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 《会计基础—会计认知》(机工版·2022)4-2认识账户结构(1)同步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 《会计基础—会计认知》(机工版·2022)4-2认识账户结构(1)同步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授课题目 认识账户结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账户发生额和余额的含义,理解发生额和余额的关系2.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计算出不同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2.能够说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3.能画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分析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对财务工作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计账户余额的计算方法;难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
教学策略及方法 采用“6+1教学法”,即课上“导、思、议、展、评、检”六个环节与课下“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理解、勇于表达等各项能力。
教学资源 学台、PPT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方式和手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课堂起点(5分钟) 引导同学们拿出46张会计科目卡片,按照经济内容对会计科目卡片进行快速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费用类。播放PPT,让学生思考为了反映经济业务中资金增减变动及余额情况,仅有会计科目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怎么做?(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上一节课所学的与新课有关联的内容,作一简略回顾,再借助一定的媒介如图片、视频等实现旧知向新知的过度,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学生对会计科目卡片进行分类。思考为了反映经济业务中资金增减变动及余额情况,我们需要怎么做?
思——自学深思(15分钟) 1.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的认真通读教材文本。2.下发导学任务书,引导学生查找提纲内容。3.巡视,通过肢体语言督促学生紧张高效自学,同时密切关注学生自学神情状态,并据此思考是否需要调整已有的课堂教学设计。4.鼓励学生提问,并记录。5.思考,调整已有课堂设计。 一般顺序为:读教材→看任务→找答案→提疑惑。通过通读教材,思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如何计算期末余额。账户中包括的金额要素有哪些及之间的关系如何。
议——合作学习(15分钟) 1.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解决疑惑。2.教师一边巡视一边倾听,及时发现学生在讨论中暴露出来的疑点、误点和盲点,做好下一个环节“展”中解决的准备。要求与提示:1. “议”环节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2.前后桌成员要全员参与,合理分工,有序组织,人人主动发言。讨论过程中控制好时间。 1.首先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PPT显示)。2.通过讨论解决学生在“思”环节发现的疑惑,和学生在合作学习争辩讨论过程中撞击出来的新问题。
展——激情展示(20分钟) 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诱导、激赏、肯定,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挑战、补充、完善,让学生自己“跳起来摘到桃子”。要求与提示:1. 为使这一环节的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在备“展”上做足文章,以免被“挂”在课堂上。2. 学生展示规范用语:”我提问”、“我回答”、“我表述”、“我质疑”、“我补充”。3. 教师要勇于示弱,善于守拙,管住自己的嘴巴,延迟评价,不打断学生发言,不抢学生风头,让学生在反复的交流碰撞中自己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1.先展示“议”仍然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在展示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2.再展示教师预先设定的典型性问题。
评——点评精讲(10分钟) “评”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一、账户结构及期末余额公式 1、资产账户结构及期末余额公式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结构和期末余额公式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账户中的金额包括余额和本期发生额,余额按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包括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和本期增加额的方向一致。三、资产类账户结构是借增贷减,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结构是借减贷增,余额一般在贷方。通过左手法则游戏加强记忆。 认真听讲,勾画重点,完善学案。
检——检测反馈(25分钟) 这个环节是要检验当堂课学生学习目标落实的怎样。首先要求学生对当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反刍内化,自我建构,自我检验。1.活动测试5分钟2.根据老师所讲完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图(20分钟) 运用左手法则完成活动测试和活动拓展
练——迁移运用(课后) “练”环节在课下进行。是学生完成一节课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主要形式是让学生进行习题巩固训练。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以达巩固强化、迁移运用之目的。要求与提示:1. 为保证练的效果,教师组精心选编题目确保习题质量。所编习题需匹配当天所学、形式题型多样、自创改编为主、难易适度、题量适当、有利于巩固所学,有利于能力培养。2. 对学生所练习题教师需及时批改,及时反馈给学生。 完成课后练习,改错
教学反思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