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体育上册 操控性技能—端球比稳(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一年级体育上册 操控性技能—端球比稳(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握拍与端球比稳游戏》单元教学计划
(3课时)
水平一学段 一年级
课次 教学内容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策略和 教学方法
1 1、握拍及各种熟悉球性的游戏。 2、“木头人”游戏 重点:乒乓球拍正确握法。 难点:端平拍面,可以把网球球放在上面并调整,不掉球。 1、全部的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正确握拍方法,能原地把拍面端平,端着网球保持5秒钟不掉,大部分学生能够尝试端球慢慢走动起来;能说出游戏名称,知道游戏规则,并对同伴在游戏中闯关是否成功和得分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2、通过参与游戏,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用手操控器械的能力。 3、积极参与游戏,在游戏中能尊重伙伴的意识并与同伴团结协作。 1、用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技能学习,自我体验形成初步技能。 2、以讲解与示范法同游戏过程与结果评价法相结合。 3、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展示、小结,促进目标达成。
2 端球比稳游戏挑战。 1.原地端球比稳。 2.原地转圈端球比稳。 3.移动端球比稳。 4.端球过小河 重点:用手把拍面端平,通过活动手腕。 难点:身体协调用力把球端稳。 1、全部学生能用正确握拍的方式进行复杂情况下的端球;70%以上的学生能将球端稳并保持10秒钟以上。 2、通过参与游戏,发展学生用手操控器械的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3、知道游戏的名称及游戏规则,并对同伴在游戏中闯关成功和比赛胜负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4、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发生碰撞、爱护器材、诚实判断成功和胜负、不超出活动范围和懂得与组员配合完成游戏挑战。 1、用游戏挑战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技能学习,通过自我体验和教师讲解帮助形成技能并提升学生通过器械操控球的能力。 2、学生学、练、评相结合,促进目标达成。
3 和乒乓球交朋友 游戏:老狼几点钟 重点:握乒乓球拍正确的方法。 难点:端稳乒乓球不掉球。 1、90%以上的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握拍方式原地端住乒乓球且保持10秒以上不掉球。 2、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控制乒乓球的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互评能力的提升、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力的提升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用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技能学习,自我体验与同伴交流,基本形成技能。 2、学生学、练、议、评相结合,促进目标达成。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遵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根据“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的教学要求,将动作技能创编入运动游戏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方法的操作,学习动作技能,通过规则的遵守,培养良好行为,通过参与效果的评判,习得方法和能力,通过参与游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小学低段是发展学生操控器械和通过器械操控球类能力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学生的注意力和身体协调能力都有较大的要求;以正确的握拍方式端住球不掉是乒乓球项目的入门基础,可极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球感,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主教材采用其他圆形物体替代乒乓球,如网球,最后再过渡到乒乓球;通过练习方式的游戏化和具有很有吸引力的挑战性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正确握拍的方法,以正确握拍方式端住各种球在复杂的游戏环境中尽量做到不掉球,解决学生课前球感差,不会握拍,不会集中注意力调整拍面使球不掉等问题,器材的多样选择和游戏方式的层次变化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教材将握拍和端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次课采用最易调整的网球代替乒乓球,网球球稍重,滚动变化时更易对操控手产生反馈,让学生及时反应使调整的时间更易得到保证,通过对网球的利用把学生“引进门”让学生知道握拍的方式和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调整拍面使网球不掉的基础意识;再通过网球的替换再到最后的乒乓球,一步一步难度增加,使学生在相对有趣和轻松的情景下学会握拍和端球。 