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课外阅读过关练习(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课外阅读过关练习(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课外阅读过关练习(一)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冯如造飞机》,完成练习。
冯如造飞机
飞机是20世纪初由美国莱特兄弟最早研制成功的。他们没想到,只过了几年时间,中国人就自己研制出了飞机。
这个有志气的中国人叫冯如。冯如是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子。12岁那年,他要出国谋生,父母舍不得他走,他说:“大丈夫四海为家,一辈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
他来到美国,(刻 克)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1904年,他听到祖国的东北被日俄侵略,中国人被任意屠杀的时候,气(喷 愤)极了。当时美国莱特兄弟刚发明了飞机,冯如就想,如果中国有了飞机,守住边疆海口,外国就不(赶 敢)欺负了。他对朋友们说:“我决定自己研制飞机,然后驾机回去,(报 抱)效祖国。如果不成功,我情愿去死。”于是他四处搜寻资料,钻研学习,又用筹集到的很少一点资金,开始研制。父母亲想他,希望他回国探亲,他表示:“飞机不成,誓不返国。”
1909年,冯如成功地制出了飞机。他驾驶着自己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上空飞行,航程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记录。美国报纸刊登文章说:“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冯如后来回国筹办航空事业,在一次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牺牲,年仅29岁。他为振兴中华作出了令人难忘的贡献。
(选自《百家姓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
1.从文中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画“√”。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飞机最早是由中国人研制成功的。
B.冯如到国外刻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
C.冯如回国后筹办了航空事业。
D.冯如驾驶自己的飞机飞行航程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记录。
3.读“大丈夫四海为家,一辈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你感受到了什么?( )
A.冯如认为一辈子守在家里的不是大丈夫。
B.冯如的志愿是出国谋生,他认为在自己的国家无法生存。
C.冯如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立志要为祖国做贡献,不愿安于现状。
D.冯如不想呆在自己的国家,他不爱国。
4.冯如为祖国做的贡献有( )(多选)
A.冯如经过刻苦钻研研制出了飞机
B.筹办航空事业
C.为振兴中华作出了贡献
D.到国外赚了很多钱
5.说说冯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会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我的家乡——东莞
我的家乡在东莞,那是个美丽繁华的地方。
我家住在万江。说起万江,华南MALL是东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方,那里高楼林立,是集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这里有欢笑天地、游乐园、电影城、超市、百货商场、酒店等。
白天,街道上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人群,像潮水;晚上,霓虹耀眼,灯光闪烁,亦幻亦真。被誉为东莞市的“岭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的万江下坝坊,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是一个集创意、设计、休闲、艺术于一体的生活街区,这里的每一条街道富有时尚而又兼具精彩创意,是很多文艺青年、艺术者的休闲天地。除此之外,还有金鳌洲塔、龙湾公园……都值得大家一一游玩。
东莞除了万江之外还有不少地方值得游玩的。山清水秀的水濂山和森林公园自然环境优美的松山湖岭南园林特色的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充满水乡特色的麻涌华阳湖湿地公园
东莞不仅风景秀丽、也有许多特色的食品。作为万江人,我首推新村的豆浆、腐竹、豆腐花,香、滑,让人垂涎欲滴;香味浓郁、油而不腻的旗峰腊肠,陪你度过一个暖心的冬天;韧爽滑的厚街烧鹅濑粉,让你齿颊留香;清甜夹带蜜味的石龙麦芽糖,健康滋润每一天。东莞也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地方,驰名中外的麻涌香蕉、脍炙人口的大朗荔枝。
东莞,是随着改革开放崛起的一座沿海城市,东莞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成就了东莞“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音乐之城”“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国家森林城市”等美誉。东莞人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过上了美满富足的安稳生活。
6.东莞美景有哪些?请用“  ”画出景物地点。(捕捉信息能力训练)
7.“我”最喜欢 ,因为 。
8.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9.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整体感知能力训练)
