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可以透过窗口,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本单元有三大学习任务,课文学习→实践活动→写作表达,对应的三大考点探究,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重难点梳理新闻新闻,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广义的新闻包含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新闻,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标题——简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比较详细地概括新闻内容,揭示新闻中心,一般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主题——位于导语之后,是新闻的主体,细致介绍新闻内容,用充足的实事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新闻本文的详略设置,既源于事实,也基于背景。结语——新闻结尾,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二.不同新闻文体及特点常见新闻体裁及主要特点新闻体裁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教材例文 消息两则 “飞天”凌空 一着惊海天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效性 强 较弱 一般(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较强主要内容 报道新闻事件整体 突出呈现某一场景 详细记录新闻事件,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篇幅 一般较短 灵活 较长 一般较短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多种表达方式 以记叙、议论为主三.新闻语言特点新闻作品语言准确、精炼、朴实、通俗、生动。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中“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连贯的跳水动作被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描写,犹如镜头回放。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歼灭”、“占领”、“控制”、“封锁”等动词,精准地概括了东路军的战果,有力表现我军英勇善战、若不可当的气势,饱含胜利的豪情。在客观报道中也会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同一件事,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新闻报道。我们阅读新闻时要注意区分哪些的客观事实,哪些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独立思考了解事实真相。四.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5W1H)备注:1.有些新闻还有电头,电头指发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包括通讯社名称,发报的地点、日期等,例如“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2.有些新闻的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学以致用拟写标题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合适的标题。浙江在线9月26日讯(记者 金春华 施力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好评如潮。这场绚丽的视觉盛宴带来人文艺术与科技创新完美结合的高光时刻。多项技术的创新应用,使之成为新的标杆。专业人士评价,开幕式融入典型的杭州意韵、浙江标识和中国元素,充分展现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一个创造奇迹的浙江、先行探索的浙江、前景光明的浙江。精彩源自于创新。科技与文化的巧妙结合,在开幕式上创造了多个奇迹。“开幕式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很好地展现了杭州乃至中国文化的韵味。”清华同衡规划院照明分院(同衡和明)副院长陈海燕在杭州亚运会筹备期间,带队参与了钱塘江夜景策划、钱塘江两岸核心区全过程夜景照明咨询、钱江新城照明设计等项目,对杭州非常熟悉。(人物(陈述对象):) (事件 :)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进行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共设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个地面课堂。3名航天员将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记者:李国利 赵旭 厉彦辰)(人物(陈述对象):) (事件 :)补写导语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这则新闻的导语。本报讯10月7日晚,随着亚运会接近尾声,本届杭州亚运会的MVP得主也已经出炉。 。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张雨霏被评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最有价值女运动员。本届亚运会上,张雨霏共夺得了6枚金牌,分别是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女子100米蝶泳金牌、女子200米蝶泳金牌、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女子50米蝶泳金牌和女子50米自由泳金牌。最有价值男子运动员的称号归属于中国男子运动员覃海洋。他在本届亚运会上获得了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男子100米蛙泳金牌、男子200米蛙泳金牌、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男子50米蛙泳金牌和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银牌。夏季亚运会MVP的评选始于1998年曼谷亚运会,在此前6届亚运会上,日本选手4次当选,韩国和中国选手各一次。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选手是羽毛球名将林丹,他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男单比赛中成功卫冕,实现了国际羽坛前无古人的“双圈大满贯”。(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答案:)新闻概括。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不超过20字。10月7日晚,杭州亚运会女排决赛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体育馆打响。经过一番激烈争夺,中国队以3-0战胜日本队强势夺冠。这也是中国女排在亚运会历史中的第九金。在首局比赛中,开场1分钟,日本队率先拿下1球。紧接着,中国队一路进攻得分,比分一度拉开到20∶10。最终,中国队以25∶15先拔头筹,大比分1∶0领先日本队。第二局开场,两队分数咬得很紧,但中国队不断调整战术,顶住了最关键的节点,以25∶21再下一城。在第三局中,中国女排越打越顺,虽然比分一直没有拉大,但丝毫没有影响中国女排进攻的气势。最终,中国女排以25∶21拿下这一局。同时,以大比分3∶0斩获本届亚运会冠军,并加冕亚运九冠王!(人物:)(事件:)(结果:)(答案:)小结:不管做什么类型的新闻概括题目,都必须有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加入一些其他要素。其中“人物”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机构等等,只要是材料中的对象,都可以作为“人物”看待。新闻各类题型答题小秘籍拟写新闻标题 人物(对象)+事件补写导语 时间+地点+人物(对象)+事件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人物(对象)+时间+地点+事件新闻采访【材料一】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由中国单独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杭州的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西湖龙井、径山茶宴,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部分成功入选。