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电学实验电学实验一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2.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3.“伏安法”测电阻4.焦耳定律5.“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三5.数据处理:②错误分析例:第4次实验,R阻值从20Ω调为25Ω,就直接记录电流表示数,则示数是:A.0.2A B.0.24AC.0.27A D.0.22A实验次序 1 2 3 4 5R/Ω 10 15 20 25 30I/A 0.6 0.4 0.3 0.2“伏安法测电阻”一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3.实验电路图“伏安法测电阻”一4.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代入公式算出电阻(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 。平均值“伏安法测电阻”一5.注意事项:(1)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 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2)连好电路后要通过 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断开最大阻值处试触“伏安法测电阻”一(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4)测量定值电阻时,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由于灯丝的 受温度影响明显,故 (能/不能)将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作为灯丝电阻。5.注意事项:①改变电路中电压,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②保护电路减小误差电阻“伏安法测电阻”一“伏安法测电阻”一理解焦耳定律二1.电流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的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作电流的热效应2.焦耳定律:①定义: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②表达式:Q=I2Rt焦耳定律二(1)纯电阻电路电流做功W = Q = = =U I tPtI2Rt(2)非纯电阻电路电流做功W=U I t产生热量Q = I2RtW有=W-Q焦耳定律二例题1:两个定值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如图甲所示,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经过相同的时间,R1、R2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1:3B.3:1C.1:9D.9:1焦耳定律二例题2:三根相同的电热丝分别全部串联和全部并联在同一电源下,它们产生相同的热量,所需通电时间之比为( )A.1:3 B.1:9 C.3:1 D.9:1焦耳定律二例题3:用电热丝烧水,当电压为U时,t秒内可将水烧开,如果电压降为原来的一半,则同样烧开这些水所需的时间应为( )C.2t D.4tA.B.焦耳定律二例题4:直流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3V,通过它的电流为0.5A,电动机正常转动。已知线圈的电阻为1Ω,则电动机1min产生的热量是 J,产生的机械能是 J。理解焦耳定律三3.焦耳定律实验(用 表示产生电热的多少)③结论:①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②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大理解焦耳定律三“伏安法”测电功率四1.实验原理:P=UI2.滑动变阻器作用:①保护电路②调节灯泡两端电压3.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伏安法”测电功率四例1:测量额定功率,指出以下数据的序号 电流I/A 电压U/V 功率P/w 额定功率P/w1 0.22 2.0 0.442 0.25 2.5 0.6253 0.28 3.0 0.84额定功率必须在额定电压下计算“伏安法“测电功率四例2:小灯泡的UI图不是一条直线的原因:小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特殊法测电功率五1.安阻法(缺电压表)原理:U=IR特殊法测电功率五2.伏阻法(缺电流表)原理:特殊法测电功率五3.等效替代法原理:电阻箱阻值替代小灯泡阻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