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第3节 常见的酸培优训练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高温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过程。HCl在水中会解离出和,在水中会解离出和,在水中会解离出和,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和,在水中会解离出和,NaCl在水中会解离出和,这些带电的阴阳离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溶液就具有了导电性。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运动产生电流。二、酸的概念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的化合物。但也有些物质能电离出,但阳离子并不只有,例如,所以不是酸,但具有酸性。酸性:是指一种物质在溶剂中能向其他物质提供氢离子的能力。25℃下,当时,溶液呈酸性。pH值愈小,酸性愈强。三、酸碱指示剂1.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1)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2)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2.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四、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如下图所示:1.酸性溶液的,中性溶液的,碱性溶液的2.的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的浓度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溶液中或的浓度改变,则pH会相应改变3.一杯pH为5.6的溶液,怎样增大它的pH值?物理方法:加水稀释。化学方法:加入锌粒、氧化铜、氢氧化钠或碳酸钙等物质(因为pH小于5.6,溶液呈酸性,所以要考虑酸的通性)。4.加水稀释只能使酸性或碱性溶液的pH无限靠近7,但不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5.测定pH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pH试纸pH试纸的使用步骤: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将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6.使用pH试纸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把pH试纸浸在待测液体中(2)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3)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整数(4)在做习题时,使用pH试纸和使用酸碱指示剂是同一种方法概括pH测定操作步骤:放、滴、比、得。注意点:pH试纸不能先用水润湿,要尽快(在半分钟内)读数,取整数。7.常见物质的pH值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厕所清 洁剂 柠檬醋 苹 果 橘子 酱油 西瓜 牛奶 鸡蛋清 牙膏 肥皂 草木 灰水 厨房 清洁剂8.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五、酸的分类含氧酸是含有氧元素的酸比如硫酸,无氧酸是不含氧元素的酸如盐酸。一元酸指酸中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比如HCl;二元酸指酸中能电离出二个氢离子,比如;三元酸指酸中能电离出三个氢离子,比如。二元及以上的酸也称作多元酸。特殊的有机酸:(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一般认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盐酸、硝酸;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如乙酸、碳酸。1.强酸:高氯酸,氢碘酸,硫酸,氢溴酸,盐酸,硝酸,碘酸等2.中强酸:草酸(乙二酸),亚硫酸,磷酸,丙酮酸,亚硝酸3.弱酸:碳酸(有人认为是中强酸),柠檬酸,氢氟酸,苹果酸,葡萄糖酸,甲酸,乳酸,苯甲酸,丙烯酸,乙酸(醋酸),丙酸,硬脂酸,氢硫酸,次氯酸,硼酸六、常见的酸一一盐酸、稀硫酸和硝酸酸 盐酸(HCl) 硫酸() 备注及用途物理性质 纯净的盐酸无色,工业盐酸略带黄色(含)液体,易挥发(敞开放置质量变小、浓度变稀),有刺激性气味,挥出来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盐酸越浓越易挥发) 纯硫酸无色、黏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无气味。常用的浓硫酸 质量分数为98%, 密度为1.84克/。 浓度越大, 其密度就越大化 学 性 质 1.跟指示剂的反应 (、溶液呈酸性)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利用这性质可以鉴别某物质是否是酸性2.跟金属反应 利用这性质可以 ①制盐和氢气; ②可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Mg、Al、Zn、Fe等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Cu不能)3.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可用于: ①制盐; ②金属表面除锈酸+金属氧化物→盐+水4.跟碱反应 利用这性质可以 ①制盐; ②中和胃酸用 ③除去水垢中酸+碱→盐+水5.跟某些盐反应 利用这性质可以 ①区别盐酸和硫酸——用溶液; ②用盐酸制气体; ③制盐; ④除去水垢中的。酸+盐→盐+酸硝酸: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浓硝酸在空气中易形成硝酸小液滴进而形成白雾,须密封保存。硝酸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强烈腐蚀衣服和皮肤,使用时应小心。七、浓硫酸的特性特性 吸水性 脱水性(腐蚀性) 氧化性 浓硫酸的稀释:放热实质 吸去混合气体中的水分(要密封保存,敞开放置质量变大,浓度变稀) 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原子2:1的个数比夺掉 浓硫酸与活泼的和某些不活泼的金属都能作用,但不能生成氢气,而是水 溶解时扩散所吸收的热小于水合放出的热用途 可作干燥剂(可干燥、、等) 浓硫酸对皮肤和衣物有 能使铁钝化,可用铁制品盛装浓硫酸注意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 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粘到皮肤上要先用布擦去,后用清水冲洗)。 不能用浓硫酸制氢气 稀释时:一定要使浓硫酸沿着杯壁(或引流棒)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八、酸的化学性质一通性酸有相同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H+,有不同化学性质是因为能电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1.