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
课题名称 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明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教材分析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二框题的内容,是对上一框题《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承接。本框题以国家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为主线展开,发展公有制经济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做好这两点就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知。 2、原有认知结构分析:知识掌握上,已经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成分,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成分,但是对如何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然缺乏清晰的认知。 3、非认知因素分析:受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分析问题不全面,需要教师做好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使学生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并感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措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同感。
科学精神 树立依法保障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地位的法律意识。
公共参与 学生感悟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辉煌成就,理解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性,提升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觉性和能力,培养公共参与素养。
教学重点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措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
教学难点 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的措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 。
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
板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预习新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
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通过课本研究与分享,谈谈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通过课本探究与分享,理解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相关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1)从发展原则看:标准、中心、措施、目的 ①标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中心: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③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④目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从发展方向来看:要推动国有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聚焦: 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 集中: 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 集中: 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 集中: 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3)从发展形式来看: ①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②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非公有) ③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股份制形式,但并不是所有股份制都是混合所有制,只有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所组成的股份制才是混合所有制,没有公有制经济参与的股份制,不是混合所有制。P10页相关链接 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1)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重要性 : 三权分置最大的突破,是放活土地经营权,在保护农民相应权益的同时,盘活土地资源要素市场,核心要义就是明晰赋予经营权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能。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民进城安居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保障. (2)要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 为什么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1)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不会改变我国社会性质),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4)我国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因此,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如何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①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要健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人、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②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③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相关链接: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其它:公平的市场竞争、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引进来、走出去等。 怎样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政策政府角度: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 2、非公有制企业角度: 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竞争力 3、企业家角度: 建设者、爱岗敬业、守法经营、回报社会、良好形象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辨识判断 1.(2023·湖南湘潭摸底考试)科技创新是“十四五”时期中央企业的“头号任务”。中央企业要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发挥引领作用,努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科技创新“特区”,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中央企业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发挥引领作用是基于(  ) ①国有企业是高科技产业中的骨干力量 ②国有企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中央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主体 ④中央企业拥有雄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题中强调了中央企业(属于国有经济)应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发挥引领作用,这是基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高科技产业中的骨干力量,中央企业拥有雄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①④符合题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说法错误。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主体,③说法错误。 2.(2023·安徽省江淮名校9月联考)2022年前6个月,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6.4万元/人,同比增长11.2%。中央企业上半年累计上缴税费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33家中央企业上缴税费增速超过20%。由此可见央企(  ) ①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②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③社会贡献稳中有增 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数据强调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上缴税费提高,没有涉及经济效益快速增长,①不符合题意。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6.4万元/人,同比增长11.2%,表明了央企运行质量持续改善,②符合题意。中央企业上半年累计上缴税费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33家中央企业上缴税费增速超过20%,由此可见央企社会贡献稳中有增,③符合题意。材料数据强调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上缴税费提高,没有体现央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④不符合题意。 3.(2023·福建省百校联考)2022年以来,中央企业锁定重点、靶向发力,在多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的突破。比如,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上半年引进各类资金超过1 900亿元;国投、中国宝武等5家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符合条件的1.27万户央企子企业实现了董事会应建尽建,其中99.3%实现了外部董事占多数。上述做法有利于(  ) ①扩大央企生产规模,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②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③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激发央企发展内生动力 ④发挥央企主导作用,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这样做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激发央企发展内生动力,②③符合题意。中央企业改革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但不能扩大生产规模,①错误。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是央企的主导作用,排除④。 4.(2023·湖北省百校10月联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是一项上联国资改革、下接国企改革的综合性改革。改革后的国投集团,探索实践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经营理念、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形成了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及服务业三大战略业务单元。2021年,国投集团经营业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利润总额461亿元,同比增长108%。