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5.2 凝聚价值追求 课时 1 第几课时 1
授课教师 授课年级 九年级
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新课标在第四学段的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中有如下内容:新课标在第四学段的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中有如下内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按照“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发展一民族精神的作用与传承——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展开。本框由“高扬民族精神”和“构筑中国价值”“两目组成,第一目侧重以“民族精神”为核心内容,阐述了其内涵、核心、与时俱进的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人民的精神特点,从而引发对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传承的思考。第二目侧重讲述中国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产生、内涵、作用以及如何践行角度进行深入讲解。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个人与班级、学校逐渐扩展到与国家和社会中去,国民意识不断扩展,这一时期进行国民价值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同时在社会生活中各种价值观充斥,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浅薄,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十分重要。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容易流于表面。因此,通过本框的讲解,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道德修养:在生活中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法治观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健全人格:通过对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学生自我反省,树立积极的思想品质。 责任意识: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知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践行者,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讲授新课 一、高扬民族精神 1.展示材料:《运用你的经验》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提问:(1)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2).令你印象深刻的能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 (3)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国脊梁” 2.展示材料:《“七一”勋章获得者王书茂》 王书茂,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参与南沙岛礁建设,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带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发展休闲渔业、建起海洋民宿,实现共同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提问:(1)材料启示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为什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展示笔记: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 3.提问:你知道哪些有关民族精神的成语、名言、人物典籍? 4.提问:根据民族精神,说明中华人民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特点? 5.提问:阅读68页的探究与分享,思考不同时期有哪些精神? (1)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这说明民族精神有什么特点? (2)这些精神对当代中国具有怎么样的精神价值? (3)我们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二、构筑中国价值 1.播放视频:罗翔老师讲理解 提问:对于读书,有些人认为读书能使自身文化素养提升,促进其成长;有些人认为读书不能马上变现,没有“钱”途,读书无用。 (1)为什么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2)当我们的身边出现与自己有不同观念的人时,我们应保持怎样的态度? 2.什么是价值观? 3.我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吗?它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弘扬它? 4.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高扬民族精神 1.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2.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依次回答有关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成语、名言、人物典籍。 4.思考并回答问题。 5.阅读68页的探究与分享,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构筑中国价值 1.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了解什么是中国脊梁,知道关于“中国脊梁”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族精神,坚定爱国主义,并在生活中积极弘扬爱国精神。 通过阅读材料,知道身边的英雄,学习优秀榜样的精神,感悟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提升文学素养 了解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 引导学生树立同理心,懂得尊重其他人的不同,包容他人。 了解价值观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积极弘扬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小结 展示板书
课堂练习 1.【2022重庆】每个防空洞,都有自己的故事。战火年代,防空河是避风的港湾,见证了重庆人民不屈不挠、“愈炸愈强”的抗争精神。近年来,重庆实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务民生专项行动,从历史、文化、生活三个维度对防空洞展开“一洞一策”提档升级。实施“山城洞天”专项行动,有利于( ) ①对抗战革命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弘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量 ③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 ④挖掘防空洞的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助力重庆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2湖北】诵读红色家书、表演红色课本剧、寻访红色教育基地……近年来,武汉市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党史。这些活动( ) A.有利于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反映了红色文化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C.能够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D.体现了武汉市以文化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文化发展 3.【2022四川】在倡导文明新风尚的进程中,乐山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嘉州”活动,德的力量、爱的力量成为嘉州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乐山市开展该项活动的目的是( ) 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力量 ②共创文明社会风尚,树立良好城市形象 ③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幸福嘉州 ④坚持依法治市,共建法治乐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浙”拥红色根脉】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救中国于水火”的第一步从浙江嘉兴“起航”,100年后的今天,党带领浙江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勇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重任。浙江以省域印证着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结合材料分析,贯穿浙江发展的“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有很多好的视频值得推荐和使用,我们在上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播放给学生看。但是还是那句老话,课堂不能变成电影课,不能用视频代替教学,视频只是辅助。课文利用“女排精神”这个案例的剖析,希望告诉同学们,民族精神其实渗透在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当然不管是成功时、失败时、彷徨时都是适用的,都能够激励我们前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