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思维知识整合
一、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检测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 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 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 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
鉴定物质 还原糖 蛋白质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1 mL,摇匀,再加入B液4滴,摇匀
反应条件 50~65 ℃温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反应现象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紫色
二、水和无机盐
(1)自由水与结合水相互转化的原因
①水分子与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以氢键相结合。
②温度升高,水分子的动能增加,会逃脱氢键的束缚成为自由水。
(2)水与代谢的关系
(3)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功能 举例
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分子必需的成分
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的Ca2+,如果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现象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渗透压的平衡 Na+、Cl-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酸碱平衡(即pH平衡) 人血浆中的HCO、HPO等对血浆pH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三、糖类不是细胞中的唯一能源物质
(1)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产物中都有CO2和H2O。
正常情况下,脂肪、蛋白质除正常代谢产生部分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外,一般不供能,只有在病理状态或衰老状态下才氧化供能。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太阳能是最终能量来源;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
四、蛋白质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相关数量计算规律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条肽链或m条肽链:
形成 肽链数 形成 肽键数 脱去水 分子数 氨基数目 羧基数目
1 n-1 n-1 至少1个 至少1个
m n-m n-m 至少m个 至少m个
2.蛋白质中氨基和羧基的数量计算方法
(1)当R基中不存在氨基和羧基时,每一条肽链中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2)当R基中存在氨基和羧基时,由于R基不参与脱水缩合,所以每一条肽链中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就等于1+R基中的氨基数或羧基数。
3.多肽≠蛋白质
(1)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也叫做肽链,一般没有生物活性。
(2)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几条肽链组成的,肽链经盘曲、折叠而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才具有生物活性。
五、核酸
1.核酸初步水解与彻底水解的产物不同
(1)水解是指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若得到的小分子有机物还可以水解则为初步水解,若得到的小分子有机物不能再水解则为彻底水解。
(2)DNA与RNA初步水解与彻底水解的产物。
物质 初步水解的产物 彻底水解的产物
DNA 脱氧核苷酸 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
RNA 核糖核苷酸 磷酸、核糖和碱基
2.生物体中核酸、遗传物质、碱基和核苷酸种类的分析
生物类别 核酸种类 遗传物质 碱基种类 核苷酸种类
细胞生物 DNA和RNA DNA A、G、C、T、U 8种
病毒 只含DNA DNA A、G、C、T 4种
只含RNA RNA A、G、C、U 4种
综合试题训练
1.如表是人工培养康乃馨组织细胞时用到的部分培养基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成分 分子式 质量浓度(mg/L)
硝酸铵 NH4NO3 1650
硝酸钾 KNO3 1900
氯化钙 CaCl2·2H2O 440
硫酸镁 MgSO4·7H2O 370
磷酸二氢钾 KH2PO4 170
A.该配方里没有显示最基本元素的来源
B.K是基本元素,钾离子的质量浓度最大
C.该配方的组分里除了有大量元素外,还有微量元素
D.组成康乃馨细胞的化学元素不一定都能从环境中找到
2.鬼笔环肽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试剂,天然的鬼笔环肽是从一些毒蘑菇中分离出来的,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症状,甚至死亡。鬼笔环肽为环状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中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B.该化合物是由7种氨基酸脱去7个水分子构成的七肽
C.毒蘑菇的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D.该环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3.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7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图中的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个C22H37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2个谷氨酸
B.合成1个C22H37O13N6分子的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
C.1个C22H37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
D.3种氨基酸合成一分子C22H37O13N6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90
4.如图为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其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B.若②为脂肪,则其几乎存在于所有动物和植物细胞中
C.若③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则其化学本质为脱氧核糖核酸
D.若④为糖原,则其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肌肉和肝脏中
5.球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为外圆中空,氨基酸侧链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蛋白质变性后,会出现生物活性丧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质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
B.球状蛋白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C.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
D.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是因为原有空间结构破坏
