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三年级篮球大单元计划学段二 共18课时单元目标: 1.运动能力:能够说出本单元学习的小篮球技术动作名称和术语,学会小篮球行进间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并在4v4板凳篮比赛中运用,组间能开展板凳篮篮球比赛,发展学生灵敏、反应、协调等能力和体能及对球的感知能力 。 2.健康行为:能够表现出对小篮球学习有强烈的学习兴趣,遵守篮球比赛中的规则,做到有序拿放球,爱护器材,并能把所学的游戏带到课外去与同伴或父母一起锻炼。 3.体育品德:积极参与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的品质,敢于挑战并注重协作配合,能够在游戏和比赛中友好相处、团结他人的人际交往关系,具有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主要内容: 行进间运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 、单手肩上投篮、 板凳篮比赛。 各种比赛(1v1、2v1 2v2 3v2 4v3 4v4 5v5)。教材分析: 1.小篮球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体能,提高对球体的感知能力以及人与球体的距离感、空间感、速度感等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果断、机敏、顽强等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意识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2.小篮球是小学三、四年级球类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小学学段二的小篮球是在学段一的基础上,突出篮球运动的游戏性,竞争性和集体性,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篮球活动能力,为学段三阶段小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3.学段二阶段学生手臂力量较弱,对于篮球规则意识不强;结合学生情况,通过各种游戏学习行进间运球、传接球及投篮技术,通过简化规则和改变条件的比赛进行强化和运用,在比赛中发现问题,再通过进阶的游戏方式进行学习和提高,再将所学技能运用到比赛中去,形成螺旋上升的运动技能学习闭环。学段二采用小场地的模式开展,篮筐为一人固定站在板凳上当篮筐,降低投篮高度;篮球比赛规则在学段二阶段适度放宽.学情分析: 1.学生在学段一已经接触过篮球,能够进行简单的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及胸前传接球,表现出对篮球学习的强烈兴趣,但对篮球的规则意识比较薄弱,对于器材的拿放习惯需要加强。 2.安全意识不强,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规则意识较弱,对比赛中的违例和犯规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在比赛中部分学生意识不够。 3.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克服困难的能力较弱,与同伴合作意识不强,天真、单纯的个性为同伴间良好交往提供可能。课次 主要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1 通过比赛引导孩子发现问题,为以后解决运球、传球、投篮做准备 组建队伍 小组战队比赛 体能挑战游戏(团队协作) 重点:了解比赛,规则 方法 场地。 难点:学生熟悉并掌握比赛方法规则2 通过游戏和比赛能够掌握正确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方法,建立良好的安全传球意识 1.“快到手里来”游戏 2.“逗猴子”游戏 3.分组挑战赛 4.体能挑战游戏(柔韧、灵敏) 重点:传球的伸、翻、拨,蹬地,接球的伸、迎、引,积极无球跑动呼应。 难点:在比赛情境当中,传准,接稳。3 通过游戏,在跑动中传接球能够做到接稳球并同时能够说出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和要点并能够与同伴相互配合能够在传接球过程中呼应同伴 1.“呼叫转移”游戏 2. “开心抢圈” 3.“开心抢圈”升级游戏 4.半场2V2板凳比赛 5.全场板凳篮比赛 重点:传接球稳与呼应跑位 难点:传、接球跑位及呼应伸臂在比赛中的运用4 通过游戏,能够在在有防守的比赛中合理的运用运球、传球,把握好时机。 1.“捕鱼”游戏 2.