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学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学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第二节 《凝聚法治共识》
【自主学习】
一、法治政府
1.政府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①一方面,人们的__________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_________。
②政府的权力来源于______。
③政府的宗旨:_______________。
④政府的工作要对______负责,受人民________,为人民谋________。
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和核心?
①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___________。
②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_______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__________行使权力。
③核心:规范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角度:
①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_______权、表达权和______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
③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_______权益,提高政府_________,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⑤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________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民角度:
⑥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二.厉行法治
4.如何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
①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民: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_____思维和_______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④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______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_______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_______作用。
②以_____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____作用;以____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____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课堂检测】
1.(2023·金华·中考真题)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你的观点是( )
A.赞成,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B.赞成,我们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C.不赞成,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不赞成,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2.(2023·威海·中考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共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466件次,其中制定56件、修改46件次,“一揽子”修改327件次、废止37件。这表明( )
①我国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②规则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被修改完善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规则都将被修改或废止
④我国一直在追求良法之治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3.(2022·连云港中考)我国政府用“三张清单”来明确政府权责,让政府的各项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权力清单”要求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负面清单”要求政府“依法行使审判权"
③“责任清单”要求政府“法定职责必须为”
④“三张清单”要求政府“行使宪法监督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
①依法执政,行使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②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2023·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安徽某米业公司,通过香精勾兑,以名称带有“泰国香米”、“泰子王”等方式,来冒充泰国香米。有专家认为,单纯依靠法律很难解决造假问题,需要借助道德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专家的观点表明( )
①道德可以滋养法治精神
②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
③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④要增强法治观念,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 ②④
6.如图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入的是
A.依法执政 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B.依法执政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依法行政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依法行政 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7.“我向总理说句话”,留言直达国务院。这款栏目是中国政府网常设互动交流栏目,是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意见建议的网络窗口。点击进入“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文字。
你看到的,是政府应当看见的;你听到的,是政府需要倾听的:你思考的,是政府希望了解的;你期盼的,是政府为之奋斗的。
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
①推进了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维护公民的立法权 ②体现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有利于公民积极行使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④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1---7:CDBCCC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热点新闻探讨:
(1)从民主与法治的角度,对以上新闻进行点评。
(2)在以上事件的解决过程中,涉及到哪些政府部门?
今年3月,网友“北极鲶鱼”因发布“家里有9位数”、家人“感觉贪了”等言论引发舆论关注,该网友被质疑炫富、家中涉贪腐等问题。
10月10日,深圳市纪委监委通报称,日前对深圳市原交通局货运管理分局局长钟某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深圳市纪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给予钟某开除党籍处分,按二级科员确定其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
9月10日,有网友晒出一则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针对深圳“前交通局长孙女”炫富事件的答复。答复函中写道:“经研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项的规定,我局决定不予公开。”有网友认为,根据此函答复,深圳市交通局是在拒绝公开“北极鲶鱼”的调查情况。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4.2 凝 聚 法 冶 共 识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新教材)
【政治认同】感受法治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与进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自觉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法治观念】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健全人格】凝聚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责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如何建设法冶政府
教学难点:厉行法冶的具体要求
1
政府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
2
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和核心?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3
如何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
4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预习教材P50—55,关注以下问题。
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5
01
法 治 政 府
交通无序
家中被盗
占道经营
想开一家小店
发现火灾
领结婚证
交通管理部门
公安部门
城管部门
工商部门
民政部门
消防部门
了解“政府”及其作用: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
管理社会生活
提供公共服务
管理社会生活
食品安全检查
指挥交通
审查违法分子
了解“政府”及其作用:
以下场景,对应哪个政府部门?体现了政府的哪种作用?
交通管理部门
市场监督部门
公安机关
保障义务教育
了解“政府”及其作用:
以下场景,对应哪个政府部门?体现了政府的哪种作用?