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材料二】“西湖龙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品牌渊源:以龙井为茶名始于南宋。龙井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古人认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龙井旁有龙井寺,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常与苏东坡、秦观等人在此品茗吟诗填词,留下大量吟咏龙井茶的名篇。当年,苏东坡手书的“老龙井”匾额,至今仍保存在狮峰山脚的悬岩上。南宋时期,杭州成为当时的国都,茶叶生产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制作工艺:成茶最重要的步骤是制茶。制茶需要经过晾晒、摊放、揉捻、炒制四步工艺,较为复杂,且为手工。这种世代传承的纯手工炒茶方式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问题;宣传不足、缺乏文化内涵与创新;产品质量参差不一、假茶盛行;中小茶企发展困难,行业竞争力不足。【材料三】至宋,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其时的茶饮文化、茶器具文化、茶的文学艺术等也随之丰富和繁荣起来。故此,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有“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宋代“点茶法”在中华茶饮文化中独树一帜。其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经碾茶、罗茶(以罗细筛)、候汤(烧煮用水)、熁盏(熏烤茶盏预热),然后点茶,形成了中国茶艺的一大高峰。不仅如此,宋代的“点茶”“分茶”“斗茶”,.是将茶饮注入精神和文化,使之实用和审美兼得的一种方式,彰显了茶艺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西湖龙井相关的非遗项目成果入选后,学校计划组织实地考察,丰富同学们的认知。请结合材料内容,完成采访提纲。采访时间 2023年中秋假期 采访地点 西湖龙井茶基地采访目的 (1) 采访对象及采访内容内容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制茶大师 非遗保护工作者采访问题 您认为宋代茶文化的历程对西湖龙井茶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请问西湖龙井入选人类非遗对您而言,具有什么意义 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为西湖龙井提出两条保护措施。预设答案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会越来越关注制茶技艺,对口感和色泽要求会更高。 提高对西湖龙井茶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优质品种的育种力度;并推动企业的发展。给材料一拟写新闻标题 (3) 新闻写作请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一则新闻。2023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92周年,我市于10时至10时19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防空警报试鸣。具体警报信号为:一、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二、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 三、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试鸣期间,全市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照常。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解析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可以透过窗口,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本单元有三大学习任务,课文学习→实践活动→写作表达,对应的三大考点探究,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重难点梳理新闻新闻,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广义的新闻包含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新闻,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标题——简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比较详细地概括新闻内容,揭示新闻中心,一般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主题——位于导语之后,是新闻的主体,细致介绍新闻内容,用充足的实事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新闻本文的详略设置,既源于事实,也基于背景。结语——新闻结尾,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二.不同新闻文体及特点常见新闻体裁及主要特点新闻体裁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教材例文 消息两则 “飞天”凌空 一着惊海天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效性 强 较弱 一般(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较强主要内容 报道新闻事件整体 突出呈现某一场景 详细记录新闻事件,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篇幅 一般较短 灵活 较长 一般较短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多种表达方式 以记叙、议论为主三.新闻语言特点新闻作品语言准确、精炼、朴实、通俗、生动。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中“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连贯的跳水动作被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描写,犹如镜头回放。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歼灭”、“占领”、“控制”、“封锁”等动词,精准地概括了东路军的战果,有力表现我军英勇善战、若不可当的气势,饱含胜利的豪情。在客观报道中也会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同一件事,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新闻报道。我们阅读新闻时要注意区分哪些的客观事实,哪些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独立思考了解事实真相。四.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5W1H)备注:1.有些新闻还有电头,电头指发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包括通讯社名称,发报的地点、日期等,例如“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2.有些新闻的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学以致用拟写标题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合适的标题。浙江在线9月26日讯(记者 金春华 施力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好评如潮。这场绚丽的视觉盛宴带来人文艺术与科技创新完美结合的高光时刻。多项技术的创新应用,使之成为新的标杆。专业人士评价,开幕式融入典型的杭州意韵、浙江标识和中国元素,充分展现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一个创造奇迹的浙江、先行探索的浙江、前景光明的浙江。精彩源自于创新。科技与文化的巧妙结合,在开幕式上创造了多个奇迹。“开幕式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很好地展现了杭州乃至中国文化的韵味。”清华同衡规划院照明分院(同衡和明)副院长陈海燕在杭州亚运会筹备期间,带队参与了钱塘江夜景策划、钱塘江两岸核心区全过程夜景照明咨询、钱江新城照明设计等项目,对杭州非常熟悉。(事件 :完美结合了人文艺术与科技创新) (人物(陈述对象):杭州亚运会)(杭州亚运会完美结合了人文艺术与科技创新)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进行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共设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个地面课堂。