在主教材游戏中学生以“散点式”的方式进行学练,自由寻找对手和小伙伴进行游戏、比赛并决出胜负和游戏参与是否成功;通过各种游戏和比赛的方法,学生诚实、准确的判断自己和同伴的成绩,并能作出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记成绩、计算成绩的能力,而且各种不同的比赛方法,让学生不厌其烦的认真练习,把课堂真正的交给了学生,形成一个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 辅教材游戏“赶小猪”,很好的利用主教材的器材和场地,发展学生的体能,以达到本课促使身体协调发展的功能,与基本部分联系紧密,体现了基本部分与身体素质练习的层次和递进关系。 6、教学重点:用乒乓球拍把球端稳、不掉球。 教学难点:在各种情景下用正确的握拍方式把球端稳、不掉球。 学生情况: 1、本班学生是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水平一、一年级的学生,学生人数为男女各20人。 2、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本班学生没有学习乒乓球握拍和端球的学习经历,但在日常的生活和游玩中有过掌托小球、用器械去操控球类的活动经历,知道乒乓球这项运动,并不知道怎样握拍;本课时为本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已让学生熟悉球性并学会了正确的握拍方式,对端球有了初次体验。 3、学生的课堂常规已基本建立,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且有散点式教学下的学习经历。
端球比稳游戏挑战 1.原地端球比稳。 2.原地转圈端球比稳。 3.移动端球比稳。 4.端球过小河 单元课次 2 (共3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全部学生在练习中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握拍;学生能用正确握拍的方式进行复杂情况下的托球;70%以上的学生能将球端稳不掉保持10秒钟以上。 2、通过参与游戏,发展学生用手操控器械的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3、知道游戏的名称及游戏规则,并对同伴在游戏中闯关成功和比赛胜负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4、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发生碰撞、爱护器材、诚实判断成功和胜负、不超出活动范围和懂得与组员配合完成游戏挑战。
教学 重点 用正确的握拍方式端球不掉。 教学 难点 复杂情景下端球不掉
教学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练习次数 教学策略 学习策略 评价要点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八路纵队集合)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2 11 1、评价学生集合情况。 2、 宣布本课内容和三条学习要求:①在规定的场地内游戏;②游戏中注意安全,不发生碰撞;③做到令行静止。 1、听口令集合 2、认真听老师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 1、快、静、齐的程度。 2、认真听讲的表现。
准备部分 1、热身 4 4 × 8 拍 随音乐在既定的场地内自由慢跑,根据老师的提示做行进间的拉伸动作练习,热身活动的最后做无球的端平拍面练习。 有序。 正确模仿动作并注意音乐节奏。 参与积极。 动作正确有节奏
基 本 部 分 端球比稳游戏挑战。 1.原地端球比稳。 2.原地转圈端球比稳。 3.移动端球比稳。 4.端球过小河。 5.体能挑战:赶小猪 4 6 6 6 6 4 5 3 3 4
1、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握住球拍使拍面平稳,再把乒乓球放在拍面上,通过调整保持球不掉。坚持3秒以上不掉球算挑战成功。挑战成功后可换手进行挑战。 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保持球不掉 在原地端球的基础上原地向左或者向右转圈,看能够依然保持球不掉下来,能够转一圈以上不掉球算挑战成功。成功后换手进行挑战。 2、停止挑战,原地端球比稳。 1、端球在既定的场地内自由行走,通过调整手腕控制拍面,身体配合协调用力让球待在拍面上不掉。可端球去找朋友,碰到同学后用另一只手击掌问好,保持球不掉算成功找到一个朋友。挑战成功后再换手进行挑战。在刚才找的朋友中自由选择一个为搭档,两人共同手拉手端球移动,保持球不掉走五步以上。挑战成功后两人互换位置。 1、以小圆垫为小河里的石头,每一名学生挑战端球踩石头过小河,过程中如果球掉了则捡回来回到掉球的石头上再出发,熟悉后进行个人和小组间的比赛,先通过的个人或小组获得胜利。 1、鸭子步或躬身行走的情况下用拍子拨动地上的球通过小石头区域,过程中球不碰到石头,通过时间越短,碰到石头越少则挑战的成绩越高。熟悉后反复多次进行个人和小组间的比赛。 1、认真看老师的示 范,知道如何评价成功和失败要点球、礼让)。 2、按老师与同学配合示范的过程进行游戏。 3、争取成功完成不掉或少掉球的挑战。 知道游戏的玩法,取好间距进行游戏。 反应迅速,遵守规则,积极争取比赛胜利。 3、坚持完成,不怕累 1、调整身体状态控制拍面。 连续挑战不怕失败。 同时注意石头和球。 慢慢移动,熟练了再加快速度。 控制好速度。 调整拍面控制方向。 不与同学发生碰撞碰。 2、随时观察周围情况。 3、握拍方式和不掉球。 4、有序进行挑战。 5、遵守游戏规则。 6、诚实、正确判断自己的成功。 7、成功完成挑战。
1、听、思的表现。 2、反应快速,动作敏捷,注意安全。 3、遵守规则,诚实断定成功和失败。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练习 1、①意念放松; ②拉伸放松。 2、教师评价 二、小结本课 三、下课 4 2 8 × 8 拍 一、 1、在既定的场地内放松走,期间根据老师的提示走大步、走小步、走弓步。一次轮换间插在放松走中。 2、评价学生放松练习 的情况 二、 以提问的方式巩固 本课游戏名称。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 课学习情况。 三、 1、同学们再见! 2、组织回收器材。 1、认真的做放松练习。 积极的回答教师 的问题。 2、知道游戏的名称和规则及动作的名称 1、老师再见! 2、参与器材回收。 1、充分放松身心的程度。 游戏名称。 2、游戏的收获 ;体能的发展;安全、行为、协作和拼搏。 1、劳动和服务习惯。
场 地 器 材 空场地一块 乒乓球拍40块 网球40个 乒乓球10个 标志垫40张 移动音箱一台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