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5.3国家机关的产生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5.3国家机关的产生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5.3
国家机关的产生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内容总览
单元学习内容
01
单元教学情境
02
教学目标
03
新知导入
04
新知讲解
05
课堂总结
06
目录
作业布置
07
板书设计
08
单元学习内容
单元内容一览表 我们的国家机构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
5.国家机构有哪些 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关的职权国家机关的产生 了解我们国家的国家机构的产生、种类及职权,知道人大代表的责任及权力行使受到监督,从而更加认同国家。
6.人大代表为人民 人民选出的代表责任在肩人民在心我们是场外“代表”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权力行使有边界权力运行受监督权力违法必追责 单元教学情境
表1《我们的国家机构》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
参观国家机关 知道国家机关的类别产生及职权 学校部门知多少 参观国家机关 实地参观国家机关
采访人大代表 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提高自身责任感 班干部怎么选 采访人大代表 写一封提案
聚焦社会新闻 知道国家权力行使有边界且受到监督 城管温情执法 各种社会新闻 观察身边执法行为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1.通过本课教学能够知道国家机关的产生。
2.通过活动探究懂得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新知导入
每年3月份,都有很多人齐聚北京,你知道是做什么吗?
这些人是谁?为什么要每年都齐聚北京?两会又是什么?
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
新知讲解
环节一:两会答疑
202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同学们通过电视、报纸等途径了解到会议的相关情况,课堂上他们围绕会议提出了一些问题。
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什
么时候召开 大会讨论决定哪些事情呢
你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吗?
新知讲解
看视频,做记录,做好知识抢答的准备哦~
新知讲解
2、人大代表怎么代表人民?
3、国家权力属于谁?
1、国家权力机关是哪个?
知识抢答开始啦!
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充分了解民意,
形成议案提交。
人民
新知讲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不得超过三千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在第一季度召开会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
新知讲解
2023年,对《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进行表决。
环节二:直击两会
会议上为什么要设置这一程序?
这一程序表明谁监督谁?
新知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地方人民政府正职和副职、地方监察委员会主任、地方人民法院院长和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
知识拓展
你知道“一府一委两院”吗?
“一府一委两院”, 其中“一府"是指人民政府。“委”是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在中央,“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在地方,“府"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委”是指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两院”一般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知识拓展
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新知讲解
结合刚刚所学,完成下表。
选举
组成
代表
产生监督
服务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 民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政府
法院
检察院
监察委员会
其他国家机关
新知讲解
环节三:爸爸的警服
我的爸爸是人民警察,一年四季警服不离身。以前我对爸爸的警服又喜欢又生气。喜欢是因为爸爸穿上警服很威武,生气是因为穿警服的爸爸忙得没时间陪我。
长大了,我懂得爸爸的警服是警察身份的象征和执法的重要标志。爸爸说,警服代表扬善抑悉、维护正义,他爱这身制服,更爱警察这个职业。
(1)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穿制服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时必须穿制服
评价任务
猜一猜
国家机关的制服吧~
检察官
警察
综合执法
法官
税务
新知讲解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
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努力为人民服务。
课堂总结
结合今天所学知识,
自行绘制一张国家机关的产生图~
组内分享哦~
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作业布置
小小宣传员:结合今天所学,向家人朋友讲解你所画的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图。
板书设计
5.3 国家机关的产生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机关
人民选举代表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主题为《我们的国家机构》,聚焦法治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法治观念”中“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知晓国家机构,做国家小主人”。
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有了第一、二单元对宪法和法律的了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 单元内容一览表我们的国家机构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5.国家机构有哪些身边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关的职权 国家机关的产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国家机构的产生、种类及职权,知道人大代表的责任及权力行使受到监督,从而更加认同国家。6.人大代表为人民人民选出的代表 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我们是场外“代表”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行使有边界 权力运行受监督 权力违法必追责
本单元链接法治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
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在本单元中,从认识国家机构到人大代表,最后上升到权力行使有界限,层层递进,让学生由浅入深认识到国家机构并非离我们太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提供多种服务。本单元以“我是小记者”为主线串联,重点在于让树立参与国家生活的意识,基于此,设置“新闻播报”为本单元的主情境。按照“小记者新闻播报”的逻辑设置“参观国家机关”、“采访人大代表”、“聚焦社会新闻”三个分情境,形成整个单元设计的情境链。 “参观国家机关”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作为小记者的身份,参观不同的国家机关,从而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职权和类别,初步感知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如何保障人民的生活。 “采访人大代表”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作为小记者采访人大代表,从而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及职责,从采访中加深自身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责任感,主动参与国家生活。 “聚焦社会新闻”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以社会中的多种关于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多种新闻材料,让学生感知社会活动,加深对国家权力的认识。 