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4、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学习重难点: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新知1、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3、 叫升华;__________ _________叫凝华。升华过程 热(填“吸”或“放”),凝华过程 热(填“吸”或“放”)。二、合作探究新知:例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熔化 B、升华 C、汽化 D、凝华例2、如图所示,是用于探究“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装置,关于碘锤加热方式有 A 、B两种方案:A是将碘锤放在热水中,B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由于碘的熔点是 ,所以选择 (选填A或B)方案较好,另一种方案容易出现现象。实验时在碘锤的上方放少许冷水,其目的是有利于 。例3、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屋檐下的冰凌 B、冰冻的衣服晾干C、草叶上的露珠 D、铁丝网上的白霜例4、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冬夜里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有时会见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D、冬天户外用温度计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例5、由于连续多日晴燥高温,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此,2023 年 8 月 1 日,杭州实施了人工降雨,使全城直接从“烧烤模式”过渡到了“冰雹模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降雨所用的干冰是细小的冰块B、冰雹的形成过程属于液化C、人工降雨说明人类可以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行自由的控制D、 “南水北调”也是改变水循环路径的举措之一例6、下列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南极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南极的冰雪不断发生升华变为水蒸气B、减慢水分蒸发是盆栽花卉管理的关键,剪枝是通过降低温度从而减慢蒸发C、海水太阳能净水器先利用海水液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再气化成小水滴达到净化目的D、春天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凝固成水,水再熔化成冰三、当堂巩固新知: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春天,早晨出现的大雾B、一杯水放在房间里时间久了会变少C、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D、对碘加热,生成紫色气体2、对下列古诗词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解释都正确的是(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中的“雾凇”是升华现象,要吸热B、“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是凝固现象,要放热C、“朝露待日晞”中的“露”是液化现象,要放热D、“螣蛇乘雾”中的“雾”是汽化现象,要吸热3、自然界中的物质千变万化,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灯丝在升华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B、烧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形成的C、由于雪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下雪之前,天气会比较冷D、寒冷的冬天,舔室外的铁门舌头会被“粘”住,是凝固现象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食品在电冰箱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C、冬天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D、夏天教室地上洒水能降低室内温度,是因为液化放热5、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 ② ③ ④ 。6、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飞机在高空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干冰进入云层,很快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变成气体。同时高空中的水蒸气放热变成小冰晶或者液化为小水滴,云中小冰晶和小水滴增多,从而形成降雨。其中与干冰吸热变成气体以及水蒸气放热变成小冰晶相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液化B、汽化、凝华C、升华、熔化D、升华、凝华答案:例1、D;例2、A;熔化;碘蒸气的凝华;例3、D;例4、B; 例5、D;例6、A;当堂巩固新知:1、A;2、C;3、D;4、B;5、吸热;放热;熔化;凝固;6、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