“穿越封锁线”游戏 3.“最强突击队” 4.体能挑战游戏(速度、协调) 重点:运球保护的能力,传球的速度 难点:传的时机的把握准确5 通过游戏,解决运、传球比赛,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顺畅的比赛。 1.“运、传找朋友”游戏 2“速递与激情”游戏 3.体能挑战游戏(心肺耐劳) 重点:遵守游戏规则,技术动作的运用 难点:协调配合技术动作,使用时机恰当。6 通过游戏,能够学会传切技术,能在消极防守下运用,同时强化比赛规则。 “看谁路线对”游戏 “你在呼喊谁”游戏 “互不干扰”游戏 体能挑战游戏(协调、灵敏) 重点:传球后切的方向速度 难点:明确方向,快速切入7 通过游戏,能够在正常防守下完成 运 传 切 相结合的基本技术运用。 1.“挑战雷区”游戏 2.“运传接击准”游戏 3.体能挑战游戏(速度、下肢力量) 重点:传球时机,切入的方向 难点:两者衔接时机恰当8 通过游戏,解决接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同时在消极防守下的运用。 1.“投篮过线”游戏 2.“模仿鸭脖子”游戏 3.体能挑战游戏(下肢力量及协调) 重点:投篮技术动作完成需要的空间 难点:难点把握好空间距离9 通过游戏,在消极防守的情况下串联运、传、切、接、投的技术动作。 1.“激情串联”游戏 2.“看谁配合好”游戏 3“传、切比分高”.游戏 4.教学比赛(运用传切) 重点:体会完整的比赛顺序,同时建立自信。 难点:技术不够熟练,把握不好节奏。10 通过游戏,强化运球能急停急起并变向能力,同时规范防守动作,并培养小裁判。 “节奏大师”游戏 2.“猴子捞月”游戏 3.“秉公执法”游戏 4.一对一比赛 重点:速度的把握和理解,换手快 难点:速度节奏不明确,弱侧手不熟。11 通过游戏,强化复杂环境运球急停急起的及传球时机,巩固违例、犯规的标准,培养小裁判。 1.“小小侦察兵”游戏 2.“突出重围”游戏 3.“运送物资”体能游戏 重点:传球的时机。防守手只是干扰 难点:判断能力,控制身体能力。12 通过游戏巩固提高运球、传球及投篮的综合运用能力。 1.“集体签到”游戏 2.3vs2传接球比赛 运传切投固定悬挂物比赛 体能挑战。 重点:比赛礼仪,细化总结规则。 难点:学生比赛过程中容易忘记13 通过游戏和比赛,强化运球、传球及投篮的综合运用能力,组建团队,培养学生执裁比赛的能力。 1.重组战队 2.组内2vs2板凳篮练习赛 3.裁判小检查 4.体能小测验 重点: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运用 难点:学生准确判断,同时清楚方向和犯规类型。14 通过重组战队进行小组赛,巩固提高技能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裁判规则及比赛的素养。 小组循环赛 重点: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运用 难点:学生准确判断,同时清楚方向和犯规类型。15 通过班级小组淘汰赛培养学生理解篮球的基本赛事,创设情境分配角色,进一步提高动作技能运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篮球素养。 小组淘汰赛(名次赛) 重点: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运用 难点:正确看待比赛胜负及理解篮球比赛16 通过男女冠军挑战赛进一步烘托本单元的氛围,为学生课外参与篮球运动做好铺垫。 男女冠军对抗赛 分男女练习准备 激烈对抗赛 重点:学生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难点:正确的看待比赛及深度卷入各行其责17 单元检测1:检测基本的动作技能及技战术水平,以测促练。 单手肩上投篮检测(技评、量评结合) 运、传切配合检测(结合单手肩上投篮) 重点:针对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评价 难点:根据角色有序的开展测试18 单元检测2:创设自由的比赛空间,制定比赛中进行检测的标准(传球的运用程度、防守的积极性、配合的意识及比赛中礼仪等综合评分) 自由分组比赛 遴选考官测试 重点:和谐融洽的进行自由分组检测 难点:各尽其责的开展比赛检测内容 传接球与游戏 课次 第3次 学生人数 40人 教师教 学 目 标 1. 积极参与本课的游戏和比赛,并感受其中的乐趣;传球时能准确的将球传给同伴,接球时能够呼应传球人,并主动伸臂接稳球;在有防守的情况下积极跑动找到接球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上肢和腰腹力量等身体素质。 2.在练习和比赛中注意与同伴的安全距离,养成安全意识;遵守课堂常规,爱护器材,能与同学友好交流;培养学生课后参与篮球练习的能力和习惯。 3.