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之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之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8.2.1 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
A.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B.汽油和柴油
C.带鱼和小黄鱼 D.水稻和棉花
通常人们生产一辆汽车,至少需要消耗铁矿石16.9吨、石油3.1吨、煤炭19.3吨等材料。据此回答2~3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上述生产汽车的材料都是( )
①自然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数量有限的 ④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上述材料说明( )
①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③人类应当停止开发自然资源 ④经济发展必然破坏自然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各项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
①石油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地热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鲁迅先生说:“挖出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使用数百年,但是数百年后呢?我们当然是或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却是要生存的……”鲁迅先生是要告诉我们( )21cnjy.com
①资源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②资源具有数量有限的特点
③煤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 ④资源的开发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人类生存所需的食品、衣服、住房等,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资源,这说明( )
A.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B.自然资源是人类财富的源泉
C.人类的生存取决于自然资源的数量 D.自然资源是人类劳动的对象
7.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广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果不节约用水,任意破坏,那么最后的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一广告词表明( )
A.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少的国家
B.我国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C.过度的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淡水资源将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
D.淡水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因此要加倍珍惜和节约
8.下列现象反映资源短缺的是( )
A.2011年世界人口已达70亿
B.小区公告:明天起实行隔天供水制度
C.英国伦敦出现导致4 000多人死亡的“烟雾事件”
D.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部出现“黑风暴”事件
9.下列属于“节流”方法的有( )
①增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致力于开发节能产品
③降低生产与生活对资源的消耗 ④回收废弃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为5年。韩国:一次性台布、洗漱用品早已没了踪影。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以上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有( )21·cn·jy·com
①必须节约资源②必须开发新能源③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必须发展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行为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有( )
①在节假日买贺卡送老师和同学 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③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购物使用环保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12.下列做法中,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人地观的是( )
A.因地制宜,退耕还林 B.大规模围海造田 C.逐水草而居 D.毁林开荒
13.“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关于这些说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简单的堆放、焚烧都可以使垃圾变成“宝贝”
B.此说法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循环利用资源
C.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垃圾的利用无关
D.垃圾真的是人为放错了地方
14.下列做法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②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⑤推广节水器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15.从2009年1月20日到12月31日,我国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原来为10%);2月5日,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节油率在40%以上的混合动力汽车,其补助标准为每辆5万元。上述举措的出台( )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②基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
③体现了“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④表明我国在解决资源问题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
材料二: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
请回答:
(1)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多造成的,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 。据材料分析该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21教育网
(2)材料一涉及的新能源中,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均丰富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地区。
(3)读材料一,说出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4)作为中学生,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哪些事情?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生命之源。人体有70%左右是水构成的,当人体失去20%水时就会死亡;生产1吨谷物需要1000吨水,制造1吨钢,大约需用25吨水……
材料二:不同需水者之间的需求是否满足,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可能将世界卷入纷争和动乱。半个世纪来,世界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增长,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仍生活在贫困之中。冷战结束后,各种矛盾、冲突与战乱不断加剧。据联合国统计,过去50年,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58起为跨国纷争甚至军事冲突。2·1·c·n·j·y
(1)联系材料一指出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2)材料二反映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
(3)有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必然引发纷争甚至战乱。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A
B
C
A
C
B
B
B
11
12
13
14
15
C
A
B
C
B
二、非选择题:
16.
