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3.1认识自己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教学目标 培育健康人格,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教学重点 1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2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 3 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4 他人评价的重要性 5 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教学方式 议题式教学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过程 课堂效果预设环节一:自学释疑(详细预习内容见导学卷) 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对本节课教学重点知识进行基本了解。环节二:议题探究 本节课议题:认识自己议学讨论: 班主任老师为了更让大家尽快熟悉彼此,召开以“认识自己”为主题的班会。第一个环节是: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大家介绍自己。 班主任老师提示同学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者班级中的角色等。 通过议学活动探究,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 对自己的认识应当是全面客观的认识,可以通过多角度来认识自己。鼓励学生通过此环节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议学材料: 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上分享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班里喜欢足球的同学通过成立足球队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很快成为了好朋友。但针对谁当队长发生了分歧。 小刚说,我的球技最棒,你们都不如我,应该由我来当队长。 小明说,小斌球技虽然比你差点,但是大家都愿意让他来当队长。 听完小明的话,小刚说,那这次比赛我不参加了。 …… 议学讨论: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 这样的认识会给他带来哪些影响? 请续写这个故事。 通过议学材料的阅读以及议学活动探究,使学生认识到: 正确的自我认识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正确的自我认识有利于人际交往。议学材料: 在“我的自画像”环节,小梅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是谁”这个问题越来越困扰我,因为在不同人的眼里,我就有所不同。数学老师说我是个思维敏捷的人,语文老师认为我学习很用功,英语老师则说我学习不用功。在女同学眼里,我是她们的朋友,在男生的眼里,我就成了一个骄傲自大的人。同学说我性格外向,妈妈则说我性格内向。在邻居眼里,我是个勤快的女孩子,在妈妈看来,我很懒。奶奶说我淘气的像个假小子,爸爸说我已经长大,妈妈却说我还很小。在那么多的评价里,我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 议学讨论: 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各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评价。 针对不同的评价,你觉得“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通过议学材料的阅读以及议学活动探究,使学生认识到: 要正确认识他人的评价。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