6.用高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浓度的尿素溶液使蛋白质变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
B.高浓度尿素溶液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除去尿素后其功能可恢复
C.蛋白质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肽键会发生断裂
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和“复性”的发生
7.阿胶是一种用驴皮制成的药材,原产于山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阿胶的滋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胶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可能有必需氨基酸
B.阿胶具有滋补作用的原因可能是其含有人体必需的Fe、Ca等微量元素
C.驴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D.食用阿胶的人应减少对其他糖类的摄入,因为阿胶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8.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二糖。《自然》杂志曾指出:“对许多生命体而言,海藻糖的有与无,意味着生命或者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海藻糖是由C、H、O、N四种基本元素组成的
B.脱水缩合反应可发生在单体形成多聚体的过程中
C.海藻糖与动物细胞中常见的麦芽糖和乳糖都是二糖
D.海藻糖与斐林试剂的混合液在水浴加热时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9.脂肪过多分布在内脏周围或全身皮下,会导致两种不同类型的肥胖: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周围型肥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含C、H、O、N、P,是动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B.脂肪和糖类在体内相互转化的量大体相等,其中一种不足时均可由另一种补充
C.腹型肥胖者的消化道内胰岛素含量较高,可促使消化道内更多的糖类转化为脂肪
D.寒冷地区的动物多呈周围型肥胖,通过脂肪的保温功能适应寒冷环境
10.如图是油菜植株在不同生理时期糖类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可直接分解为可溶性糖
B.质量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大致相同
C.植株开花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需要的氮元素增加
D.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可能导致种子有机物的重量增加
11.水分子中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结合。氧具有比氢更强的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这使得氧的一端稍带负电荷,氢的一端稍带正电荷。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水分子间也可相互吸引,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会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氢键易于形成和断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B.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较低的沸点,因此,水能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C.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处于动态变化中,其大小与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有关
D.结合水与细胞中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不易自由流动,无法参与生物化学反应
12.如图为几种生物或生物器官的含水量(以自由水计算)情况,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麦种子和花生种子含水量低是因为它们所含亲水性物质较少
B.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
C.生物的含水量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D.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可能与其生存环境有关
13.如表是人工培养康乃馨组织细胞时用到的部分培养基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成分 分子式 使用质量浓度(mg/L)
硝酸铵 NH4NO3 1650
硝酸钾 KNO3 1900
氯化钙 CaCl2·2H2O 440
硫酸镁 MgSO4·7H2O 370
磷酸二氢钾 KH2PO4 170
A.该配方里没有显示生命的核心元素
B.K是基本元素,钾离子的使用浓度最大
C.该配方的组分里除了有大量元素外,还有微量元素
D.组成康乃馨细胞的化学元素不一定都能从环境中找到
14.下表是某种运动饮料的化学成分表,请结合表格和所学,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成分 蔗糖 其他糖类 柠檬酸 柠檬香精 氯化钠 氯化钾 磷酸二氢钠 磷酸二氢钾 碳酸氢钠
质量浓度/(g·L-1) 30 10 10 0.8 1.0 0.1 0.1 0.1 0.2
A.喝饮料主要是给运动后的身体补充出汗所流失的无机盐
B.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
C.饮料中的蔗糖进入人体消化道后能直接被细胞吸收
D.如果运动员的细胞中的Ca2+含量太低,则容易出现抽搐等症状
15.对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组成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与a之间可通过形成肽键相连接
B.甲、乙的合成主要由SARS-CoV-2的线粒体供能
C.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D.SARS-CoV-2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大分子甲中
16.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还原糖)。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取适量小麦种子分别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在55℃左右的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D.甲、乙都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17.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该野果细胞中的脂肪颗粒进行检测时不需要使用显微镜
B.若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C.进行蛋白质的鉴定时可直接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代替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因为它们的成分相同
D.若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要先加A液振荡摇匀,再加B液振荡摇匀
18.西瓜是夏季消暑的常见水果,它不仅含有水分,还含有糖、维生素C、钙、磷、铁、钾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瓜果肉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形式存在
