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三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复习

资源简介

第二、三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
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前)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22年10月,_________ “进军罗马”夺取政权。
2.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 工业下降,失业剧增,银行倒闭,外贸锐减,社会矛盾激化。
(2)建立:1933年,_______出任德国总理,自称“国家元首”
3.法西斯军事同盟形成
(1)形成时间:
(2)名称:
(3)后果:
4.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内 政
在政治上,打击共产党和其它政党,实行纳粹党的一党独裁统治,还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在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外 交
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并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统治措施
?
5.慕尼黑会议 (1)会议概况
时间地点
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参 加 者
?
主要内容
?英法德意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影 响
?
6、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2)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7、材料:(1)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中国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思考:①这些条件损害了哪个国家的利益?②这些条件对哪个国家有利?③美、苏的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4. 战争性质及胜利原因?
性质:
原因:
5、“二战”胜利的启迪?
6、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摘自1938年张伯伦的讲话 1)材料中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是指哪个国家?
 (2)张伯伦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3)张伯伦对“小国”的态度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7、《波茨坦公告》共有十三条,下列是《波茨坦公告》的第(一)、第(二)条,阅读后回答问题。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1)由第(一)条的内容可以看出,该公告发布的目的是什么?
《波茨坦公告》共有十三条,下列是《波茨坦公告》的第(一)、第(二)条,阅读后回答问题。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2)根据第(二)条内容的表述,请写出相关史实佐证“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