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变化的人口之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不断变化的人口之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8.1.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练习)
一、选择题:
1.造成我国目前新增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出生率仍然太高
C.人口素质偏低 D.计划生育工作成效不大
2.一方面,企业为招不到掌握熟练技术的员工而着急;另一方面,大量务工人员为找不到工作而担忧。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 )
A.经济发展能完全满足人们就业的需要 B.人口众多,已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C.人口素质偏低,给社会就业带来压力 D.实行计划生育与解决就业问题无关
3.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选择是( )
A.提高人口素质 B.实行计划生育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控制人口老龄化
4.下列措施中,能直接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方法有( )
①晚婚 ②晚育 ③优生 ④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对联中体现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是( )
A.改革开拓致富路,开放打通幸福门 B.勤劳本是摇钱树,节俭实为聚宝盆
C.互助互爱老邻居,同心同德新家庭 D.少生风气兴华夏,优育春雨润心田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单独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是我国哪一国策在新阶段的表现( )2·1·c·n·j·y
A.环境保护 B.计划生育 C.可持续发展 D.鼓励生育
7.中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三十多年来,少出生了4亿人,这意味着少消耗粮食1710亿公斤,少消耗水资源1867.5亿立方米,少占用耕地5.7亿公顷,人居、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减轻20%以上。这说明实行计划生育( )
A.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C.减轻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D.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8.13亿人口,如果素质低,就是沉重的负担;相反,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我国要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必须( )21教育网
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②加快发展科学技术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解决老龄化问题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9.某地区人口状况调查记录表如下:
调查项目
爷爷奶奶那一辈
哥哥姐姐这一辈
兄弟姐妹数量
平均4人,最少3人
最多3人,大多是2人
文化程度
文盲占85%
初中55%,高中27%,大学6.2%
生育观念
不生儿子不罢休
男孩女孩都一样
生活条件
烧柴火、缺吃少穿
电气化,衣食无忧
九年级学生张林对上述四个调查项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公民文化素质有很大的提高
B.实行计划生育是该地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最重要的途径
C.该地区计划生育取得明显成效
D.该地区人们的生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10.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人均GDP仍排在世界100多位。这一数据提醒我们( )21cnjy.com
①人口过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③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重
④控制人口数量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达1.34亿,占总人口数的10%,已步人老年型社会。而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至10000美元,而我国在2008年才突破了3000美元。对此我们必须(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严格控制老龄人口的增长 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迎接由于老龄化而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20%,进入高度老龄化阶段。2040年以后,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口老龄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 )www-2-1-cnjy-com
①加重国民经济的负担 ②减轻政府就业压力
③社会劳动力缺乏 ④医疗保健支出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右图漫画所揭示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实施“单独二孩”(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 )2-1-c-n-j-y
①能解决我国人口基数大的问题
②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③可以提高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
④顺应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区域内65岁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表为“2008~9012年某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5题。  21*cnjy*com
2008~2012年某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表
2008年
2010年
2012年
某省老年人口抚养比(%)
12.3
13.8
14.8
14.该省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可能引发的问题是( )
A.教育资源短缺 B.劳动力就业困难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人口向城市高度集中
15.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教育投入 B.调整生育政策 C.增加就业岗位 D.向省外输出劳动力
二、非选择题:
16.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呈现了我国的哪些人口问题?
(3)上述人口问题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图中两条曲线形成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在北京诞生。我国每年新增人口将近1600万,相当于澳大利亚的全国人口。我国出生缺陷率较高,每万人大学生比率也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两张图片和一张表格。
总量
人均量
与世界水平相比
水资源
2.8万亿立方米(世界第6位)
2400立方米
是世界人均数的1/4
耕地
19.2万亩(世界第4位)
不足2亩
是世界人均数的43%
森林
世界第5位
人均不足2亩
是世界人均数的1/5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说说人口问题为什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3)今后,我们应如何解决人口问题,化解人口压力?
18.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单独二胎”政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阅读下列材料:21·cn·jy·com
材料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状况图
材料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8930人,高中文化程度14032人。文盲率4.08%,流动人口增长81.03%。我国人口素质依然不高,流动人口在增加……要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需要提高人口素质……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说说我国出台“单独二胎”政策的客观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口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措施的认识。
(3)联系材料三,从人口对资源、环境、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中央改革人口政策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B
D
B
C
A
B
A
11
12
13
14
15
D
C
C
C
B
二、非选择题:
16.