3名航天员将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记者:李国利 赵旭 厉彦辰)(人物(陈述对象):“天宫课堂”第四课) (事件 :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补写导语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这则新闻的导语。本报讯10月7日晚,随着亚运会接近尾声,本届杭州亚运会的MVP得主也已经出炉。 。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张雨霏被评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最有价值女运动员。本届亚运会上,张雨霏共夺得了6枚金牌,分别是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女子100米蝶泳金牌、女子200米蝶泳金牌、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女子50米蝶泳金牌和女子50米自由泳金牌。最有价值男子运动员的称号归属于中国男子运动员覃海洋。他在本届亚运会上获得了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男子100米蛙泳金牌、男子200米蛙泳金牌、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男子50米蛙泳金牌和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银牌。夏季亚运会MVP的评选始于1998年曼谷亚运会,在此前6届亚运会上,日本选手4次当选,韩国和中国选手各一次。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选手是羽毛球名将林丹,他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男单比赛中成功卫冕,实现了国际羽坛前无古人的“双圈大满贯”。(时间(when):10月7日晚)(地点(where):杭州)(人物(who):张雨霏、覃海洋)(事件(what):被评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最有价值运动员)(答案:张雨霏、覃海洋被评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最有价值运动员)新闻概括。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不超过25字。10月7日晚,杭州亚运会女排决赛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体育馆打响。经过一番激烈争夺,中国队以3-0战胜日本队强势夺冠。这也是中国女排在亚运会历史中的第九金。在首局比赛中,开场1分钟,日本队率先拿下1球。紧接着,中国队一路进攻得分,比分一度拉开到20∶10。最终,中国队以25∶15先拔头筹,大比分1∶0领先日本队。第二局开场,两队分数咬得很紧,但中国队不断调整战术,顶住了最关键的节点,以25∶21再下一城。在第三局中,中国女排越打越顺,虽然比分一直没有拉大,但丝毫没有影响中国女排进攻的气势。最终,中国女排以25∶21拿下这一局。同时,以大比分3∶0斩获本届亚运会冠军,并加冕亚运九冠王!(人物:中国女子排球队)(事件:战胜日本队)(结果:加冕亚运会九连冠)(答案:中国女子排球队战胜日本队,加冕亚运会九连冠。)小结:不管做什么类型的新闻概括题目,都必须有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加入一些其他要素。其中“人物”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机构等等,只要是材料中的对象,都可以作为“人物”看待。新闻各类题型答题小秘籍拟写新闻标题 人物(对象)+事件补写导语 时间+地点+人物(对象)+事件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人物(对象)+时间+地点+事件新闻采访【材料一】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由中国单独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杭州的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西湖龙井、径山茶宴,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部分成功入选。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材料二】“西湖龙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品牌渊源:以龙井为茶名始于南宋。龙井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古人认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龙井旁有龙井寺,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常与苏东坡、秦观等人在此品茗吟诗填词,留下大量吟咏龙井茶的名篇。当年,苏东坡手书的“老龙井”匾额,至今仍保存在狮峰山脚的悬岩上。南宋时期,杭州成为当时的国都,茶叶生产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制作工艺:成茶最重要的步骤是制茶。制茶需要经过晾晒、摊放、揉捻、炒制四步工艺,较为复杂,且为手工。这种世代传承的纯手工炒茶方式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问题;宣传不足、缺乏文化内涵与创新;产品质量参差不一、假茶盛行;中小茶企发展困难,行业竞争力不足。【材料三】至宋,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其时的茶饮文化、茶器具文化、茶的文学艺术等也随之丰富和繁荣起来。故此,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有“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宋代“点茶法”在中华茶饮文化中独树一帜。其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经碾茶、罗茶(以罗细筛)、候汤(烧煮用水)、熁盏(熏烤茶盏预热),然后点茶,形成了中国茶艺的一大高峰。不仅如此,宋代的“点茶”“分茶”“斗茶”,.是将茶饮注入精神和文化,使之实用和审美兼得的一种方式,彰显了茶艺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西湖龙井相关的非遗项目成果入选后,学校计划组织实地考察,丰富同学们的认知。请结合材料内容,完成采访提纲。采访时间 2023年中秋假期 采访地点 西湖龙井茶基地采访目的 了解大众对西湖龙井茶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看法与建议采访对象及采访内容内容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制茶大师 非遗保护工作者采访问题 您认为宋代茶文化的历程对西湖龙井茶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请问西湖龙井入选人类非遗对您而言,具有什么意义 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为西湖龙井提出两条保护措施。预设答案 (2)龙井的命名缘起于宋朝,历史底蕴深厚,为西湖龙井奠定文化底蕴;南宋饮茶之风盛行,茶饮文化、茶器具文化等的丰富繁荣推动了西湖龙井的传承创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会越来越关注制茶技艺,对口感和色泽要求会更高。 提高对西湖龙井茶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优质品种的育种力度;并推动企业的发展。给材料一拟写新闻标题 (3)西湖龙井、径山茶宴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写作请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一则新闻。2023年9月17日,九一八事变92周年前夕,我校于9时18分开始进行防空警报试鸣,开展防空防灾疏散演练与宣传教育活动。全校师生听到指令后按照指定线路快速撤离至操场紧急避险。勿忘国耻,警钟长鸣——9·18防空防灾演练2023年9月17日,九一八事变92周年前夕,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防控防灾疏散演练。上午9时18分,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校园。全校老师迅速组织学生放下书本,蹲在桌下,在听到撤离指令后,各岗位老师各司其职,引导学生有序下楼,并按照指定路线快速撤离至操场紧急避险。通过这次防控防灾演练,全校师生接受了爱国精神和安全教育的洗礼,学习了逃生避险应急知识,缅怀了在九一八事变中遇难的革命先烈。时间可以流逝,历史不能忘记。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闻单元复习专题.docx 新闻单元复习专题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