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题目 活动1.2 背诵会计科目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并识记46个常用会计科目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会计科目说出属于哪个会计要素2.能够根据会计科目说会计编码,根据科目编码背诵会计要素3.能够熟练背诵46个会计科目情感目标 锻炼同学之间相互学习默契,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46个常用会计科目识记;难点:会计科目与科目编码对应教学策略及方法 采用“6+1教学法”,即课上“导、思、议、展、评、检”六个环节与课下“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质疑、勇于表达的各项能力。教学资源 学台、PPT课件、多媒体设备、微课视频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课堂起点(5分钟) 我们每人都有一张身份证,每个身份证号对应一个人,大家可以尝试看看有没有重复的身份证号呢?同理会计科目与科目编码也一样是一一对应关系,(PPT展示会计科目和科目编码)(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上一节课所学的与新课有关联的内容,作一简略回顾,再借助一定的媒介如图片、视频等实现旧知向新知的过度,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会计科目与科目编码的一一对应思——自学深思(15分钟) 1.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的认真通读活动内容。2.下发导学任务书,引导学生完成活动。3.巡视,通过肢体语言督促学生紧张高效自学,同时密切关注学生自学神情状态,并据此思考是否需要调整已有的课堂教学设计。4.鼓励学生相互配合相互提问,小组间比赛。5.思考,调整已有课堂设计。 一般顺序为:读活动内容→看活动规则→背科目→相互提问→小组比赛根据任务书要求做活动1.2议——合作学习(20分钟) 1.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间相互配合,相互提问。2.教师一边巡视一边倾听,及时发现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出错几率大的科目和不容易识记的科目,做好记录,做好下一个环节“展”中解决的准备。要求与提示:1. “议”环节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之内。2.前后桌成员要全员参与,合理分工,有序组织,人人主动发言。讨论过程中控制好时间。 1.首先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PPT显示)。2.通过讨论解决学生在“思”环节发现的疑惑,和学生在合作学习争辩讨论过程中撞击出来的新问题。3.在背诵过程中用于寻找背诵技巧,并和同学们分享展——激情展示(15分钟) 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诱导、激赏、肯定,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挑战、补充、完善,让学生自己“跳起来摘到桃子”。要求与提示:1. 为使这一环节的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在备“展”上做足文章,以免被“挂”在课堂上。2. 学生展示规范用语:”我提问”、“我回答”、“我表述”、“我质疑”、“我补充”。3. 教师要勇于示弱,善于守拙,管住自己的嘴巴,延迟评价,不打断学生发言,不抢学生风头,让学生在反复的交流碰撞中自己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1.先展示“议”仍然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在展示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2.按照老师预先提出的要求展示,比赛。3. 比赛过程中规范用语:”我提问”、“我回答”、“我表述”、“我质疑”、“我补充”讲——点评精讲(10分钟) “讲”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走向讲台进行点评精讲了。活动中注意事项怎样快速的识记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和科目编码的对应关系点评小组比赛情况 认真听讲,听取老师的重点和技巧,并尽量融入到自己的识记过程中。检——检测反馈(25分钟) 1.老师随机抽取学生背诵会计科目(10分钟)2..打乱会计科目,老师随机抽取小组,相互比赛整理会计科目。(15分钟) 迅速准确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练——迁移运用(课后) “练”环节在课下进行。是学生完成一节课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主要形式是让学生进行习题巩固训练。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以达巩固强化、迁移运用之目的。要求与提示:1. 为保证练的效果,教师组精心选编题目确保习题质量。所编习题需匹配当天所学、形式题型多样、自创改编为主、难易适度、题量适当、有利于巩固所学,有利于能力培养。2. 对学生所练习题教师需及时批改,及时反馈给学生。 完成课后练习,改错教学反思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