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四课第二节 凝聚法治共识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10.16—10.20 课时安排 2教学目标 1.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 2.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教学重点 政府依法行政。教学难点 厉行法治。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面临中考的人生抉择,学习压力较大,其思想波动幅度也较大,对于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心理准备。从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只顾贪玩和享乐,不重视学习成绩,有厌学和打算读中专学校的现象。有上进心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知识学的不活,缺乏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没有科学的复习策略等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本单元主要从民主法治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追求民主价值,探索民主道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力量源泉,推进广泛而真实的民主,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教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学具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PPT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P50运用你的经验部分,对学生回答进行点拨: 红绿灯:交通管理部门 开小吃店: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环保部门(排污许可证)、工商部门(营业执照) 辍学: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 乱砍滥发:林业部门 结婚证:民政部门 知识点1: 政府的作用和宗旨是什么 1.案例提示: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组织文化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组织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导学问题归纳: (1)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知识点2: 什么是法治政府?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导学问题归纳: (1)含义: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知识点3: 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是什么 1.案例提示: 渠道:写信、电话、电子邮件、新闻媒体、人大代表。 建议:略 2.导学问题归纳: (1)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2)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知识点4: 厉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1.案例提示: (1)守法就是做法律要求做、鼓励做的事,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 (2)当我们的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合法途径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运用法律帮助他人;法治环境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 2.导学问题归纳: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4)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5)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6)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三、课堂延伸 拓展空间 点拨: 1.海报、板报设计。 2. 主题班会。 3.各种法治内容的竞赛。课堂小结 小组讨论总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 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精练”对应课时的选择题部分。板书设计 4.2 凝聚法治共识 1.政府的作用和宗旨 2.法治政府的含义 3.建设法治政府的做法 4.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5.厉行法治的要求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