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体育上册 移动性技能—起跳与落地(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一年级体育上册 移动性技能—起跳与落地(教案)

资源简介

水平一(一年级)起跳与落地主题单元
第1次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新课标“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的教学要求,将动作技能创编入运动游戏中,结合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关键要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中强调运动强度、密度和动作技能结构化。本课通过层次递进、贴近生活的起跳与落地挑战游戏场景,将技能知识及其他学生上体育课各种意识培养相结合,探索发现各种起跳与落地的形式—游戏场景中的运用—在运用中不断强化以达到目标。
学习融入真实场景中,通过情境游戏的规则、交往、目标达成,培养学生知识、行为并行的安全意识,促成由易到难的结构化技能掌握,积极主动、文明有礼的交往合作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娱乐、旅游、体育等活动中对跳跃能力有直接的需求,并在其中有过大量的活动经历,学生学习兴趣较高; 学生在之前的体育与健康课中已建立好上课常规,能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配合完成练习的能力,对同伴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上课思维活跃且回答问题积极,乐于表现;学生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方面还有待强化,在课堂上通过过程中的一些方式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进行强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活中已对起跳与落地有一定的接触,具备完成各种起跳与落地动作的部分能力,但对起跳与落地的几种形式并不了解,完成动作的各方面身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
(一) 学习目标分析
运动能力:本课通过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游戏和比赛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在以各种形式跳跃的同时一边完成任务一边观察再集中注意力听老师指挥;采用探索式学习开始,让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和思考,总结归纳起跳与落地的四种基本方式:单脚起跳单脚落地、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双脚跳单脚落地;“骑兵对抗赛”使学生在快乐的对抗游戏中发展单脚起跳和单脚落地的能力;“小袋鼠过河”则以强化学生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的能力,过程中通过石头、剪刀、布游戏决定向前跳的机会所属,以最先到达小河对岸为获胜,过程中注意不能掉河里,落地一定要稳,使学生在无意中主动屈膝缓冲落地;“哨兵回营”则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单脚起跳和双脚落地、双脚起跳单脚落地的动作。几个练习都是采用情景游戏的方式,发展学生起跳与落地动作能力,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练习几种起跳与落地的动作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和下肢力量。
健康行为:本课在健康行为上也是有所考虑的,散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多种形式的跳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在各种游戏中获得更多的胜利,应该给予同伴更多的配合、更多的理解、包容。
体育品德:散点教学的组织形式,要求学生令行静止,教学重难点与游戏规则的融入更是促使规则意识的养成,如实报告自己的比赛成绩培养学生公正、公平参赛意识,整节课的大强度,需要学生不断努力和坚持也是一种体育品格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基本理念,坚持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关键要素,遵循人类动作发展规律,打破了按传统的运动项目分类,而是按移动式技能、非移动式技能、操控式技能进行分类;起跳与落地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来源于生活也会用于生活。起跳与落地的四种方式:单脚起跳单脚落地、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双脚起跳单脚落地,动作结构是起跳预备(屈体手预摆)—双手向前带动—蹬地起跳—落地屈膝缓冲。几种起跳与落地的方式中单脚起跳单脚落地、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最多,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引导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学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重难点分析
1.学生学习方面的重难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活中对起跳与落地的几种方式有运用和学习的经历,喜欢比赛和游戏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主要以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2.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起跳与落地的动作要点:起跳预备(屈体手预摆)—双手向前带动—蹬地起跳—落地屈膝缓冲,学生对动作要点的掌握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通过在练习和比赛中慢慢形成正确的起跳与落地方式并运用于比赛中寻求获胜,通过练习促使学生对基本的动作方法掌握,再逐渐到部分动作细节和要求的达成。