在各种复杂情境的传接球比赛中,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敢于挑战主动迎接球、迎难而上和组内团结互助的精神。重难点 教材重点:传球时准确到位,接球时呼应并伸臂、主动迎接来球 教材难点:传接球中呼应与伸臂迎球在比赛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积极认真,有序参与游戏 教学难点:对层次递进的游戏和比赛按照规则发起挑战教学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评价要点 运动负荷时间 强度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八路纵队集合) 2.教师宣布课堂内容和要求 1.评价学生集和情况。 2.宣布课堂内容. 1.听口令集合。 2.认真听老师宣布内容、要求。 1.快、静、齐集合过程。 2.听内容要求。 2分钟准 备 部 分 1.运球热身 2.《呼叫转移》 方法:在规定范围内,无球学生自由跑动,主动呼喊有球同学,主动伸臂迎球并接稳。 运球热身跑动过程中做到不掉球,过程中听提示做准备活动。 1.过程中渗透接球技术,主动伸臂。 2.将主教材的传接球动作渗透于本游戏中,跑动呼应,伸臂要球。 3.过程中提问,达成共识。怎么能更快速的找到更多不同的朋友。 1小组为单位慢跑运球,同时模仿老师的技术动作。 1.有序安全的完成赛前准备。 2.积极认真的参与准备活动。 3.在规定范围内,保证安全不相撞的前提下积极跑动伸臂要球,主动呼应。 评价小组团队,保持安全距离。 1.评价动作主动积极。 2.呼应要球。 3.接球技术动作。 8 分钟 小基 本 部 分 1.《开心抢圈》游戏(第一关)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5人,传球3次得一分,中间一人抢断,其他四人站在外边传球。 《开心抢圈》 (第二关) 3vs2 《半场板凳篮挑战赛》 方法:一人板凳上当篮筐,两人攻,两人防,传接球两次以后上板凳得分。 3.《板凳篮挑战赛》 比赛方法:一人当篮筐,四人从界外发球开始进攻,当篮筐的同学站在板凳上必须接稳球才算得一分,接球队员未接稳球不能够得分,每次成功得分后进行有序轮换。 4.《跳跃击掌》 1.讲解示范4v1一人抢球,四人传。 2.要求传接球时要呼应,并能够做出伸、迎、的接球动作。 3.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讲解游戏升级3v2三人传两人抢。 2.引导学生积极跑动主动伸臂同时呼喊。 3.过程中巡视评价指导,小结点评升级。 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运用积极跑动和呼应进行比赛; 巡回指导各小组比赛情况。 讲解比赛的分组和方法,重点强调动作技术的运用。 2.教师巡回纠错,重点观察传接球中的呼应与伸臂要球及跑位的正确性。 3.行为及规则在比赛中的呈现。 1.提出要求,根据小组情况进行分组挑战赛。 2.巡视指导,评价比赛规则,引导学生尽量跳高,快速跑动。 1.认真听老师讲解,认真看小组示范明确游戏方法。 按照游戏方法积极参与比赛。 3.根据老师的指导努力做到积极呼应,伸臂要球。 认真观察和听讲,知道游戏方法和规则。 在小组内担任好传球和抢球的角色。 按要求努力做到,跑动路线和积极呼应。 认真听取老师讲解示范,清楚游戏规则; 比赛中积极投入,认真防守,争取得分。 积极运用拿稳球,积极跑动、呼应等技术完成挑战。 1.听教师讲解组织,了解比赛场地认真听规则和要求。 2.按要求开展比赛,注意动作技能的运用。 3.行为和规则的遵守。 体能动作要求,同时遵守规则积极参与比赛。 按分组积极的比赛,争取获得好成绩。 1.听讲的认真性。 2.游戏的有序性 3.评价动作技能的正确性 听讲的认真性 角色定位的准确。 路线跑动的正确性,和呼应的积极性。 是否有效运用了跑动和呼应的动作技术; 防守是否有动脑筋; 比赛的认真程度; 清楚比赛的方法 传接球动作的运用。 3.规则和行为比赛中的渗透。 1.评价跑动积极,保护同伴。 2.动作技术评价。 27 分钟 中结束部分 1.放松操 2.回顾总结本课。 3.师生再见,共同整理收拾器材。 1.安全距离散开,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放松。 2.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 3.师生再见。 1.主动和教师一起拉伸放松身心。 2.积极和老师一起总结互动。 3.认真师生再见,一起收拾器材。 1.评价技术动作运用 2.课后练习。 3.体育精神。 3分钟预计 负荷 运动密度 75%-85% 场地器材 完整篮球场一块 5号篮球40个 板凳8根 球筐8个练习密度 50%----60%平均心率 145-155次/分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