课外阅读。
一块银圆
有一年,朱德带领三千多名战士驻扎在福鼎,吃饭成了一件大事。起初,由于地主老财造谣欺骗,加之村民对红军并不了解,许多人弃家躲避,来不及逃的人关门闭户。所以红军筹集粮食一时陷入了困境。
朱德严明纪律,让战士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天,两名战士到村南一户人家去,却见大门锁着,听说已逃到外村亲戚家里去了。
两名战士只见这户人家门口有一个南瓜大架棚,棚上挂着两个黄灿灿的大南瓜。小战士想:人不在,怎么买瓜啊?大个子战士说:“把两个南瓜割下,我写一张纸条,钱以后送来。”说完割下南瓜,写了一张字条“买两个南瓜,以后还钱。--红军”放在架上就回去了。
这天晚饭时,朱德吃到香甜的南瓜饭,于是询问是谁买的瓜。一问之下他才知道南瓜没有付钱。
他让人叫来那两名战士,从包里掏出一块银圆,语气严肃地说:“人不在,也不能白吃啊。”便要那两位战士去还钱。那两位战士原本以为办了一件好事,却受到首长的批评,顿时面面相觑(qù)。早已站在旁边的排长对他俩耳语了一番,他俩这才兴冲冲地走了。
10.短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①“挨家挨户”的意思是 ,我是用 的方法来理解的。
②“面面相觑”的意思是 ,我是用 的方法来理解的。
11.默读短文,梳理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12.默读短文,边读边思考红军筹粮为什么会陷入困境,用“ ”将文中描述原因的语句画出来。
13.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朱德的 描写和 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朱德同志 的品质。
14.发挥想象,写一写两位战士兴冲冲地去做什么事了。
课外阅读。
晴朗的天气里,地上的野兔和天上的鹞鹰都披着衰草一样的毛色。没有树木、庄稼和野草的遮蔽,它们奔跑和飞翔的身影很显眼。与之相伴的,还有麻雀那响彻于田野上空的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树木也不甘寂寞,它们的枝丫把风划出凄厉的声响;胆大的孩子则会在背风的墕(yàn)窝里点一把火,不为取暖,只想听听那些枯草干柴在火焰中欢快的噼啪声。火只有在冬天,才会显出它最热烈最温暖最妩媚的一面。
要是下了雪,天地间就越发生动了。走在雪地里,薄的时候只有轻微的吱吱响,厚的时候会发出沉闷的咕咕声--像是谁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样。村边的河已冰封,那里的冰面能撑住人。走在冰面上,偶有不结实的地方会有清晰的破裂声沿冰缝释出,像对冒犯者的一点儿不友好的回敬——知趣的话就赶紧离开。
我知道这些细微的冬天的声音,只是天地万物有意泄露的秘密,它们在宣告自己并没有被冻僵冻死。它们不过是在积蓄生命的能量,等待来年春暖花开时盛放。
15.本文写了 和 两种情况下冬天的声音。
16.第2自然段将踩在厚雪上发出的咕咕声想象成 一样;将冰面不结实的地方的破裂声想象成 ,仿佛在说: 。”这样写的好处是
17.作者对冬天的声音有着怎样的感受?
课外阅读。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怒吼着。一张糖纸被刮上了天空,最后被树枝拦腰“抱”住了。冬天的太阳照着光秃秃的树枝,也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
一个人看见了,以为是严冬里开了一朵奇怪的花。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相赶来欣赏那朵奇怪的“花”。那张糖纸呢,还以为自己真的变成一朵花了。它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得意扬扬地俯视着树下的人们。
这天,飞来一只金丝雀,落在树梢上。它好像没有看见那张糖纸似的,理也没理它。糖纸故意扭了扭身子,做了个优美的动作,可金丝雀还是没有理睬它。
“怎么,你不认识我?”糖纸生气了,对着金丝雀大喊起来,“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开在冬天里的一朵奇怪的花!”金丝雀这才歪过头来瞅了它一眼:“你不就是一张破糖纸嘛!看把你给美的!”糖纸又生气了:“我原来是一张糖纸,可是飞上了树梢,就不是糖纸了。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开在冬天里的一朵奇怪的花。”
金丝雀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18.从短文第2自然段的哪个地方可以看出糖纸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用“——”画出相关语句。
19.人们为什么觉得那张糖纸是一朵奇怪的花?用“﹏﹏”画出相关语句。
20.金丝雀飞走之后,糖纸又遇到了谁?它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课外拓展阅读。
北大荒的秋天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2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填空。
(1)“一碧如洗”是形容天空( )。
(2)“清澈见底”是指河水( )。
2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笑声 ( )的高粱 ( )的宝物 ( )的秋天
2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写秋天的声音。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百变的云
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天空中的云转眼间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和人。
一朵美丽的云彩飘来飘去,她穿着金灿灿的霞帔,坠着用星星串成的耳环,挂着用露珠连成的项链,戴着闪闪发光的戒指,再配上她那柔美的身躯、俊俏的面容,简直像一个“小仙女”。
过了一会儿,云又变成了一棵粗壮的梧桐树。一只小鸟以为她是真的树,就站在树上,欢快地唱起歌来,那声音真好听!