3.教学方法的重难点: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实现个人、合作、分享、竞争中体验成功。
4.教学组织的重难点:散点式的方式与自由、随机组合小组,再到规定的分组队对抗,再到扩大范围的整体竞争,组织形式简单并循序渐进,要求简要精炼随游戏情境自然生成。
姓名 单位 水平 一 学生人数 男:20 女:20
年 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情景、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式和创造式地进行学习,在各种形式的跳跃活动中展示跳跃的四种方法:单脚起跳单脚落地、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双脚起跳单脚落地,再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各种跳跃的方法,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强化各种跳跃的方式并探究落地屈膝缓冲的动作要领。 2、通过游戏比赛,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性。 3、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情景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和创造;遵守游戏规则,对跳跃的方式和落地屈膝缓冲的把握能力有所提高;能够练习有序、遵守安全规则。
主要 教学 内容 1.大袋鼠和小袋鼠 2.搭石桥过河 3.跳石头过河 4.体能挑战:老狼几点钟
重难点 各种形式的跳跃动作 身体协调用力、屈膝缓冲
安全 保障 1.场地、器材的合理选择与布置。 2.安全意识的培养与评价。 场地器材 标志垫40个,小音箱1个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运动负荷
时 间 强 度
开始 部分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报告老师 2、宣布本课内容 强调在体育课中的安全 1、老师评价哪个小组能做到集合快速、安静、整齐并呼口令声音洪亮;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3、教师强调在体育课堂中要时刻保持间距。 1、按快,静,齐的要求进行集合; 2、认真听老师的评价; 3、随时保持间距,不推不挤。 2 80次/分钟
准备 部分 1、教师领做热身操 2、教师评价学生准备活动完成情况 1、在音乐伴奏下老师带领学生跳热身操; 2、教师对学生的动作和参与积极性及时评价。 1、认真跟着老师跳热身操; 2、模仿老师动作,积极参与。 5 140次/分钟
基本 部分 大袋鼠和小袋鼠 搭石桥过河 三、跳石头过河 四、体能挑战:老狼几点钟 1、学生两人间进行自由的游戏比赛,采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胜负,赢的学生扮演大袋鼠以高重心姿态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方式去找下一个对手,输的学生则以蹲下低重心姿态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方式去找下一个对手挑战。赢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小圆垫原地跳等待挑战。 2、用脚猜拳代替用手猜拳,其他方法和规则不变。 3、停止练习,点评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跳跃的四种方法。 1、每人手中拿两张小圆垫在线后取好间距做好准备,以自己摆垫子,用跳垫子的方式通过既定的距离算过河成功,过程中每次跳跃脚需落在垫子上,如距离不合适,则可通过脚步离开垫子用手去调整的方式把垫子移到合适的位置再跳过去。 2、熟悉后统一发令开始进行多伦比赛,比谁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最先通过小河。 3、停止练习,点评情况并引出下一个游戏。 1、先让小组长以自己的方式摆出能跳过小河的小石头组合。 2、自己根据小石头的摆放的位置选择不同的起跳与落地的方式快速通过小河。 3、熟悉后进行个人的比赛和小组间的比赛。 4、过程中强调“落稳”,使学生在游戏中找到“落稳”的诀窍:屈膝缓冲。 1、示范讲解游戏方法:学生成散点散开,以平板支撑的方式进行游戏,教师站的方向为十二点钟方向,学生齐声问:老狼老狼几点钟?教师回答几点则学生调整使自己的头朝老师回答的时间点方向。 2、进行多次后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原地短时间休息再开始挑战,鼓励学生坚持更长的时间。 1、按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跳跃; 2、积极思考和创造; 3、积极参与总结发言。 1、按规则和方法进行对抗赛; 2、注意安全; 1、认真看老师示范讲解; 2、按要求和规则进行过河比赛; 3、有序比赛,过河时注意不撞到其他人 4、积极思考怎样才能“落稳”。 1、在指定的区域内做好准备; 2、仔细听老师的哨声,以哨声为信号完成回营; 3、过程中不强行抢占已占营地; 4、执行“落稳”才能完成任务的要求。 6 8 8 8 150次/分钟 160次/分钟 160次/分钟 170次/分钟
结束 部分 1.放松练习 2、小结本课 三、下课 1、在音乐伴奏下老师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 2、提醒学生深呼吸。 1、对学生表现进行小结,收换器材; 2、同学们再见 1、认真跟老师一起做放松练习; 2、按老师的要求做放松。 1、认真和老师一起小结本课; 2、老师再见。 3 140次/分钟
预计 负荷 平均心率 152次/分钟
运动密度 75%
课后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