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题目 1.4规划会计职业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会计专业拥有的职业机会2.了解会计相关的职业证书3.掌握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能力目标 能够合理进行职业规划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会计职业素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会计职业拥有的工作机会及相关职业证书难点:合理进行职业规划教学策略及方法 采用“6+1教学法”,即课上“导、思、议、展、评、检”六个环节与课下“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质疑、勇于表达的各项能力。教学资源 学台、PPT课件、多媒体设备、微课视频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课堂起点(5分钟) 播放视频:审计风雨片段告诉学生会计的工作机会不仅是算账和数钱,还有很广阔的空间,比如视频中的审计师也属于会计的工作范畴,那么我们会计专业都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可以做什么工作呢?激发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的认同和向往,(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上一节课所学的与新课有关联的内容,作一简略回顾,再借助一定的媒介如图片、视频等实现旧知向新知的过度,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会计专业都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可以做什么工作呢?思——自学深思(10分钟) 1.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的认真通读教材文本。2.下发导学任务书,引导学生查找提纲内容。3.巡视,通过肢体语言督促学生紧张高效自学,同时密切关注学生自学神情状态,并据此思考是否需要调整已有的课堂教学设计。4.鼓励学生提问,并记录。5.思考,调整已有课堂设计。 一般顺序为:读教材→看任务→找答案→提疑惑。议——合作学习(10分钟) 1.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解决疑惑。2.教师一边巡视一边倾听,及时发现学生在讨论中暴露出来的疑点、误点和盲点,做好下一个环节“展”中解决的准备。要求与提示:1. “议”环节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之内。2.前后桌成员要全员参与,合理分工,有序组织,人人主动发言。讨论过程中控制好时间。 1.首先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PPT显示)。2.通过讨论解决学生在“思”环节发现的疑惑,和学生在合作学习争辩讨论过程中撞击出来的新问题。展——激情展示(10分钟) 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诱导、激赏、肯定,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挑战、补充、完善,让学生自己“跳起来摘到桃子”。要求与提示:1. 为使这一环节的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在备“展”上做足文章,以免被“挂”在课堂上。2. 学生展示规范用语:”我提问”、“我回答”、“我表述”、“我质疑”、“我补充”。3. 教师要勇于示弱,善于守拙,管住自己的嘴巴,延迟评价,不打断学生发言,不抢学生风头,让学生在反复的交流碰撞中自己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1.先展示“议”仍然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在展示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2.再展示教师预先设定的典型性问题。评——点评精讲(10分钟) “评”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走向讲台进行点评精讲了。会计职业机会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关领域会计相关证书职称系列、职业资格系列、专业资格系列会计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举例:公司领导要求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总会计师是否应该拒绝,依据是什么? 认真听讲,勾画重点,完善学案。检——检测反馈(45分钟) 这个环节是要检验当堂课学生学习目标落实的怎样。首先要求学生对当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反刍内化,自我建构,自我检验。根据老师所讲完善思维导图(15分钟)2.根据课本中活动2.2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份职业规划。 完善思维导图在学案本上根据活动2.2写一份职业规划练——迁移运用(课后) “练”环节在课下进行。是学生完成一节课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主要形式是让学生进行习题巩固训练。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以达巩固强化、迁移运用之目的。要求与提示:1. 为保证练的效果,教师组精心选编题目确保习题质量。所编习题需匹配当天所学、形式题型多样、自创改编为主、难易适度、题量适当、有利于巩固所学,有利于能力培养。2. 对学生所练习题教师需及时批改,及时反馈给学生。 完成课后练习,改错教学反思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