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04.3平面镜成像(学历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04.3平面镜成像(学历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2.会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3.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面镜、玻璃板、大夹子、2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火柴。
【教学过程】
一.先学阶段 辅助环节: 板题导入
实验:用火浇灭烛焰(把蜡烛固定在杯底,点燃,倒水则灭,此现象司空见惯)
(过渡: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多媒体播放《浇不灭的蜡烛》
设疑:都说水火不相容,在这里用水却浇不灭这小小的烛焰?你信吗 难道是魔法水吗?想知道原因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4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
【示标示导】
示标(过渡语:请看学习目标)
(过渡语:明确目标的同学请举手)
小游戏:请同学们拿起平面镜,让平面镜靠近和远离你的面部,看到你的像了吗 思考: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猜想: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
学生猜想:大小关系:相等 位置关系: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让我们用实验说话。请看实验指导
(2)示导
实验指导: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77-78页“平面镜成像特点”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2、为什么选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3、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4、怎么确定像的位置?
5、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6、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5min后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进行分组实验,把数据记录在表格内。并完成《助学》知识点一即自测一,看看哪组同学最团结,表现最好。
师过渡: 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烛焰。这是为什么?
请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P78-79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2、平面镜成实像还是虚像?为什么
3、平面镜有哪些应用?
4min后通过PPT的光路动画演示,回答平面镜成像原理,为什么成虚像。
并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学案自测题二。加油。
【自学自测】(过渡语:自学竞赛开始。)
(1)自学
实验指导:学生看书自学,讨论回答问题,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探究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自学指导:认真看书思考,结合PPT的flash光路图,识记并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初步理解虚像,不是反射光线的实际的交点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被光屏承接。
(2)自测
自测一: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步骤:
1.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像。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象点燃一般。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2.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测量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同时观察测量连线与镜面的夹角。记录在表格中。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2
3

分析与论证: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完成自测一
自 测 一
1.(助学)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为 m,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4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距他 m。
2.(助学)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
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实验评估: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
(2)选取两只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关系。
(3)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像与物体到镜面的 。
自测二:尝试回答平面镜的成像原理,理解为什么成虚像。学生完成自测题二
自 测 二
1.(枣庄市17中考,助学)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家乡美)厉害了,我的古城。台儿庄古城游人如织,特别是夜景更是美轮美奂。如图所示,下左幅图是中秋节时表演的舞者“嫦娥”,婀娜多姿的 “嫦娥”的影子是由于光
的 而形成的。而下右图水中的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
3.平面镜的应用:(1) ,(2) 。
二.后教阶段
【互助纠错】
关于自测一:小组合作探究,互帮互助,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回答所提问题,小组同学补充完善。
PPT投影出示自测一答案,学生互批,小组讨论错题。
关于自测二:回答平面镜成像原理及为什么平面镜成虚像。
小游戏:把手指放在虚像处,有灼热的感觉吗
PPT投影出示自测二答案,学生互批,小组讨论错题。
【师生合作】
(1)公布全对的学生人数,加油。
(2)一体机展示错题,组织全班讨论错在哪里,为什么?
强调: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轴对称,也是作图的第一种方法。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平面镜所成的像S'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被光屏承接。所以把S'叫做虚像。这也是作图的第二种方法。
演示:虚 像 不 能 被 光 屏 承 接
(3)老师归纳提升(板书) §4.3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连线垂直(轴对称)、虚像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3.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并不存在),不能被光屏承接。
(温馨提示:镜前实镜后虚)
【归纳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默诵。
三.训练达标阶段
1.独立完成《助学 小试身手》
训练达标题《助学之小试身手》
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小明身高1.6m,站在镜前3m处,小明与镜中像的距离是 m,像的高度是 m。如果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2m,则小明离镜子 m,此时像的高度是 m。
3.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相当于 ,一般都是 (填“竖直”或 “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车内的景物所成的 (填“实像”或 “虚像”)的位置在轿车前面的 (填“正前方”或 “正上方”)。
4.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
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 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
C. 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 D. 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
(
A
B
M
N′
)5.小刚同学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5m处,沿着平行于平面镜的方向前进了2m,此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为( ) A.6 m B. 14 m C. 5 m D. 10 m
6. 如右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的位置。
PPT公布答案,小组讨论,堂清。强调平面镜作图(镜前实,镜后虚)
2.整理错题集
3.家庭作业:我和爸妈一起学物理,借助家里的器材,为父母展示“水浇不灭蜡烛”的神奇现象!
教学反思: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像与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
1.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像。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象点燃一般。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2.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测量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同时观察测量连线与镜面的夹角。记录在表格中。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2
3

分析与论证: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自 测 一
1.(助学)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为 m,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4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距他 m。
2.(助学)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
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实验评估: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
(2)选取两只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关系。
(3)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像与物体到镜面的 。
自 测 二
1.(枣庄市17中考,助学)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家乡美)厉害了,我的古城。台儿庄古城游人如织,特别是夜景更是美轮美奂。如图所示,下左幅图是中秋节时表演的舞者“嫦娥”,婀娜多姿的 “嫦娥”的影子是由于光
的 而形成的。而下右图水中的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
3.平面镜的应用:(1) ,(2) 。
训练达标题《助学之小试身手》
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小明身高1.6m,站在镜前3m处,小明与镜中像的距离是 m,像的高度是 m。如果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2m,则小明离镜子 m,此时像的高度是 m。
3.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相当于 ,一般都是 (填“竖直”或 “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车内的景物所成的 (填“实像”或 “虚像”)的位置在轿车前面的 (填“正前方”或 “正上方”)。
4.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
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 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
C. 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 D. 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
(
A
B
M
N′
)5.小刚同学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5m处,沿着平行于平面镜的方向前进了2m,此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为( ) A.6 m B. 14 m C. 5 m D. 10 m
6. 如右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的位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