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 年级 上 册教案备课序号:第 9 节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执行教学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 4.3 诚实守信 课 型 新授教学目标 1.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知道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 个人、 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2.通过本框学习, 引导学生理解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 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 决生活中的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3.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增强诚信意识,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诚信的智慧。积极为 构建互信和谐的社会作出贡献。教学重点 诚信的价值教学难点 如何践行诚信教学模式 “一心二导三力”教学模式教学准备 多媒体、视频、课件、教材教 学 过 程 个性思考【故事导入】 ——故事提兴趣,学习更有趣 故事导学:一诺千金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做人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本! 过渡:人们常说“人无信不立”。言而有信,才能获得信任和尊重。千百年来,人们 尊崇诚信,推崇诚信,因为诚信利他利己利社会利国家。尤其是,在实现“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加快推进 诚信建设是题中之义,对于建设诚信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国家竞争力都 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诚实守信》。 【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1. 知道什么是诚信,懂得诚信的重要意义;明确践行诚信该怎么做。 2. 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诚信的智慧。 3. 培养对人诚实、对事守信的诚信态度,积极为构建互信和谐的社会作出贡献。 必备知识清单 1.诚信是什么? 2.为什么要讲诚信? 3.如何践行诚信 一、诚信无价 (一)识诚信 【教学故事一】 ——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一)识诚信 活动:拆字释义诚=言+成 说的话做到就是诚 信=人+言 人所说的话为信,表示开口许诺 研学总结: 1.什么是诚信? 讲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及表现 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表现: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1) 道德角度: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 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法律角度: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二)悟诚信 【教学故事二】 ——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故事研学:“中国最好老板”于东来的故事 于东来,1966 年出生在许昌的一个普通家庭,初中毕业。当过工人但又下了岗,做生 意数度失败。 1995 年, 于东来向兄长借了一万块钱, 开了一家不到40 平米的糖烟酒小 店,没想到开店第一年就赚了将近 80 万元。到底是什么让于东来翻身的? 九十年代中期,市场的监管制度很落后,假冒伪劣的产品泛滥。但于东来承诺绝不贩 卖假货,真诚待客,于是赢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1997 年,于东来把店升级成购物 中心。他提出了新的服务理念—— “用真品换真心,不满意就退货”。 思考:你认为于东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诚信对个人和 企业有何重要性? 【小组合作】 ——互帮又互学,小组力量大 思考:你认为于东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诚信对个人 和企业有何重要性? 提示:他是一个守诚信的人。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实信用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 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诚信是核心价值观的基 本要素和道德取向。诚信不仅是我国古代道德体系的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 当代道德体系的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石。 【教学故事三】 ——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故事研学:商鞅立木取信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便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 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 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商鞅对民众的 信心,进而推行了变法,成就了历史上的商鞅变法。 周幽王为博取宠妃褒姒的一笑,下令在都城附近 20 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 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 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 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 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 姒也被俘虏。 思考:商鞅和周幽王的结局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 这说明诚信对社会、国家有何重要性? 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 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 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研学总结: 2.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 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地位)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个人) ③诚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家) 二、 践行诚信 (三)守诚信 【教学故事五】 ——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故事研学:诚信之星施德华的故事 为一句承诺 用一生履行——2022“诚信之星”施德华 施德华,男,汉族,1944 年 1 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社区居民,退 伍老兵。为了完成战友生前殷殷嘱托, 他历经艰辛, 耗费大半生精力, 足迹遍及全国, 寻找到了 26 位烈士的亲属, 给他们送去烈士生前的珍贵信息, 并送上诚挚的慰问和崇 高的敬意。曾入围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榜”,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上海 市最美退役军人、上海市嘉定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等。 思考: (1)了解了施德华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施德华的故事对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何启示? 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 践行诚信,我们还需要做到什么? 研学总结: 3.怎样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②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他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 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大力弘扬诚信文化。 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 【知识梳理】 ——学会思维法,知识全概括 【课堂训练】 ——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1.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我市大力推进“好人之城” “志愿之城” “慈善之城”建设, 力争 2023 年创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作为市民,我们应做到 ( A ) ①文明礼貌,尊重他人 ②志愿服务,亲近社会 ③童叟无欺,诚实守信 ④承担责任,只求回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 价值标准和一项民法原则。这启示我们( ) A. 践行诚信需智慧 B. 诚实守信多许诺 C. 诚信无价要恪守 D. 不论对错都践诺 3.3 月 15 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商品质量与消费者息息相关,也与生产者,销 售者息息相关。然而,互动百科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三无体检队”魔爪伸进几 百所学校、一些生产饲料的企业非法添加各种“禁药”等不诚信现象仍然充斥着市场, 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当前社会和学校生活中仍存在不少诚信缺失的现象,请你各举一例。 (2)我们为什么要讲诚信? (3)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简要谈谈青少年学生如何践行“诚信”? 答案: (1)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②考试作弊等。 (2)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 国家兴旺。 (3)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