B.含钙、磷、铁、钾等元素的无机盐在细胞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C.西瓜果肉细胞中的糖类主要有纤维素、糖原、葡萄糖等
D.西瓜中的氨基酸分子都必须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19.如图为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数字代表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单体是葡萄糖,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为_________;若单体是核苷酸,该生物大分子为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
(2)若上图表示人体中多肽分子的片段,则理论上该片段最多有_________种排列方式,若2号氨基酸脱落为游离氨基酸,需要_________个水分子参与反应。
(3)生物大分子承担的功能与其独特的_________相适应,这为我们研究生物学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
20.如图是生物体中某些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回答:
(1)脂质中主要的储能物质F为_________,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2)水稻细胞中H是指_________;它的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可获得__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
(3)组成物质C的共同化学元素是_________,物质C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若a个C物质组成b条链形成某种物质G,该物质G至少含有的氮原子的个数是_________;若某种G分子是由n个C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合成的2条链组成的,则该G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
(4)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功能不同,红细胞主要承担运输氧的功能,心肌细胞承担心脏律动的作用,请从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细胞功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研究发现,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会有还原糖的大量形成,请简要写出验证这一结论的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生物体所需要的最基本元素是C,培养基的碳源没有在该培养基配方里显示,A项正确;基本元素是C、H、O、N,K不是基本元素,B项错误;配方里没有微量元素,C项错误;组成康乃馨细胞的化学元素都能从环境中找到,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根据图象分析可知,该毒素为环状七肽,具有7个肽键,由6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其中有1种氨基酸出现2次,其R基为一CH3,可根据R基区别氨基酸的种类;该化合物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A正确、B错误。毒蘑菇(真菌)的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C正确。鬼笔环肽中包含7个肽键,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D正确。
3.答案:A
解析:该多肽分子式为C22H34O13N6,产生3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只含一个N原子,则可知该肽链共由6个氨基酸组成,脱去5分子水。设分子式为C22H34O13N6的多肽链中含有谷氨酸X个,根据氧原子守恒(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可得关系式13=4X+2×(6-X)-5解得X=3,A错误,B正确。构成分了式为C22H34O13N6的肽链的3种氨基酸的R基中均不含氨基,只有谷氨酸的R基中含有梭基(每个谷氨酸的R基中含有1个羧基),所以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的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1(个),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3个谷氨酸)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1+3=4(个),C正确;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的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5=90,D正确。
4.答案:C
解析:图中①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①为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酶,其水解产物为氨基酸,A正确;②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若②为脂肪,则其几乎存在于所有动物和植物细胞中, B正确;③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若③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则③为RNA,其化学本质为核糖核酸,C错误:④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若④为糖原,则其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肌肉和肝脏中,D正确。
5.答案:A
解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蛋白质变性一般不会导致肽键断裂,A错误;球状蛋白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B正确;加热变性的蛋白质,其空间结构和性质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因此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C正确;结构决定功能,变性后的蛋白质原有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D正确。
6.答案:B
解析:高浓度的尿素溶液使蛋白质变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肽键没有发生断裂,A、C错误;由题意可知,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推测除去尿素后蛋白质的功能可恢复,B正确;蛋白质变性后变为松散的肽链,仍然有肽键的存在,故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及题干信息可推知,阿胶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可能有必需氨基酸,A正确;Ca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驴皮细胞(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错误;动物细胞中没有纤维素,阿胶不含纤维素,D错误。
8.答案:B
解析: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脂肪的组成元素和功能。脂肪含C、H、O三种元素,不含N、P,A错误;脂肪和糖类在体内的转化量不相等,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胰岛素不存在于消化道内,C错误;寒冷地区的动物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多呈周围型肥胖,通过脂肪的保温功能适应寒冷环境,D正确。
10.答案:D
