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课 题 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 七单 元 燃料及其利用第1课时第 七单 元 燃料及其利用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3.初步了解石油炼制出的几种重要产品及其用途。学 习 目 标自 主 探究1.阅读课本136页,完成下列空格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同时化学反应还伴随 变化,通常表现为 变化放热现象吸热现象举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例子并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生成新物质能量热量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阅读课本136页,举例说明燃料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冶炼金属火力发电发射火箭自主学习〖7-3〗生石灰与水反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再加入约2mL的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现象手的感觉化学方程式生石灰逐渐膨胀,碎成粉末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CaO+H2O===Ca(OH)2探究实验二、化石燃料的利用目前人们使用最多的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1.阅读课本137页,说说化石燃料为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2.阅读课本138-139页,填空(1)煤是 物,主要含 元素,还含有 元素和少量 、 、氧元素;燃烧产物为CO2、NO2、 等。(2)石油也是 物,主要含碳、氢元素(少量氮、硫元素);石油分馏产物主要为 、 、 等。混合碳氢氮硫SO2混合汽油柴油煤油自主学习1.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成分是什么?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性质?2.天然气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密度甲烷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比空气小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注意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纯度归纳总结思考讨论:如何验证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证明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出甲烷中含有碳和氢。探究实验现象 火焰明亮并呈蓝色,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7-4〗甲烷燃烧实验点燃纯净的甲烷气体,观察火焰的颜色小常识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的利用解决农民生活所需能源、清洁农村卫生、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为庄稼提供肥料。1.结合141页表7-3,估算按照目前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计算,这些能源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大约还有多少年?2.谈谈你对化石燃料使用与开发的看法。3.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灶具的进风口,为什么?交流讨论3.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1)化石燃料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应合理开采,节约利用。(2)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A.燃烧时有足够多的空气B.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其外观像冰。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可燃冰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收获了什么方法?还有什么疑惑吗?课 堂 达 标D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利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2.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都是可再生能源B.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C. 都属于混合物D. 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A3.在工业上,下列增大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的充分燃烧无关的是( )A. 把煤炭磨成粉状进行燃烧B. 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C. 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D. 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D4.国土资源部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中:化合物m的水合物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p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错误的是( )A.可燃冰被国际公认为是石油、煤的替代能源B.q一定是CO2C.通常状况下,r是一种液体D.m与n、p与n两个反应过程中都放出热量B西气东输“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自新疆轮台县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兰州、西安、洛阳、南京、常州等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西气东输”工程将大大加快新疆地区以及中西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应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还将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拓展延伸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