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 时 教 案XX学校 授课班级:科目 会计基础分阶实训 第 周本学期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题 模块二任务四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二)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内容,掌握销售产品、销售材料、结转已销产品、材料的成本、应交税费的核算方法。过程与方法:认知产品销售业务所涉及的原始凭证并能够填制相关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在解决困难中创造自己的价值的精神。重点 结转销售成本业务核算 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业务核算难点 结转销售成本的计算教法 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学法 实践探究、归纳总结教学 准备 PPT课件、微课视频、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环节 问题设计及知识点 师生活动复习引入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设置的主要账户有哪些? 问答例题探究 实训2-35. 5月31日,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分析案例新知应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手机R1 949686.32 ——手机R2 1196222.00 贷:库存商品——手机R1 949686.32 ——手机R2 1196222.00 编制会计分录例题探究 实训2-36 5月31日,结转材料销售成本 分析案例新知应用 借: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材料 18769.23 贷:原材料——亚克力板 18769.23 编制会计分录讲授新课 1.增值税概念及有关特点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增值税实行价外税,即计算税额的基数不包括税款本身。 2.增值税纳税人分类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根据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的健全程度不同,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 3.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的计税方法采用购进扣税法(亦税款抵扣制称),按当期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差额计算应纳税额。对于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等特定行为的一般纳税人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合计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应纳税额合计=应纳税额+简易计征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减征额 4.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流通转税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税,纳税环节确定在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的环节上,从商品生产到消费流转过程中只要发生增值税、消费税的当中一种税的纳税行为,就要以这种税为依据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5.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实行差别比例税率。按照纳税人所在地区不同,设置了两档比例税率,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的,税率为5%。 6.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实际缴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 7.教育费附加及其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育费附加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而向企业征收的附加费用,企业按应交流转税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 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实际缴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 知识讲解例题探究 实训2-37. 5月31日,计算本月应交增值税 分析案例新知应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08377.3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8377.3 编制会计分录例题探究 实训2-38. 5月31日,计算本月应交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分析案例新知应用 借:税金及附加 20837.73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14586.41 ——应交教育费附加 6251.32 编制会计分录课堂小结 结转销售成本业务核算(产品、材料) 增值税核算 其他税费核算作业 完成实训2-35至2-38的所有业务的记账凭证编制。课后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