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的关系 班级 姓名 。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体液调节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的稳态调节。
2.概括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分析各自在维持稳态上的优势。
3.以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关系。
4.运用人体稳态与平衡观,结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说出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
学习重点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特点的比较。 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关系。。
课前案 自主探究(要求自读课本,,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一、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
①概念:______ __等化学物质,通过 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激素 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②体液因子: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有激素、____________、某些____________(NO、CO等)以及一些___________(如CO2)等,主要是激素。
2.调节方式: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 ,但人和高等动物体内,
和 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举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 __________ 较缓慢 较广泛 _______
神经调节 缩手反射 __________ _________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 和 都不一样,但二者并不是各行其道、
的。他们是彼此联系相互协调的。
实例1:体温的调节
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1)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产热和散热保持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产热: 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 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
②运动时, 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3)散热: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其散热主要通过 (以 等形式将热量传到外界)、传导(机体热量 传给同它接触的物体)、 (通过气体来交换热量)以及 (如 的蒸发)的方式进行的。
2.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当局部体温____ __正常体温时,刺激___ _____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到____ ___ 的体温调节中枢,经中枢调节可引起皮肤血管____ ___,皮肤的血流量减少,______ __ 的分泌量减少,使散热减少。此外可引起骨骼肌___ ____,使产热增加。与此同时,相关神经兴奋后可以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激素的释放,使细胞代谢增强,增加产热。
(2)炎热环境:局部体温______正常体温时,皮肤中的_______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至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进而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和________等腺体的分泌,最终使皮肤的血管_______,皮肤血流量增多,汗液的分泌_______等,从而增加散热。
(3)调节方式
由此可见,体温调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实现的,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________的。这类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施调节的方式,称为______ ____调节。
实例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水和无机盐(Na+)的平衡
①水的来源:饮水、食物中的水和代谢产生的水。
水的去路:__________、皮肤排汗、肺排气和大肠排便。其中,最主要途径是___ _____。
②Na+的主要来源是 ,几乎全部由 吸收,主要经 随 排出。
水和无机盐的排出量与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盐平衡。
2.水盐平衡的调节(渗透压调节)
①水平衡
a.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刺激一方面传至_________,通过______ ___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促使______ __分泌、_____ 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中水的排出,使渗透压恢复正常
b.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对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_______,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_________,增加肾排出的水分,使渗透压恢复正常。
②血钠平衡:机体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 ,而且会出现 、 、
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
a.血钠含量降低→肾上腺皮质分泌__________增加→ _________肾小管和集合管Na+的重吸收。
b.血钠含量升高→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________→_________肾小管和集合管Na+的重吸收。
3.水盐平衡调节方式:______ _______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_____________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_____________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_____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人和高等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 和 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 ,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 ,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课中案 课堂探究案 。 班级 姓名 。
导学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自读课本P57)
1.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包括_ 和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如 、 、 的调节。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式 反射 与靶器官或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调节其特定的生理过程
反应速度及其原因 ______:信号直达效应器 _________:激素通过循环系统运输
作用范围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由反射弧决定 __________:有相应受体的细胞都可以受到有关激素的调控
作用时间及其原因 _______:神经递质作用后立即被移走或分解 _________:激素被靶细胞接受作用后被灭活,但血液中各激素活性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地位☆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其中___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典例分析
例1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广
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
例2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激素调节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 B.激素调节的启动迅速,持续时间长
C.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来协调 D.激素调节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导学二:体温的调节——生理性调节
寒冷 炎热
↓ ↓
皮肤冷觉感受器 皮肤温觉感受器
↓ ↓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 ↓
传出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等分泌
↓ ↓
________收缩 皮肤毛细血管_________
_______分泌减少; 汗腺分泌_______;
骨骼肌__________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 ↓
体温回升 体温下降
↓ ↓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
思考1.根据体温调节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体温的调节方式是 。
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_______。
(2)温度感受器和体温感觉中枢:
温度感受器分为 和 ,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觉和冷觉形成部位(体温感觉中枢)是 。
(3)写出寒冷时神经调节之一:骨骼肌颤栗的反射弧 。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通过_____调节参与产热,在体温调节方面起__________作用。
(4)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________的.