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置换反应)(1)这里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2)示例:和【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1)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和不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因为生成物有水,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所以反应一定发生。(2)示例1:和【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的盐溶液呈黄色)。(3)示例2: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的盐溶液呈蓝色)。4.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5.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1)反应发生的条件:①新酸是碳酸;②如果新酸不是碳酸,新盐必须是沉淀。(2)碳酸盐都能与酸反应:(3)除硫酸钡以外的钡盐都与硫酸反应:(注意:HCl是稀盐酸,不写)(4)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九、酸酐酸酐是一个或两个分子的无机酸去掉一分子水而成的氧化物,也指一个或两个分子的有机酸去掉一分子水而成的化合物,其酸酐中决定酸性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无机含氧酸脱水后的二元氧化物称为酸酐,如三氧化硫()、五氧化二氮()、五氧化二磷()各为硫酸()、硝酸()、正磷酸()的酸酐。有的酸酐与水结合可以生成几种酸,如磷酸酐五氧化二磷()加不同数目的水分子,可以生成偏磷酸()、三聚磷酸()、焦磷酸()、正磷酸()等。酸酐一般可看作是由酸脱水而成的氧化物(有机酸的酸酐不属于氧化物)。许多能再与水作用而成原来的酸。根据酸的性质可分为:1.无机酸的酸酐,由一个或两个酸分子缩水而成。例如碳(酸)酐即二氧化碳、硝(酸)酐即五氧化二氮。2.有机酸的酸酐,由两个一元酸分子或一个二元酸分子缩水而成的化合物,虽不是氧化物,也称酸酐。例如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等。例题精讲一、酸碱性与酸碱度,pH测量【例1】向某酸溶液中不断地加入其他物质引起pH变化,如图1所示,则下列推断pH错误的是( )。A.MA段加入碱性物质B.MA段由酸性变为碱性C.AB段可能加入中性物质(如水)D.AB段的酸性逐渐减弱【例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B.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中和反应C.碱溶液的,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所以它属于碱D.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所以水属于氧化物【例3】下列物质中加入盐酸溶液,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 )。A.Zn B. C. D.NaOH【变式训练1】有A、B、C三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变色,则三种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C. D.【变式训练2】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这项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做出了贡献。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具有酸的性质)。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钾反应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变式训练3】取一滤纸条,等间距地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属于易挥发的物质B.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C.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D.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二、常见酸的性质【例1】用木板做成如图3所示的不等臂杠杆(带有烧杯固定环)MN,在M、N的两端各放一敞口烧杯,M端烧杯中盛有浓盐酸,端烧杯中盛有浓硫酸,现在恰好平衡。现硫酸对杯底压力为,盐酸对杯底压力为,过一段时间后所发生的变化是( )。A.杠杆M端上升,、都增大B.杠杆N端上升,减小,增大C.杠杆M端下降,、都增大D.杠杆N端下降,增大,减小【例2】图4所示的一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的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D.将等质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稀硫酸混合【变式训练1】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若铁钉无变化,则错误的叙述是( )。A.不溶物中一定有铜B.不溶物可能全部是铁C.滤液是硫酸亚铁溶液D.滤液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变式训练2】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两烧杯中盛有等浓度的过量盐酸,两边保持平衡。此时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1.2克CaO,若要使两边保持平衡,需要往右边烧杯中加入质量为( )。A.11.2克 B.17.6克C.20克 D.22.4克【变式训练3】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的镁粉后(生成的在溶液中呈中性),发生的有关变化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符合图5中的( )。A B C D三、酸酐【例】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亚硫酸可形成,或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脱水后形成的是( )。A. B. C. D.【变式训练】焦磷酸是一种无色黏稠液体,久置生成结晶,为无色玻璃状;焦磷酸根有很强的配位性,在工业上常用作催化剂,制有机磷酸酯等。图6为其结构示意图,则焦磷酸的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的酸应为( )。A. B.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