接着云又变成了一个凶恶的大怪物,大大的头,炯炯有神的眼睛,锋利的牙齿,身材高大,脚非常大,目光十分可怕,可是过了两三秒,那怪物就消失了!
突然,又来了一匹俊俏的大白马,那匹马的尾巴非常粗。它跑着跑着就不见了!
这就是百变的云!
24.在括号中填写合适的词语。
( )的太阳 ( )的云彩
( )的身躯 ( )的面容
25.请用“各种各样”造句。
26.文中是怎样描写云变成的大怪物的?用“﹏﹏﹏”画出来。
27.文中写到云都变成了什么?
28.文章结尾,那匹俊俏的大白马为什么跑着跑着就不见了?
参考答案:
1.刻 愤 敢 报 2.A 3.C 4.ABC 5.冯如是一个刻苦学习,胸有大志,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英雄。
【解析】1.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刻苦:不怕困难,吃苦精神强。
气愤:生气愤恨。
不敢:指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报效:为报恩而效力。
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
A.根据第一段的句子“飞机是20世纪初由美国莱特兄弟最早研制成功的”可知A错误;
B.根据第三段的句子“他来到美国,刻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B正确;
C.根据第四段的句子“冯如后来回国筹办航空事业,”可知C正确;
D.根据第四段的句子“,冯如成功地制出了飞机。他驾驶着自己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上空飞行,航程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记录。”可知D正确。根据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A.错误。“一辈子守在家里的人不是大丈夫”是画横线的句子的表层含意,根据下文冯如去美国学习,决心研制飞机,可知其深层含意是大丈夫不应该只注重个人的安逸生活,还要为国家效力。选项错误。
B.错误。“他认为在自己的国家无法生存”在文章中没有体现,且冯如立志报效祖国,出国是为了学习知识技术,他不会有这种想法。选项错误。
C.正确。根据“12岁那年,他要出国谋生”大丈夫四海为家”“报效祖国”“飞机不成,誓不返国”等语句,可知冯如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不愿安于现状,立志要为祖国作贡献。正确。
D.错误。根据第3自然段中的“他来到美国,刻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与冯如说的话“我决定自己研制飞机,然后驾机回去,报效祖国”,可知冯如出国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研制飞机,报效祖国。选项错误。
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
A.从第四段的句子“909年,冯如成功地制出了飞机。”可知本句正确。
B.根据第四段的句子“冯如后来回国筹办航空事业,”可知本句正确。
C.根据第四段的句子“他为振兴中华作出了令人难忘的贡献”可知本句正确。
D.错误。他并没有去国外挣很多钱。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可以根据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由文中冯如说的话“大丈夫四海为家,一辈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可知,冯如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
由“他来到美国,刻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可知,冯如是一个勤奋刻苦、热爱学习的人。
由“他听到祖国的东北被日俄侵略,中国人被任意屠杀的消息的时候,气愤极了”“我决定自己研制飞机,然后驾机回去,报效祖国”可知,冯如是一个关心祖国、热爱祖国的人。据此组织语言回答。
6.华南MALL 万江下坝坊 金鳌洲塔、龙湾公园 松山湖 可园 水濂山和森林公园 麻涌华阳湖湿地公园 7. 大朗 那里有美丽的松山湖和美味 8.、 、 、 …… 9.我的家乡在东莞,那是个美丽繁华的地方。
【解析】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由文中“华南MALL是东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方”“被誉为东莞市的“岭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的万江下坝坊”“除此之外,还有金鳌洲塔、龙湾公园……都值得大家一一游玩。”“山清水秀的水濂山和森林公园自然环境优美的松山湖”“岭南园林特色的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满水乡特色的麻涌华阳湖湿地公园”可知,东莞美景有华南MALL、万江下坝坊、金鳌洲塔、龙湾公园、松山湖、可园、水濂山和森林公园、麻涌华阳湖湿地公园。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我”最喜欢“万江下坝坊”,因为哪里是艺术者的休闲天地。
8.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顿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一,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物,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二,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
