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7.2 服务社会【教学目标】了解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知道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2. 结合生活经验说明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增强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3. 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学法: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上图: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组织的标志吗?它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提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标志。阅读P83了解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该标志表现了青年志愿者“热情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由此可见,它是一个公益性组织。2、你知道这个组织都做过哪些公益性服务吗?提示:如车站、大型会场等公共场所维护秩序;贫困儿童、大学生助学行动;关爱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行动;救助野生动物、植物和卫生清洁等环境保护行动;其他区域性公益活动等等。3、P80运用你的经验: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提示:参加过的活动有:宣传、祭扫烈士陵园、到敬老院打扫卫生、清理街道垃圾等。感受: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人人参与、服务社会,才能营造一个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和谐社会。教师小结: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服务社会、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二、教材内容解析奉献助我成长: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我践行: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三、讲授新课问题探究一:为什么要服务社会?阅读:P80探究与分享,曹师傅的事迹思考:曹师傅的行动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教师点拨:曹师傅作为社会的一员,在享受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能够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曹师傅的行动是服务社会的表现,他积极为社会作贡献,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也因此带动了身边的人。对于自身而言,曹师傅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阅读:P81探究与分享,小方的经历思考:从小方的经历中,你体悟到了什么?教师点拨:小方在参与“爱心天使”义卖活动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了锻炼。她的胆子变大了,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社会实践能力也明显增强。小方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归纳: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的意义)(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问题探究二: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学生阅读教材P82—83,自行归纳。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四、巩固延伸微公益活动虽小,却意义重大。请试着制定一份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提示:策划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交流边制定一份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分享小组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五、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原因:体现人生价值;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服务社会要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七、随堂演练1、小刚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在社会建设、助老扶幼、扶贫济困、环境保护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由于表现出色,小刚被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小刚的行为( )①是关爱社会的表现 ②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 ③是追求名利的表现 ④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下列不属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 )A.青年志愿者参加西部扶贫接力计划B.主动到老师的办公室,帮助老师整理私人物品C.利用星期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D.参加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3、有同学认为,“中学生年龄还小,不需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请你评析这种观点。八、作业布置请完成优化设计P53—56的练习题。【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