表1《我们的国家机构》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参观国家机关知道国家机关的类别产生及职权学校部门知多少参观国家机关实地参观国家机关采访人大代表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提高自身责任感班干部怎么选采访人大代表写一封提案聚焦社会新闻知道国家权力行使有边界且受到监督城管温情执法各种社会新闻观察身边执法行为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针对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在第一二单元接触了宪法和法律,对权利义务有基本的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国家机关有一定的认识,可能知道政府、警察、法院等,停留在最肤浅的层面,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系统地开展有关国家机构的学习。 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资料搜集能力,能借助书籍、网络开展课外的拓展活动,能有效拓宽教学的途径和时空。当然,小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要认知形式,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典型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得到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
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1.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知道国家机关的产生职权,增强国家认同。 2.通过采访等形式,引导学生对人大代表的认识,同时增强主人翁意识。 3.懂得权力行使有界限,关注社会,以此培养公民意识。
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三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国家机关的类别、产生及职权。能通过采访等活动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增强主人翁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关注社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国家机构有哪些(第3课时) 国家机关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1.通过本课教学能够知道国家机关的产生。 2.通过活动探究懂得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国家机关的产生。 难点: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宪法条文
四、评价任务 1、两会答疑 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从视频中提取信息,积极准确抢答问题。认真观看视频得1星; 能积极准确抢答得2星;( )☆
机关产生 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格。能准确说出国家机关的产生得1星; 能从表中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得2星;( )☆
国家制服 评价量表3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准确说出相应制服对应的职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得1星; 能准确说明制服的职业得2星; 能知道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得2星。(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每年3月份,都有很多人齐聚北京,你知道是做什么吗? 这些人是谁?为什么要每年都齐聚北京?两会又是什么? 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 通过探究的话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
讲授新课 环节一:两会答疑 202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同学们通过电视、报纸等途径了解到会议的相关情况,课堂上他们围绕会议提出了一些问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什么时候召开 大会讨论决定哪些事情呢 2、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你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吗? 知识拓展1:看视频,做记录,做好知识抢答的准备哦~ 播放视频《人民代表大会》 知识抢答: 1、国家权力机关是哪个? 2、人大代表怎么代表人民? 3、国家权力属于谁? 小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不得超过三千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在第一季度召开会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环节二:直击两会 2023年,对《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进行表决。 1、会议上为什么要设置这一程序? 2、这一程序表明谁监督谁? 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地方人民政府正职和副职、地方监察委员会主任、地方人民法院院长和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 知识拓展2:你知道“一府一委两院”吗? 播放视频《一府一委两院》 “一府一委两院”, 其中“一府"是指人民政府。“委”是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在中央,“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在地方,“府"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委”是指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两院”一般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知识拓展3:结合刚刚所学,完成下表。 环节三:爸爸的警服 我的爸爸是人民警察,一年四季警服不离身。以前我对爸爸的警服又喜欢又生气。喜欢是因为爸爸穿上警服很威武,生气是因为穿警服的爸爸忙得没时间陪我。 长大了,我懂得爸爸的警服是警察身份的象征和执法的重要标志。爸爸说,警服代表扬善抑悉、维护正义,他爱这身制服,更爱警察这个职业。 (1)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穿制服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时必须穿制服 知识拓展4:猜一猜国家机关的制服吧~ 小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环节一:通过回顾旧知初步感知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知识拓展1:通过视频的方式直观了解权力机关,通过知识抢答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环节二:通过两会议程感知国家机关的产生。 知识拓展2:通过视频的方式直观了解“一府一委两院” 知识拓展3:通过完成表格的情况,条理清晰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 环节三:通过学生熟悉的警服引导到国家机关的履职。 知识拓展4:通过猜一猜,帮助学生学习国家机关的制服。 环节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 知识拓展1:教师通过学生抢答情况评估学生是否掌握视频讲解的知识。完成评价量表1。 环节二:观察学生的回答并做好适当引导。 知识拓展2:观察学生观看视频的情况,作出引导。 知识拓展3: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 环节三:教师通过学生回答评估学生是否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履职。 知识拓展4: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3。
课堂总结 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结合今天所学知识, 自行绘制一张国家机关的产生图~组内分享哦 让学生组内分享的方式灵活生动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 教师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作业布置 小小宣传员:结合今天所学,向家人朋友讲解你所画的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图。 通过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