标点符号的一种,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即“……”,六个点,占两个字的地位。整段或诗行的省略,可用“……”。可用于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也可用省略号标示。用在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等。
结合句子分析,第第自然段主要介绍东莞除了万江之外还有那些地方值得游玩。“山清水秀的水濂山和森林公园”后应用“顿号”;“自然环境优美的松山湖”后应用“顿号”;“岭南园林特色的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后应用“顿号”;“充满水乡特色的麻涌华阳湖湿地公园”句子结尾应用“……”表示未完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介绍到。
9.本题考查中心句。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我的家乡——东莞,由文中第一自然段“我的家乡在东莞,那是个美丽繁华的地方。”可知,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
10. 每家每户,户户不漏 联系上下文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抓住关键词 11. 两位战士未付钱,就摘了百姓的南瓜 朱德得知南瓜来历后,批评了战士 两位战士去还钱 12.由于地主老财造谣欺骗,加之村民对红军并不了解,许多人弃家躲避,来不及逃的人关门闭户。 13. 语言 动作 纪律严明,严于律己、律人 14.两位战士又去了那户人家的南瓜架下,拿回了上次写的字条,放上了一块银圆和一张新的字条。字条上写着“老乡:您不在家,您的两个南瓜我买了,这块银圆是买南瓜的钱。——红军”。
【解析】10.本题考查理解记叙文中词语意思。
①通过联系上下文可知,“挨家挨户”是指每家每户,户户不漏的意思。
②“面面相觑”指相互对看着。“觑”是看的意思;因此可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梳理。
通读短文内容,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梳理文章内容,文中第三自然段介绍了事情的起因,即“位战士未付钱,就摘了百姓的南瓜”。文中第四、五自然段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即“朱德得知南瓜来历后,批评了战士”。文中“便要那两位战士去还钱”是事情的结果,由此作答。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短文第一自然段中“起初,由于地主老财造谣欺骗,加之村民对红军并不了解,许多人弃家躲避,来不及逃的人关门闭户”即可知道红军筹粮陷入困境的原因。
13.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手法的掌握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画线句子中“掏出”是动作描写,“人不在,也不能白吃啊。”是语言描写,通过朱德的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到他纪律严明,严于律己、律人的美好品质。
14.本题考查短文延伸拓展。
文中描写了两位战士未付钱,就摘了百姓的南瓜,朱德得知南瓜来历后,批评了战士,并让两位战士去还钱。由此联想可知,两位战士兴冲冲地是要去还钱;由此可通过描写两位战士去还钱的动作等进行叙述即可。
15. 晴朗的天气 下了雪 16. 谁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对冒犯者的一点儿不友好的回敬 知趣的话就赶紧离开 把声音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17.这些冬天的声音虽然细微,但是却暗含着蓬勃的生机,预示着来年春天的繁荣景象。
【解析】15.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在第一自然段第1到5句中描写了晴天里麻雀的叫声、枝丫把风划出凄厉的声响、枯草干柴的噼啪声,第二自然段写了下雪时的声音。
16.本题考查段落理解。
通过第二自然段中“厚的时候会发出沉闷的咕咕声——像是谁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样”可知将发出沉闷的咕咕声比作像谁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通过“偶有不结实的地方会有清晰的破裂声沿冰缝释出,像对冒犯者的一点儿不友好的回敬——知趣的话就赶紧离开。”可知将裂缝比作对冒犯者的回敬,这样描写可以让文章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形象的体现出冰裂开的样子。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通过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我知道这些细微的冬天的声音,只是天地万物有意泄露的秘密,它们在宣告自己并没有被冻僵冻死。它们不过是在积蓄生命的能量,等待来年春暖花开时盛放。可知作者表达的是冬天里这些细微的声音是在积蓄力量,预示着来年的春暖花开。
18.它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得意扬扬地俯视着树下的人们。 19.冬天的太阳照着光秃秃的树枝,也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 20.糖纸又遇到了鹦鹉,它扭动着身姿对鹦鹉说:“你没有看见我吗?我可是一朵漂亮的花,开在冬天里的一朵奇怪的花。”鹦鹉对糖纸说:“你就是一张糖纸,根本不是什么漂亮的花,请你认清现实吧!”
