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复习电功率》学科年级 九年级物理 教材版本 教科版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的含义;知道电功率的单位。 (2)理解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讨论、交流日常生活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使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并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3)演示电路故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学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倾听他人的意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1.建立电功率的概念。 2.探究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3.运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及三个物理量的一些基本性质,并认识了三个物理量的基本关系——欧姆定律及其公式I=U/R,学生能够使用欧姆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基本电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电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为学习电功率奠定了基础。 学生刚刚学习过《电功》的知识,已经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也已经在前面学习《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欧姆定律》等中熟练掌握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方法,但引入电流做功快慢的概念仍应注意方法得当。电功率是初中电学中的重点,电功率中公式的选用和计算又是电学中的难点,学生在心里上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上都有一定难度。 学生已经学习了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和伏安法测电阻两实验,为伏安法测灯泡的电功率做了一些铺垫,同时也给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测量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四、教学方法设计本堂课,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搜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对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给予鼓励,处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过程的积极性。另外,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以及完善自身实验方案的能力。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知道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计算的公式、公式的实用性和条件。 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p=UI 学生设计电路图 对学生设计的电路图评价、指出错误并纠正。 根据要求设计电路图 学生掌握电路要求,并会设计电路。演示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记录数据、计算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功率。 总结出电功率和电压电流成正比。小灯泡电功率越大越亮。 学会归纳总结。测量小灯泡过程中常遇到的故障问题。 一、连接电路时小灯泡不亮。 (1)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2)小灯泡是否已经坏了。 (3)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是否有示数。 二、小灯泡开路的故障现象: 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 对实验中电路故障的分析:通过现象分析故障原因,会处理故障,纠正错误。 观察演示、深刻理解故障原因泸州中考原题 练习、运用 巩固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并发言。六、形成性练习题1、完成相应练习、学生先做、教师评讲、引导分析、选择最简单的方法。 2.完成习题,查缺补漏,巩固电功率定义,加强公式的灵活运用。七、教学反思1.物理概念的形成很重要,“电功率”不好理解,应多从能量角度举例,从生活实际分析得出电功率的概念。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理解得比较透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引导应有梯度,注意问题的层次要落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的学习才能顺利和自然。积极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使学生经历科学家一样的历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着重物理方法的培养。 3.演示实验环节有待提高,对于教学语言应对精简,学生作图存在的错误及时提出。对于开路的几种情况应当举例说完。 4、练习量少,给学生的时间偏少。讲解练习时应当多引导分析问题,让生自己找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