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 参与民主生活一、政治认同1.知道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增强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二、健全人格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辨证地看问题。三、法治观念1.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四、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能够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根据规则参与校园民主生活的民主实践。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教学难点:增强民主意识。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温故而知新:与学生共同复习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的知识点并提问在我国,谁是国家的主人?教师总结: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学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3.2参与民主生活。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探究一 行使民主权利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含义、必要性、要求材料展示:九年级学生小王发现每到放学时间,校门口就出现手抓饼、麻辣烫、糯米饭等小摊……这些食品很受同学们的喜爱,但是由于路边灰尘大,食品卫生质量堪忧。于是,小王同学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这一情况,同班小李同学却说小王不应该打这个电话,他在多管闲事,这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思考:(1)你怎样看待小王、小李同学的行为?(2)除了打电话反映问题的方式外,还有哪些方式?(3)为了公民有效参与民主生活,国家和公民应该怎么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学生阅读38-40页知识回答: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有几种?教师总结:共五种,我们分别学习。民主选举教师展示民主选举的四种形式并讲解,利用学生的对于投票的观点引出民主选举的原则与要求。教师总结: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与要求。民主协商展示政协委员会的座谈会新闻,思考座谈会采用哪种途径?教师总结民主协商地位、范围、形式、意义民主决策展示听证会新闻,思考为什么要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和建议?除了听证会外,还有哪些方式?教师总结民主决策地位、要求、形式民主管理学生思考:管道燃气价格调整后,需要谁来参与管理?教师总结:民主管理地位与意义民主监督学生思考:若价格没有落实,应该怎么办?教师总结:民主监督的地位与意义探究二 增强民主意识1.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材料展示:人民网开展2023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活动教师提问:留言屡创新高是公民什么意识的增强?这种意识的增强有何意义呢?教师总结: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意义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p41②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p42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p422.如何增强法治意识教师提问:某班也举办了“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活动,几位同学有以下想法,你如何看待?他们应该怎样做?材料展示:几位同学的观点:一、我还要学习呢,哪有空写留言,不写!(提示:这位同学没有民主意识,要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二、随便写写啦,网上留言而已,瞎写又能怎么样?(提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同样要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三、嘿嘿,我不瞎写,但是我不懂这些,又懒得学习,我照班级第一抄一下!(提示: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见课件本节课内容有条理,脉络清晰,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一个是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其中,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是本课的重点,要结合现实生活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民主意识的知识有一定学习难度,教学中要多联系我国的国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