救助受灾群众
提供公共服务
多部门联手,如:农业部、乡村振兴部门、发改委
教育部门
民政部门、消防救援部门
助力乡村振兴
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行使
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A.作用:
管理社会生活
B.与人民的关系: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提供公共服务
笔记整理
1.政府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国务院总理李强谈政府加强自身建设:政府的所有工作必须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2023年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就“新一届政府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进行了回答。李强称,我们会突出抓四件事:
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
三是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
四是坚决守住廉洁底线。对一切腐败行为一定要零容忍。
结合李强总理的话说一说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热点聚焦:
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权力清单
明确政府该做什么
法无授权不可为
责任清单
明确政府该怎么管市场
法定职责必须为
负面清单
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法无禁止皆可为
笔记整理
2.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和核心?
法治中国——法治政府
“互联网+政务”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只跑一次”“一次不跑”的真正落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纷纷上线,不断推动各地从网络问政走向网络理政,实现了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
思考:互联网+政务的实施,有哪些好处?
探究与分享: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对公民: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监督权;②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对政府:①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②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思考:
1.视频中政府的做法,你认为合理吗?
2.公民是通过哪种渠道反映问题的?
3.如果任由其处罚发展,会有什么危害?
国务院“互联网+督查”网络平台
处罚不当
损害公民合法权益、造成贪腐问题、政府失去公信力
新闻评说:《卖5斤芹菜被罚6.6万?》
结合案例和教材,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说一说如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笔记整理
①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政府角度)
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政府角度)
③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角度)
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政府角度)
⑤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政府角度)
⑥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角度)
政府依法行政有何重要意义?(建设法治政府有何意义?)
①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
②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③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④有利于建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
知识拓展
02
厉 行 法 治
AI (人工智能)翻唱在网络上爆红,最火的莫过于"AI孙燕姿”。但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Al孙燕姿” 是否侵权。随着AI盛行,如何尽快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应规则并不断完善,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
2023年公安部决定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严惩一批拐卖犯罪分子坚决铲除拐卖犯罪滋生土壤。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用制度保证公平正义。
食品安全无小事,对一些不良商家出售的假冒伪劣产品要向有关部门举报,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自觉地遵纪守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严格执法
科学立法
坚持厉行法治:
以下场景,分别体现了厉行法治的哪一种要求?
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企业依法经营
厉行法治
……
观察图片,说一说厉行法治的主体有哪些?任选一个主体,谈一谈他们是如何做到厉行法治的?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
坚持厉行法治: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公民尊法学法
4.如何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
笔记整理
①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④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新闻探讨:如何厉行法治
思考:硬气执法,为何受到群众支持点赞?
法治有温度
结合以下新闻,说一说:法治的温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厉行法治的前提下,考虑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体谅老姓的实际难处,坚持人民至上。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法律(规范作用)
道德(教化作用)
促进作用
支撑作用
共同发挥作用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5.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笔记整理
①自觉学习各种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
②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③依法行使监督权,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提高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敬畏法律,将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底线。
中学生能为厉行法治做些什么?(中学生能为建设法治社会做些什么?)
知识拓展
凝聚法治共识
厉行
法治
法治
政府
含义及总要求
厉行法治的具体要求(怎样)
公民尊法守法,弘扬法治精神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出尊法守法的榜样
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国家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
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
防范行政权力滥用
公民积极参与,主动监督
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要求
法治政府的含义
知识梳理:
1.(2023·金华·中考真题)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你的观点是( )
A.赞成,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B.赞成,我们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C.不赞成,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不赞成,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2.(2023·威海·中考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共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466件次,其中制定56件、修改46件次,“一揽子”修改327件次、废止37件。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②规则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被修改完善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规则都将被修改或废止
④我国一直在追求良法之治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C
D
课堂检测
3.(2022·连云港中考)我国政府用“三张清单”来明确政府权责,让政府的各项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权力清单”要求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负面清单”要求政府“依法行使审判权"
③“责任清单”要求政府“法定职责必须为”
④“三张清单”要求政府“行使宪法监督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
①依法执政,行使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②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C
5.(2023·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安徽某米业公司,通过香精勾兑,以名称带有“泰国香米”、“泰子王”等方式,来冒充泰国香米。有专家认为,单纯依靠法律很难解决造假问题,需要借助道德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专家的观点表明( )
①道德可以滋养法治精神
②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
③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④要增强法治观念,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 ②④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