由此可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  ) ①能提升国资管理效能,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②有利于实现国有资本引领产业发展的功能 ③旨在实现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 ④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国有资本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利于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能提升国资管理效能,增强国有企业活力,①符合题意。改革后的国投集团,形成了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及服务业三大战略业务单元,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实现国有资本引领产业发展的功能,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③不符合题意。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是主导,④错误。 5.(2023·江苏南京高三联考)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要深入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直面难题,勇于破题,国企改革成效才会更加显著。深化国企改革(  ) ①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②意在提高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③能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能够增强国有资产的质量,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和政治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深化国企改革,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①正确。增强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并非国企改革的目的,②说法错误。政府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非深化国企改革。国有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而不是非公有制经济,③错误。国企改革,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增强国有资产的质量,筑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和政治基础,④正确。 6.(2023·辽宁沈阳市郊联合体高三开学联考)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要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摆在深化国企改革的突出位置。推进混改,“混”是手段,“改”是目的,要通过混改真正促进国企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活力和动力。以下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产生的结果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束缚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②增强不同类型的所有制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 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资产的比重不断下降 ④在国民经济中坚持不同类型所有制经济一律平等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题干强调要通过混改真正促进国企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活力和动力,可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改革束缚国企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国企市场竞争力和活力,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同时也能增强不同类型的所有制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故①②符合题意。通过混改搞好国有企业,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动力,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并不会降低公有资产的比重,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③错误。在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是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地位并不平等,故④错误。 7.(2023·湖南高三9月联考)2022年5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提出各地要积极安排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专项资金、2022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力争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等10项措施。此举是基于中小企业(  )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我国就业和创业的重要领域 ③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 ④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不一定是公有制经济,故①错误。国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基于中小企业是我国就业和创业的重要领域,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 8.(2023·辽宁沈阳市郊联合体高三开学联考)国务院提出要以改革举措破除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激发经济活力和动力。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帮助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难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传导机制等。破除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的原因是(  ) ①民营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发挥其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等方面作用 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破除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的原因是发挥其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等方面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故②③入选。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①不选。题干涉及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未涉及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故④不选。 9.(2023·江苏南通联考)稳市场主体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当前,政府采购要更多地向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倾斜,降低中小企业投标门槛。充分发挥央企和国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鼓励央企和国企通过投资合作、项目合作、资金支持等方式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加快构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体系,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此举意在(  ) A.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B.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C.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确保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D.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答案 D 解析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是法律已经界定好的,故A不选。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公有制经济要带动中小企业发展,而不是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故B不选。鼓励央企和国企与民营企业合作,有利于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确保其盈利”说法太绝对,故C不选。材料中指出国家充分发挥央企和国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鼓励央企和国企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样做有助于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故D正确。 10.(2023·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是民营经济,这里有一批龙头民营企业,它们长期注重技术研发,人员和经费投入逐年提升,在当前异常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仍然保持了较强的投资效率和盈利性。“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浙江共入围107家企业,连续24年排名全国第一。材料表明浙江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的支持力度大 B.民营企业经营战略的正确,追求利润率且社会负担较轻 C.民营企业经济实力强劲,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D.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回报社会 答案 C 解析 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错误。民营经济也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负担较轻”说法错误,B排除。浙江民营企业长期注重技术研发,人员和经费投入逐年提升,在当前异常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仍然保持了较强的投资效率和盈利性,说明浙江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经济实力强劲,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浙江民营经济注重技术研发、蓬勃发展,没有涉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回报社会,D排除。 11.(2023·江苏镇江高三联考)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民企的发展是闯出来的,观念关、身份关、产品关、市场关、管理关、不公平待遇关,每一关都可能是生死关。敢闯,就是要让企业和企业家站到舞台中央。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民营企业迸发出“敢闯”的澎湃动力的是(  ) ①坚持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发展民企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③建立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④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坚持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有利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从而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性,促使民营企业迸发出“敢闯”的澎湃动力,①④符合题意。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形式,而不是指民企交叉持股、相互融合,②错误。建立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与激发民营企业迸发出“敢闯”的澎湃动力无关,③排除。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理解公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 通过具体的事例,了解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