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思想政治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2 哲学的基本问题统编版百色市第三高级中学杨 娟CONTENTS目录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01020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01“哲学基本问题” 一词出自恩格斯所著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费尔巴哈论)。恩格斯在这本书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08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不要混淆“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特别提醒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如:思想、观念、经验、认识、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主观性的东西)人的意识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湖泊、花鸟虫鱼等可见或不可见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泛指各种事物或现象。思维 存在意识 物质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人生哲理和智慧,阅读以下两则寓言故事,思考并回答问题。阅读与思考材料一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材料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21212仁者心动!风在动!幡在动!阅读与思考材料①:你认为是什么在动?心动与幡动、风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是先有思维还是先有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存在思维决定决定08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注意: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②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也可以表述为: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惠庄之辩你看,鱼儿多么快乐呀!庄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惠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庄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惠阅读与思考材料②:你支持谁的观点?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推论下去我们能够认识世界的事物吗?08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承认能正确认识存在——可知论否认能正确认识存在——不可知论西方哲学关心的是:我是谁?从哪儿来?到何处去?而中国哲学关心的是,吃了吗?在哪儿吃?要怎么吃?这当然纯属戏言,但中西方哲学的不同确实很明显。相关链接 P8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侧重点转向第二方面的内容。083.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时代性、区域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哲学。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全面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承认能正确认识存在否认能正确认识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实际生活和一切哲学-02学生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教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农民的耕作计划与收获实际……计划实际阅读与思考问题①: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问题②: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按照学习计划学习很重要吗?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计划——盲目计划符合实际——事半功倍计划不符合实际——低效计划实际新的学期开始了你的学习计划制定好了吗想清楚自己的梦想和未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步步去靠近它为梦想而战的学习所爆发出的强大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新学期寄语——09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会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注意: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相关链接 P8西方占代哲学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两方现代哲学的理论形态发生重大改变,但没有也不可能超越哲学基本问题。09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注意: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问题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上的两大阵营-03恩格斯说:“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通的人类爱的信仰……”阅读与思考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由此认为,唯心主义比唯物主义更高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温故知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10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着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 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本原的 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相关链接 P10二元论观点思维与存在是平行的都是世界的本原实质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曾出现一些所谓的二元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平行的,都是世界的本原。二元论如同一人骑二马,是非常危险的。对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这一问题的回答,要么是唯物主义的,要么是唯心主义的,决不会存在第三个基本派别。事实上并不存在彻底的二元论,因为任何二元论最终都会滑向唯心主义。10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相关链接内容,判断这些观点属于哪一种唯物主义观点?相关链接 P10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合理性 局限性 典型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例如:水 火 土 气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①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②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结合相关链接内容,判断这些观点属于哪一种唯物主义观点?相关链接 P10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合理性 局限性 典型观点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做世界的本原。在总结自然科学的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①机械性②形而上学性③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霍布斯就曾经写道:“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拉美特利:“人是机器”。认为人归根结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思考:楚人能如愿找到他的宝剑吗?他犯了什么错误?片面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 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哲学中的两个对子之一辩证法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基本观点 科学性 代表人物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种形态 本原(物质) 局限性 进步性古代 朴素唯物主义 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 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近代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原子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辨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马哲)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注意:不能认为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0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结合相关链接内容,判断该则材料观点属于哪一种唯心主义观点?相关链接 P11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他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疑邻偷斧的樵夫认为: 决定客观事实。主观唯心主义感觉启示:做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猜想。求神拜佛真的灵吗?结合相关链接内容,判断这则材料观点属于哪一种唯心主义观点?相关链接 P11前段时间,“上班与上进之间,我选择上香”这一热潮风靡网络,一时间寺庙被挤爆,一些9点上班起不来的年轻人8点却能准时出现在寺庙门口,风头甚至盖过紫禁城。很多人寄希望于佛,上帝,神,认为只有他们才能解决自己的困难,摆平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在他们的保佑、庇护之下,自己便能高枕无忧,坐享其成。客观唯心主义启示:求神拜佛不如靠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及观点主观 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③王阳明: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客观 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②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③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14.哲学中的两个对子提示: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其一其二(从属)唯心主义辨证法形而上学先解释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再解释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何者是本原有无同一性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根本观点基本形态课堂小结0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01|改: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02|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x02|改:唯物主义的观点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的观点不一定都是错误的。0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易错易混03|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易错易混04|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无用的。×04|解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笼统地说唯物主义就都是正确的、科学的。唯心主义的长期存在及其与唯物主义的长期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或多或少有着借鉴意义。唯心主义在认识领域强调反思的作用,对认识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我们要反对“唯心主义无用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