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电荷泰勒斯柏拉图苏格拉底阿基米德欧几里得毕大格拉斯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七贤(闲)”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一、电荷1.正电荷: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实质:失去电子2.负电荷: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实质:得到电子3.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例题1:将带负电的物体A靠近挂在细线下的绝缘小球.小球被吸引;若换用带正电的物体B去靠近而未接触该小球,则小球( )A.静止不动B.一定被物体B排斥C.可能被物体B排斥,也可能被物体B吸引D.一定被物体B吸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例题2:甲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乙和丙是两个泡沫小球。甲和乙、乙和丙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A.甲带正电B.乙带正电C.乙不带电D.丙带负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二、带电方式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两种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实质:电子的转移电荷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2.接触带电:带电体与不带电体接触使其带电的现象3.感应带电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不带点的金属导体时 金属导体靠近带电体的地方会显示出与带电体相反电性的电荷 而在这个金属导体的最远处显示出与带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分析验电器二一、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分析验电器二例题3: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说明玻璃棒是否带电B. 能检验玻璃棒带何种电C. 可以说明玻璃棒一定带正电D. 两片金属箔片带上了同种电荷分析验电器二例题4:如图所示,将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箔片张开的验电器,发现两片金属箔先闭合后张开。关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电器原来带负电B.验电器一直带正电C.验电器先带负电后带正电D.验电器先带正电后带负电分析验电器二二、验电器张角问题1,电性无法判断2.电量(Q)粗略判断定义:物体所带电荷多少单位:库伦(C)元电荷:1.6×10-19C导体与绝缘体二导 体绝缘体(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3)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 酸碱盐溶液等。(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3)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空气、 油等。电路三种状态三一、电路的组成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能量:其他形式的能→电能常见:干电池、发电机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能量:电能→其他形式的能常见:小灯泡、电动机、电阻电路三种状态三一、电路的组成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4.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电路三种状态三一、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电路三种状态三一、电路的三种状态2.断路:断开的电路(一处断,整条断开)电路三种状态三一、电路的三种状态3.短路:①整体短路: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不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电路三种状态三一、电路的三种状态3.短路:局部短路: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相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