84、P87)4.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5.★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P87)6.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时代图景?六、知识梳理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必要性)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是生命共同体。 (关系) P81③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危害) P82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重要性)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实现人处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基础、准则、目标) P83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展理念) P84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①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P80);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P84);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P87)4.如何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正确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B.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④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⑤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6.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时代图景?①美丽中国的内涵: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物质形态),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精神形态)的生命家园。②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补充:1.怎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1)国家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企业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减少污染物排放;②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和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3)青少年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践行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如: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③勇于同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补充:2.习近平总书记之生态文明理念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④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⑥坚持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⑦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⑧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补充3:请你列举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相关举措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②开展垃圾分类③建设“无废城市”④将“美丽”写入宪法⑤制定并实施“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⑥设立河长制、湖长制⑦倡导“城市无车日”“地球一小时”活动……七、中考真题链接1.(2023年甘肃省兰州)兰兰所在班级开展“厚植绿色底蕴,共建美好家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同学们收集的新闻素材与该主题最相符的是( D )A.环县的道情皮影入选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2023年重点活动B.兰州刻葫芦、卓尼洮河石砚等工艺美术精品亮相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C.今年我省首趟中欧班列“天马号”从武威驶出奔赴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D.2022年我省14个州市首次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2、(2023年河南)2020年,中央对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2021年,河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0.2%;2022年,河南省PM2.5、PM10平均浓度下降率均超过20%。这说明( B )A.三年来,河南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中心工作B.河南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C.河南省大气污染等各类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D.人类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3.(2023年广东)近年来,广东正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朝着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的目标前进,持续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珍稀濒危物种拯救繁育以及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等工作。这表明广东省( C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自然灾害问题 ②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③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 ④坚持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较为重要。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了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结合新颖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另一个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学习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和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结合课本上的材料来理解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