思考2.请分析发烧不同阶段,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的比较
特别提醒:
只要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等于散热。外界温度低,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机体产热少,放热也少。
典例分析
例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
A.热觉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例4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热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导学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渗透压的调节)
1.水平衡的调节机制: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
(-) ↓(+)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
_________ 垂体(释放)
细胞外渗透压下降 ↓ ↓ 细胞外渗透压下降
产生渴觉 _____________
↓ ↓(+)
主动饮水 ______________
补充水分 重吸收水

尿量________
2.血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思考3:
(1)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_______________。渴觉形成中枢: 。
水盐平衡的感受器:______________。
(2)抗利尿激素:化学本质:__________
合成和分泌部位:______________,释放部位:__________
作用部位: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 __ ,
结果:________________
总结: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3)在水盐平衡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
思考4.Na+和K+的作用:
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血钠降低会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
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作用,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重要作用。
典例分析
例5吃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下丘脑和上丘脑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上丘脑和下丘脑
例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导学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大多数内分泌腺受 控制,在这种情况下,____________调节可看作______________调节的一个环节。下丘脑、垂体等腺体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甲状腺等腺体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_________也可以影响_______________的发育和功能。
(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互协调,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典例分析
例7.下列不属于下丘脑作用的是 ( )
A.对体温具有调节作用 B.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C.对人体内水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D.对语言的表达起调节作用
总结:下丘脑在机体调节中的作用
⑴ 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内环境渗透压的高低,维持水代谢平衡。
⑵ 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⑶ 分泌:一方面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另一方面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
⑷ 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前案答案)
一.1.①激素 体液 激素调节 ②组胺 气体分子 代谢产物
2.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3.体液运输 比较长 反射弧 迅速
二.结构基础 作用方式 互不相干 实例1:
1 .(1)动态平衡 (2)代谢产热 肝、脑 骨骼肌 皮肤 辐射 红外线 直接 对流 蒸发 汗液
2.(1)低于 冷觉 下丘脑 收缩 汗腺 战栗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2)高于 热觉 体温调节中枢 肾上腺 舒张 增多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有限 神经-体液调节
实例2: 1.肾排尿 肾排尿 食盐 小肠 肾 尿 2.①a.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下丘脑 垂体 b.下丘脑 减少 减少 ②下降 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 四肢发冷a.醛固酮 促进 b.减少 减少 3.神经-体液调节
三.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脑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神经 体液 配合 协调一致
导学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激素调节 组胺、某些气体分子、CO2 2.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方式 反射 与靶器官或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调节其特定的生理过程
反应速度及其原因 迅速:信号直达效应器 较缓慢:激素通过循环系统运输
作用范围及其原因 准确、比较局限:由反射弧决定 较广泛:有相应受体的细胞都可以受到有关激素的调控
作用时间及其原因 短暂:神经递质作用后立即被移走或分解 比较长:激素被靶细胞接受作用后被灭活,但血液中各激素活性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地位 人和高等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
典例分析 例1 C 例2 A
导学二:体温的调节
1.毛细血管 汗腺 战栗 舒张 增多
思考1
(1)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2)冷觉感受器 热觉感受器 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 大脑皮层
(3)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 体液 协同 (4)有限 思考2.体温升高时,产热量>散热量;体温维持在高烧不变时,产热量=散热量;体温下降退烧时,产热量<散热量;恢复到正常体温不变时,产热量=散热量。典例分析 例3 B 例4 D
导学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升高 大脑皮层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减少
思考3
(1)神经—体液调节 负反馈调节 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大脑皮层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2)多肽 下丘脑 垂体 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水分的重吸收,降低渗透压 尿量减少
典例分析
例5 A 例6 C
导学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神经系统 体液 神经调节 (2)激素 神经系统 (3)神经调节 例7 D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的关系 课后案 班级 姓名 ,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涉及一些信息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等
B.体液调节中的体液因子包括激素、组织胺、NO、CO和CO2等
C.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中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参与 D.所有动物都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体液调节就是通过激素的调节
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广 D.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长
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受神经支配而自主战栗
B.气温超过35℃时,最有效的散热方式是出汗
C.通常机体的传导散热主要发生在体内 D.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始终相等
4.人是恒温动物,假设某一正常个体处于0 ℃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 ℃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与处于30 ℃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 ℃的环境中时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因此a1>a2,b1C.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加
D.感受寒冷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此时的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骼肌、肾上腺等
5.下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的体温调节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X可代表细胞呼吸增强 B.①→③→④→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①→②调节过程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体温稳定后,产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
6.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 B.患者体内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为防止脱水需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 D.患者内环境中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7.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8.下列关于短跑运动员在夏季进行集训时,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