【解析】18.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首先定位答案在“短文第2自然段”,接着找出“自我感觉良好”的语句,通过关键词语“得意洋洋”解释为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或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可以找出答案。即:它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得意扬扬地俯视着树下的人们。
19.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奇怪的花”,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通过第二自然段“一个人看见了,以为是严冬里开了一朵奇怪的花。”可以将答案定位到第一自然段“冬天的太阳照着光秃秃的树枝,也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
20.此题为思路拓展题
要发挥想象,写出内容。当糖纸遇到金丝雀的时候,糖纸强调自己是“奇怪的花”,所以当糖纸遇到下一个小动物的时候,糖纸的话还会围绕自己是一朵“奇怪的花”。而糖纸并不是“花”,所以下一个小动物话可能会揭穿这个事实。答题时可以围绕这样的角度进行叙述。
21. 碧蓝得没有杂色 清澈透明,可以看到底 22. 哗啦啦 挺拔 沉甸甸 美丽 23. 拟人 枫树欢乐地摇摆着枝条,发出来沙啦啦的笑声。
【解析】2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一碧如洗:通常指天空的颜色,碧蓝得没有杂色,也就是形容晴空万里时天空的颜色。
清澈见底:湖水或海水很清澈透明,可以看到底。(多用于形容湖水)
22.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同学们先从文章里找一下相应的词语,找出相应的形容词。
从第③段的“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可以知道文中形容笑声的词是“哗啦啦”。
从第③段的“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可以知道文中形容高粱的词是“挺拔”。
从第④段的“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可以知道文中形容宝物的词是“沉甸甸”。
从第⑤段的“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可以知道文中形容秋天的词是“美丽”。
2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
句子“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豆比作人,发出笑声。
题目要求同学们仿写画线句子,写一写秋天的声音。同学们想一下秋天有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由什么事物发出的。
示例一:枫树欢乐地摇摆着枝条,发出来沙啦啦的笑声。
示例二:成片的麦田摇动着麦穗,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
示例三:小溪欢乐地奔跑着,发出了哗啦哗啦的笑声。
24. 火辣辣 美丽 柔美 俊俏 25.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 26.大大的头,炯炯有神的眼睛,锋利的牙齿,身材高大,脚非常大,目光十分可怕, 27.云变成了美丽的小仙女,粗壮的梧桐树、凶恶的大怪物和俊俏的大白马。 28.因为云又变成了别的样子。
【解析】24.考查词语搭配。
结合“太阳火辣辣的”“一朵美丽的云彩飘来飘去”“再配上她那柔美的身躯、俊俏的面容”可得出答案。
25.考查词语造句。
要想写出好句子,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准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彩,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
比如:商店里,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散发着芳香。
26.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结合“接着云又变成了一个凶恶的大怪物,大大的头,炯炯有神的眼睛,锋利的牙齿,身材高大,脚非常大,目光十分可怕,可是过了两三秒,那怪物就消失了!”可得出答案。
27.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二自然段可知一朵美丽的云彩飘来飘去,变成了美丽的小仙女;结合“过了一会儿,云又变成了一棵粗壮的梧桐树。”可知变成了粗壮的梧桐树;结合“接着云又变成了一个凶恶的大怪物”可知变成了凶恶的大怪物;结合“突然,又来了一匹俊俏的大白马,那匹马的尾巴非常粗。”可知变成了俊俏的大白马。
28.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这就是百变的云!”可知云朵的变化非常多,那匹俊俏的大白马跑着跑着就不见了,是因为云又变成了别的样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