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2.3 快与慢 第一课时 课时 1知识梳理本节课 核心知识点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能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节课重点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节课难点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导学过程环节与流程 具体内容 学法指导导入 导学 1、新旧衔接 2、设置情境 3、激发学习兴趣自学 思考 示例判定标准百米赛中,裁判以什么标准确定谁跑的快百米赛中,观众以什么标准确定谁跑的快1.探究生活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通过上例,大家总结描述物体快慢的方法 ① 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谁用____________谁运动的快 ②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谁通__________谁运动的快 。 想一想: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怎么办? 3.表述物体快慢必须考虑 _________和 _________两个因素组内 讨论 一、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 其中路程用____表示,时间用 ____表示, 速度用______表示; 则速度公式用符号表示为_____可变形为________和 ______等形式。 其中路程的国际单位是_____,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_, 则速度的基本单位________,读作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读作_____. 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 1m/s=_____m/h,1km/h=______m/s 二、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波音737的速度是818km/h,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 1m/s=_____m/h,1km/h=______m/s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m/s= _____km/h, 5m/s=______km/h, 54km/h=________m/s, 72km/h= _____m/s 四、速度的计算 ①同学们到在植物园游玩,在园中步行1.2km用了20min,他们步行的速度为_____m/s. ②从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约1.4×103km,轿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需______h才能跑完这段路程。展示 汇报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 v 越大,通过的路程 s 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 v 越大,所用的时间 t 越小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 v 由 s/t 决定,但与 s、t 大小无关 2.下列速度最大的是( ) A.750m/min B.15m/s C.36km/h D.1250cm/s当堂 检测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 2.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 min,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 ) A.12 m B.72 m C.720 m D.1 200 m 3.一列火车长200 m,以20 m/s的速度通过1.6 km的大桥,求这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