A.产生乳酸,会感觉肌肉酸疼 B.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生成增多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
9.人体内环境中水、盐含量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可以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尿量减少
B.饮水后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C.大量出汗能进一步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D.该调节的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10.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B.下丘脑能作为神经中枢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醛固酮的作用是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
D.大脑皮层和垂体受损不会影响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
11.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人持续高烧 40℃的时候,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失水过多时,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会降低
C.水盐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可作为感受器和内分泌腺
D.正常人在寒冷时的散热量小于炎热时的散热量
12.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13.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只能反馈抑制垂体的活动
B.寒冷环境中,因为产生的热量少,所以散失的也少,体温仍能维持恒定
C.肾小管上皮细胞上有与抗利尿激素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
D.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体温和血糖调节能力都将完全丧失
14.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1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16.科学家发现某些动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但是将控制红细胞膜上CHIP28 (一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mRNA注入细胞内,发现这些细胞也会迅速涨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HIP28的加工和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的原因可能是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的蛋白质
C.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的原因是通过自由扩散吸收了过多的水
D.肾小管细胞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重吸收水可能有类似CHIP28的蛋白质
17.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 mL,尿量在短时间内将显著增多,其原因最可能(  )
A.肾小管中液体渗透压增高 B.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速率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胰岛素分泌增加
18.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外伤失血过多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可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C.抗利尿激素由结构乙合成并释放
D.饮水有利于降低并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
19.小勇从温度为22 ℃的室内突然走到温度为0 ℃的室外,其体内出现的相关生理变化是(  )
A.产热量将高于散热量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皮肤血流量增加 D.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20.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体内血钠含量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抗利尿激素增加,醛固酮分泌减少 B.抗利尿激素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 D.抗利尿激素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
二.不定项(每题3分,每题至少有一项正确,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21.目前普遍认可的人体体温调节学说是在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正常人体为37.5 ℃左右),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因为某些因素,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上升或降低。如图是某同学感染流感病毒后的体温变化曲线,依据此学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脑干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B.ab段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引起体温调定点上升
C.bc段持续高热是此阶段产热总量大于散热总量的结果
D.cd段病人可能会出现脸色发红、身体出汗等症状
22.正常人体处于0℃和30℃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1=b1,a2=b2 B.a1>a2,b1C.从30℃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使机体减少散热
D.从30℃进入0℃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机体增加产热
2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24.消防员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在进行灭火时,身体要受到高温、脱水等的挑战。下列有关消防员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下,机体毛细血管舒张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B.脱水时,机体调节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
C.消防员高度疲劳时.还能坚持救火,控制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主要是大脑皮层
D.消防员救火结束后,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可使呼吸、心率渐渐恢复正常
25.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错误的是( )
A.曲线c表示饮用1 L清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B.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C.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会出现暂时性增加
D.饮用1 L清水后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三、非选择题(45分)
26.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增加散热。写出皮肤增加散热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_ _。
(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 ℃。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 ℃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机体产热量_______ _。
(3)当健康人处于温度为38 ℃的环境时,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此时,调节体内温度的主要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4)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下丘脑的调节效应是________(“促进”或“抑制”),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运动员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_______ _____,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
(2)该运动员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____________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________(填①的名称),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导致____________减少,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
(3)该运动员运动结束,由于神经元B合成和分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减少,导致③、④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__,使产热减少,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图示生理过程中,③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的关系 课后案 答案
1-10.D B B B B A B C B B 11-20 C C C A B C A D B C
21.AC 22.ACD 23.D 24.AB 25.B
26.(1)汗液的蒸发、皮肤中毛细血管舒张 (2)上移 增加 (3)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  此时出汗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经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
(4)抑制 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或系统或机体的相对稳定)
27.(1)(特异性)受体 神经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尿量 神经—体液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降(或减少) 促进甲状腺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