解析: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可直接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不是糖类,不会直接分解为可溶性糖,A错误;质量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脂肪储存的能量多,B错误;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不含N,C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因为脂肪含氧少,糖类含氧多,所以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会使有机物的重量增加,D正确。
11.答案:B
解析: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较高的沸点,水的这种特性,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B错误;自由水可参与细胞代谢,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不同,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处于动态变化中,其大小与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有关,C正确;结合水与细胞中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不易自由流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无法参与生化反应,D正确。
12.答案:A
解析: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与生物的种类、生活环境以及代谢旺盛程度有关。大麦种子、花生种子含水量低,是因为细胞中的自由水被除去,新陈代谢减弱,但亲水性物质没有减少,在外界环境水分充足时,它们能大量吸收水,促进细胞代谢,使种子萌发。
13.答案:A
解析:生命的核心元素是C,该培养基配方里没有显示碳元素,A项正确;基本元素是C、H、O、N,K不是基本元素,B项错误;配方里没有微量元素,C项错误;组成康乃馨细胞的化学元素都能从环境中找到,D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运动后的身体流失的水分多于无机盐,喝饮料主要是补充出汗所流失的水分,A错误;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B正确;蔗糖属于二糖,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必须被水解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C错误;血液中Ca2+含量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D错误。
15.答案:A
解析: R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C、H、O、N等,a是氨基酸分子,a与a之间可通过形成肽键相连接,A正确;SARS-CoV-2是病毒,没有线粒体,甲、乙的合成所需能量由宿主细胞提供,B错误;乙是RNA分子,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U、C四种碱基,C错误;SARS-CoV-2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即大分子乙中,D错误。
16.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小麦种子在30℃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且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则乙试管淀粉酶多于甲试管,乙试管中生成的还原糖比甲试管中的多。水浴加热条件下,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则甲的颜色较乙浅。丙中不含还原糖,呈现斐林试剂的颜色,即蓝色。
17.答案:D
解析:检测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需要使用显微镜,A错误;葡萄糖为还原糖,但还原糖不一定是葡萄糖,B错误:斐林试剂乙液的质量浓度与双缩脲试剂B液的质量浓度不同,因此进行蛋白质的鉴定时不可用斐林试剂的乙液代替双缩脲试剂的B液,C错误。
18.答案:D
解析:
A 细胞中的水分为两类: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含量约占细胞全部含水量的95%,是细胞内的水主要的存在形式,西瓜果肉细胞也不例外 A错误
B 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但并非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B错误
C 西瓜果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壁含有纤维素,细胞液中含有果糖、葡萄糖等糖类,但不含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特有的糖类 C错误
D 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D正确
19.答案:(1)淀粉或纤维素;核酸;携带遗传信息,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214;2
(3)结构
解析:题图为由多个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该生物大分子是多糖,则单体是葡萄糖;若该生物大分子是蛋白质,则单体是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若该生物大分子是核酸,则单体是核苷酸,可能是核糖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
(1)若图示单体为葡萄糖,则生物大分子为多糖,在植物细胞中可能是淀粉或纤维素;若单体是核苷酸,则该生物大分子为核酸,核酸携带了遗传信息,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若题图表示人体中多肽分子的片段,则单体是氨基酸,组成多肽的单体最多有21种,因此理论上该片段最多有214种排列方式:若2号氨基酸脱落为游离氨基酸,需要将其两侧的肽键水解,因此需要消耗2分子水。
20.答案:(1)脂肪;磷脂;固醇
(2)核酸;8
(3)C、H、O、N、;;a;mn-18(n-2)
(4)组成红细胞和心肌细胞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5)实验思路:取等量小麦种子,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不作处理,乙组水培至萌发;将两组种子分别制成等体积的研磨液,用斐林试剂检测。预期实验结果:甲组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或出现少量砖红色沉淀),乙组出现大量砖红色沉淀
解析: (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中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2)水稻中的H是核酸,核酸包括DNA和RNA,二者彻底水解可以获得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含氮碱基(A、T、C、G、U),共8种不同的物质。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表示氨基酸,其共同的元素组成是C、H、O、N,结构通式是。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1个氨基,所以a个C组成的G(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氦原子个数是a个;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总相对分子质量-脱去的水的总相对分子质量=mn-18(n-2)。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从氨基酸角度分析,红细胞和心肌细胞功能不同是因为组成红细胞和心肌细胞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5)未萌发小麦种子中不含还原糖(或含还原糖较少),若用斐林试剂检测,则无砖红色沉淀生成(或出现少量砖红色沉淀),而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会有大量还原糖的形成,此时用斐林试剂检测,会生成大量砖红色沉淀,据此可以验证题中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