(1)我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大。
(2)制约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给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原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趋缓。www.21-cn-jy.com
18.
(1)我国存在人口结构性矛盾,呈现老龄化趋势。
(2)提高人口素质是积极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我国人口素质较低,给自然、社会和经济都带来沉重压力,给失业人口再就业增加了难度。解决人口问题还需要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解决好人口流动等问题。
(3)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人口数量、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中央改革人口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启动单独二胎政策,调整人口结构,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29张PPT。第2课时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中国的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大,每年新增人口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已达13.7亿人口。图8-8 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根据折线图,描述我国人口数量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1949年以前:1949-1982年:1982年至今:增长缓慢 快速增长 持续增长但速度放缓?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国家采取鼓励生育政策等。 对于我国人口控制的目标,有一些不同看法。请你仔细观察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说说你对下列观点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观点2符合我国人口实际。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人口比重较高,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经历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说,要在本世纪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5亿以内,任务还很艰巨。知识梳理(1)人口数量大,每年新增人口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已达13.7亿人口。(2)人口增长的几个阶段:①人是生产者,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加工,制造生产工具,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人口太少,尤其是缺少劳动人口,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经济就难以发展。②人又是消费者,要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基本需要,必将消耗大量的资源。如果人口太多,增长过快,生产出来的财富,大部分会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自然环境就会因负担太重遭到破坏,经济发展受到制约。(3)人口问题的由来①资源短缺: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和工农业产品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用庞大的人口总数一平均,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4)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问题②环境遭到破坏:我国部分城市人口较多,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过度开采地下水。目前,全国有三十多座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地面沉降、塌陷、裂缝等现象。上述材料,又反映了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特征?人口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2.人口素质不高 3.人口老龄化加快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阻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素质低,环境意识薄弱,不仅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程度很低,还会破坏它们;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加就业难度;会受传统生育观念的限制,不利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又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在我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老龄化会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给家庭养老、政府社会保障事业带来很大压力;带来劳动力缺乏,影响经济发展。 对自然资源:
对生态环境:
对社会经济发展:
对家庭负担: 根据以上资料,归纳我国人口国情的主要特征。尝试分析我国人口国情对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影响。人口数量大,人口持续增长;
人口素质不高;
人口老龄化加速。加重家庭经济负担,阻碍生活水平提高。给自然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造成资源短缺,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给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环境遭到破环。带来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等社会问题。加重国民经济的负担,制约经济发展甲方:人多力量大,所以人口越多越好。
乙方: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所以,人口越少越好。辩一辩 两种观点都不对。
(1)人口不是越多越好,人多可以解决劳动力的数量问题,但人口太多则会给自然生态、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造成巨大压力;
(2)人口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少,可以相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人口太少又会造成劳动力短缺以及国家兵源不足等问题;
(3)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人口应适度增长,应同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降低了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了人口对资源、教育、就业、医疗条件等的适应性。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1.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这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选择。2.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3.成效: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目的: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所带来的影响? 降低了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了人口对资源、就业、医疗条件等的适应性。计划生育的成就拓展提升生育政策的历史节点与预测为何启动单独二孩【人口政策】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今后中国将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联系人口普查所反映的问题和所学知识,对下面网友的热议进行补充说明。(6分)
【网友热议】 我对这种放开二胎的政策表示赞同,因为:

我对这种政策的出台有顾虑,因为:
它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现象,为社会提供持续的劳动力,促进社会的发展。(3分,写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人口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如就业、医疗等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等。(3分,写出两点即可)面对人口数量大,可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倡晚婚晚育。
面对人口素质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优生优育;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等。
针对老龄化问题,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针对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问题,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男女平等。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课堂小结问题对策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目的:内容:影响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人口警钟须长鸣1.人口数量大2.人口素质不高3.人口老龄化加剧压力影响对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对经济:影响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社会问题迭出对策: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发展教育事业社会保障问题对策:发展经济;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特点启示: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趋势知识梳理:我国的人口问题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