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内容 特点(变化) 影响
礼法之争 (先秦) 德:西周的____;敬天____; 孔子主张_______。 法:子产的“______”; 韩非子主张________。
礼法融合 (秦---唐) 秦___; 汉《______》; 魏晋:_____儒家化; 唐:《________》、 《_________》 礼法完善 (宋----清) 宋:《宋刑统》《天圣令》; 《吕氏乡约》《家礼》 明:《大明律》、律例合编; 明太祖六谕 清:《大清律例》;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 乡约由儒学士人发起到政府利用与推广,德礼结合,与法律合流,具有约束力 德治与法治之争;
重视刑法,
以法为教
礼制
铸型书
为政以德
礼法结合;
中华法系确立;
强化基层教化
保民

九章律
律令
唐律疏议
大唐开元礼
为后世创制法律提供借鉴;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稳定社会,巩固统治
小结:
(美国)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为了生存,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一个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 不过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 ,其它四人却执意坚持,结果恰好是威特摩尔被抽中。 这四人获救后,以杀人罪被起诉。
如果你是法官,你觉得该如何审判?
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最终的审判权在你手中吗?
第九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目 录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三、宗教理论与教化
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特征;
2、知道宗教理论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重点: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特征。
近代西方法律制
度的渊源及发展

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大帝
公元前
509年
公元前
450年
公元前
27年
公元前
8世纪
罗马建城
罗马共和国
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公元前450年古罗马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未经过政府明确承认,也没有固定成文,依靠祖辈传承下来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相互约束的习惯规定。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垄断习惯法并随意解释法律以欺压民众。
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文件。
习惯法
成文法
(1)罗马法
【知识扩展】 结合四段材料,试评析《十二铜表法》
第3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第8表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
第9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第11表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
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
复仇“毁伤其肢体”。
保留了落后习俗
一定程度限制了贵族特权,是平民的胜利
维护贵族利益
保护私有财产
《十二铜表法》
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的民事关系。
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包括部分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以及随后制定的成文法律。
公元前
27年
公元
476年
公元前
509年
罗马帝国
罗马共和国
公民法
万民法
如何理解《罗马民法大全》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材料一: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就是一种完整地体现了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这种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材料二: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然法学说的一般公式是: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中,由自然法所支配,享有各种自然权力: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而这直接源于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均摘自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影响》
罗马法为近代西方法律提供了现成形式
罗马法是资本主义自然法理论的思想渊源
(2)中古时期的法律
中世纪三大法律支柱:
日耳曼法、教会法、罗马法
日耳曼法 教会法 罗马法
日耳曼各国在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根据基督教神学,吸收了罗马法原则而形成的法律。是对古罗马法制文明的传承。
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当时欧洲的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但法律制度仍然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罗马法司法发达,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
英美法系亦称“普通法系”、“海洋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总称。首先产生于英国,后扩大到曾是英国殖民地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其特点是注重法典的延续性,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
红颜色的国家为英美法系国家
(1)英美法系
含义:
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
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或“成文法系”。是指包括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从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
蓝颜色的国家为大陆法系国家
(2)大陆法系
含义:
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
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
一份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
的法典。
——拿破仑
历史纵横P50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不同?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 渊源
法官
涵盖 范围
判例法、遵循先例
地位突出(可以创立先例或作出新的解释)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地位
作用不太突出
(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
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相同点:
①渊源:一定程度上受到罗马法、日耳曼法和教会法的影响,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
②本质:都是资本主性质的法律体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渊源:
发展:
罗马共和国: ;
罗马帝国: 。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
教化
宗教改革前:
宗教改革后:
近代西方法律制
度的基本特征

法兰西第一帝国
皇帝拿破仑一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国家权力结构层面:
2.法律内容:
3.司法实践:
(1)律师制度
(2)陪审团制度
4.局限性
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坚持程序公正与无罪推定:
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程序公正
(3)在司法实践中
司法过程中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分为立案、审理、判决三个部分。司法过程的每个环节,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事先都进行了具体的程序设置,审理过程判决过程都有具体的程序设置。辩护律师根据程序设置参与案件的整个审理过程和判决过程,进行维权辩护。一般来讲,只要严格按照司法程序来办案,其结果往往是公正的。
为保证司法程序的公开公正,西方国家建立了哪些制度?
陪审团
律师
陪审团制度与律师制度
阅读教材52页历史纵横,了解陪审团制度与律师制度。
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为判决加一道维护公正的防线。
从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体现民主并保证司法公正。
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既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实现刑事司法公正以及推动其他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无罪推定原则,意指未经过法庭审判证明有罪确定之前,推定被控告者无罪。即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无罪推定
2.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评价
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治理
积极作用:
局限性:
①实质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②存在等级性;
③黑人、原住民和妇女没有完全的公民权。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渊源:
发展:
罗马共和国: ;
罗马帝国: 。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
教化
宗教改革前:
宗教改革后:
特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宗教理论与教化

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
公元392年
公元1世纪
公元476年
(1)基督教的发展
基督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关乎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社会作用是通过道德的感化而影响信众。
时间:
395年
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随之分裂,形成东西两派;
1.中古时期基督教伦理与教化(宗教改革前)
基督教产生
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逐渐接受了基督教。
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国教。
教化手段:
①教士搜集和抄录经典,宣讲教义。
②教会开办学校(主要是宗教学校,也有世俗学校)
③深入日常生活(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教会都要介入;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教会时刻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从事违背基督教伦理之事,要逆来顺受、忍受世间一切痛苦。)
评价:
①保存了一些古典文化;②推动了欧洲文化和教育发展;
③培养了人们的道德,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④推动了西方法律的发展;⑤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欧洲人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2)宗教伦理与教化
2.近代基督教伦理与教化(宗教改革后)
(1)背景:
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2)主要主张: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是新教的
宗教改革之始。他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
得救”的原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
靠赎罪券,全凭个人虔诚的信仰。
加尔文认为: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
祝福的标志;……财富意味着人履行了其职
业责任,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
应该的、必须的。
②新教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信仰自由。
(3)评价:
新教伦理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积极:
消极:
路德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马克思
法国胡格诺(加尔文教)战争
对宗教异端判处以火刑
束缚了人们的行为。
引起宗教冲突,
不利于科技发展和思想解放。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罗马法的精神》
罗马法在今天
1.古罗马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陪审制度的国家之一。这一制度为法国所继承,又经法国传入英国,美等诸国。
2.古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实际上就是辩护人制度。这一制度后来发展为律师制度。
3.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
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罗马法如何征服世界的?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
②为近代西方法律提供现成形式,促成两大法系的形成;
③其创立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至今仍适用。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渊源:
发展:
罗马共和国: ;
罗马帝国: 。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
教化
宗教改革前:
宗教改革后:
特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强化控制,社会教化:孝敬父母、逆来顺受
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鼓励发财致富
思想解放,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作用
结论:法治与德治结合是巩固统治、治理国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