(1)二氧化碳 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森林面积减少。
(2)青藏
(3)现状:煤炭、石油、天然气比重占绝大部分。
变化趋势:煤炭、石油、天然气比重呈现变小的趋势。
(4)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符合节能减排即可)。
课件29张PPT。第1课时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知识梳理自然资源 1.概念:2.分类:大自然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根据以上描述,说一说下列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煤炭 石油 水资源 气候资源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 自然资源的可再生与非可再生是相对的。非可再生资源并非绝对不可再生,只是因为再生的周期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而言,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如果被不合理利用,就可能使其失去永续利用的独特性,转变为非可再生资源。提
醒以下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微生物 B:铜矿
C:湖泊 D:石油
E:森林 F:空气
G:电脑 H:纸张ABCDEFBDACEF练一练自然资源与人类之间的关系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人类与自然资源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础。
(1)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自然资源的获取。
(2)在农业社会,人们主要依靠土地、阳光和水等自然资源获得生存。
(3)进入工业社会,人们把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挖掘出来,作为原料和燃料投入工业生产,同时也加大对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这些行为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漫画赏析造成自然资源短缺
和环境的恶化资源短缺问题 1.出现原因:①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②因为非可再生资源的蕴藏量不会再增加,所以,对它们开采的过程就是耗竭的过程。③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匹配,也是区域性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根本原因资料:1961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相当于地球再生能力的70%,20世纪80年代出现持平,随后人类需求开始逐步增加。1999年,人类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比地球再生能力多出至少20%,人类在12个月中消耗掉的自然资源,地球生物圈需要花15个月才能再生,或者说,每年需要1.25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对资源的消耗。 世界14种主要矿物的预期寿命水资源短缺森林资源短缺图8-14 2010年底世界主要产油国家和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2) 观察地图,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蕴藏量较多?对比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归纳世界各国石油消耗的趋势。结合上述资料,说说区域发展与石油资源消耗的关系。 波斯湾地区、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哈萨克斯坦、中国、委内瑞拉、巴西、利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 总体上是石油消耗量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增加迅速;发达国家石油消耗增加不大,有的甚至减少。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发展快慢与石油资源消耗量大小成正比。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对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大量消耗石油,不仅造成石油资源的枯竭,还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开源”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自然资源的开发范围、研制自然资源的替代品等。如美国、澳大利亚和冰岛等国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地热等新能源发电,减少煤炭使用量。2.解决方法: 面对当前的资源短缺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1)开源: 在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流”过程中,科学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和种类,增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节流: “节流”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例如,各国不仅致力于开发节能产品,降低生产与生活对资源的消耗,而且很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如德国因能源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所以十分注重节约能源;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推行废弃物的循环利
用等。(3)科学技术的作用:如何“开源”?(1)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
(2)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
(3)研制自然资源的替代品。节流节水、节能、节材等材料一:“韩国人已经节约到了牙齿上”,在韩国餐馆就餐后,服务员总是递上一包牙签。这种牙签是用土豆淀粉或糯米淀粉做成的牙签。服务员说,“这种牙签最大的优点是节约木材,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食用。” 材料二:1981年,丹麦政府制订法令,规定啤酒和软饮料只有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才可上市出售。丹麦联合酿酒公司迅速回应了此项法令,其99%的瓶子得到回收,有些瓶子重复使用达30多次。材料三:2000年,世界一些国家的废钢回收率,德国为80%,荷兰为78%,奥地利75%,美国67%。而中国仅20%。 为什么说在“开源”与“节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科学技术?请举例说明。1.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和种类2.增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3.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开发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浅海走向深海,从地球走向太空。发掘新资源,如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代替煤炭、石油非可再生资源来发电。研制新材料尤其是清洁能源的开发)(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扩大资源二次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发展“废弃物资源化”等新兴产业)澳大利亚发现特大油田,日均采油量高达402桶世界各国积极开发新能源:美国、澳大利亚和冰岛等国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地热等新能源发电,减少煤炭使用量。德国节能住宅日本垃圾分类回收箱开源节能你如何看待生产生活中资源的“节流”措施? 自然资源并非没有枯竭的一天,寻找新的资源替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人类未来发展方向。但从现实来看,“节流”是简单而又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从而减轻资源的压力。收集更多的有关资源“开源”与“节流”的信息。 在“开源”方面,开发利用新能源,如我国利用地热能、生物柴油、风能等;在“节流”方面,运用高新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德国建设雨水利用系统等。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开源”与“节流”的?如垃圾分类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物品、节约用水用电等。努力学习,树立节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大力宣传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增强人们节约资源的意识。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到节约资源。如节约用水、节省纸张,分类回收垃圾、购物用布袋等
遵守保护资源的法律法规,敢于同破坏、浪费资源的言行作斗争。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特点:
①有限性。一方面,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
②潜力的无限性。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自然资源的种类将不断拓宽;其次,某些自然资源虽然是非可再生资源,但从其本身蕴藏的能量看,可供人类长期使用;再次,某些资源可以更新,其生产量还可以大大提高。
③整体性。自然资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
④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性。
利用:要正确处理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决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的方式,而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实现资源的集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利用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课堂小结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开源”与“节流”科学技术——关键作用自然资源含义:分类重要性:大自然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资源短缺问题原因对策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非可再生资源的蕴藏量不会再增加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匹配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