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04.5光的色散(学历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04.5光的色散(学历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4.5 光的色散 学历案
【导读】
光的色散内容需要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因不同单色光折射本领不同引发的光的色散现象、三原色光、看不见的光。
【课题与课时】4.5光的色散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标要求】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并知道他们的应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太阳光(白光)经过三棱镜,知道太阳光被分解成七色光。
2.通过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色光的三原色及合成。
3.通过生活实例初步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它们的应用。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一:【做一做】T1、2、3、4--DO1(检测学习目标 1)
2.完成任务二:【做一做】T1、2—DO2(检测学习目标 2)
3.完成任务三:【做一做】T1、2、3、4、—DO3(检测学习目标 3)
学习提醒:通过评价任务,明确本节内容有几个任务需要完成,每个任务要怎样完成,完成以后的检测评价内容是什么,同时明确针对目标的评价标准,有效引导自己学习.
【资源与建议】
1. 光的色散内容需要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因不同单色光折射本领不同引发的光的色散现象、三原色光、看不见的光。
2.本节课的重点是光的色散和色光的三原色;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难点是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混合。先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深入探究其特征和原因,再回到生活中寻找实际应用。
3.本节课的学习,需依次研究 3个问题: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看不见的光。可以通过任务 1、2的学习突破以上重难点;可以通过“做一做”、“检测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判断自己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
学习提醒:在开始本节课学习之前,先认真阅读以上资源与建议,明确这节课内容的出处、知识的前后联系、学习的路径、学习的重难点及突破的途径,为顺利完成以下学习内容作好准备。
【学习过程】
任务 1:色散---PO1(指向目标 1)
【看一看】光的色散视频。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做一做】让一束太阳光(卤钨灯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折射出的光照射到白屏上。通过以上现象能够说明什么?
【学一学】
阅读课本 P85“色散”部分,思考下列问题。下列问题:
(1)什么是色散?
(2)太阳光照到三棱镜上射出的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什么?
(3)此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各种 混合而成的。
【做一做】——检测目标 1
1. 让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发生折射,光线被分解为   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树荫下的光斑是光的折射现象
D.汽车后视镜里看到的车是凸透镜所成的像
3.如图所示在较深的方盘内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通过水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会在墙壁上观察到光的______现象,此时的平面镜和水相当于______(填一种光学仪器)。
4.雨后彩虹,十分壮丽,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水滴________而产生的。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由图可知,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
评价标准:能正确的完成并解释的评价等级为 A,部分正确或表达不完整,根据情况,分别评价,等级为 B、C。
学习提醒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色散,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例如彩虹等。
本环节评价等级记录
任务 2:色光的混合--PO2
【做一做】电视、电脑、手机上的画面里的颜色五颜六色,那么它们的颜色是由什么色光混合而成的呢?现在让我们用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彩色电视机、电脑画面吧。
【看一看】仔细观看色光的合视频。
【学一学】阅读课本 P86“色光的混合”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光的三原色是什么?
(2)电视、电脑、手机上的画面里的颜色五颜六色,那么它们的颜色是由什么色光混合而成的呢?
【做一做】——检测目标 2
1.人们把 、 、 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相同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_______光。
2.彩色电视机的丰富画面是由色光的 混合而成的,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
评价标准:能正确的完成并解释的评价等级为 A,部分正确或表达不完整,根据情况,分别评价,等级为 B、C。
学习提醒 通过观看视频,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色光的混合。
本环节评价等级记录
任务 3:看不见的光—PO3
【学一学】阅读课本86--87页“看不见的光”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红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什么?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红外线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具体关系是什么?
(3)在光谱中的紫光之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什么?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它有没有危害呢?
【做一做】——检测目标3
1.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关于红外线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能使荧光材料发光 B.医用“B超”机就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C.红外线遇到不透明物体也会反射 D.医院经常使用红外线灯灭菌消毒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外线可用于遥控 B.红外线是红色的光线
C.紫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
D.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可用于医院手术室灭菌
3.列物理知识与应用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超声波——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B.次声波——监测核爆炸
C.红外线——夜视仪 D.紫外线——验钞机
4.某些动物(如响尾蛇)靠对光的感知来捕食,人们模仿响尾蛇发明了一种导弹,它可以感知敌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光,对其跟踪并进行有效的攻击。这种光是(  )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白光
5.下列事例没有应用紫外线的是( )
A.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B.验钞机检验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
C.红外夜视仪 D.用紫外线适当照射人体
学习提醒 1.红外线主要特征是热作用强。主要应用有哪些? 2. 紫外线主要特征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等,了解紫外线的应用。 3.紫外线有什么危害?
本环节评价等级记录
【检测与作业】
1. 卫生间里的感应式冲水器的阀门,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排水阀门是由 控制的。
2.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红外线可以加热物体 B.紫外线对人体有好处,所以应尽可能多地多晒太阳
C.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向外辐射红外线 D.一切物体都能辐射紫外线
3.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卫星能对各种秸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利用温度越高,辐射的______(以上两空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越强,人们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到这种光。
4.每年5月份,我省成都及周边的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5.开学前每位师生都要做好体温检测。如图甲所示体温计工作原理是_____;如图乙所示,正在手持测温仪测量过往人员的体温,测温仪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___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测温的;如图丙所示的测温仪的读数为_____℃。
【评价标准】:能正确完成,能独立对各题进行解释。
分层评价:每组①②号:能正确完成所有题,并能流利的解释,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4/5个以上,评价等级为B;结果正确3/5个及以上评价等级为C。每组③④号:能正确完成4/5,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3/5个以上,评价等
级为B。
总体评价 本节课过程性评价等级中共获得 个A级, 个B级; 本节课结果评价为 级。 根据表现选择一下,给自己:
【学后反思】
完善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
2.梳理本节课的物理思想和方法:
3.小结在学习中需要求助的困惑与分享自己如何学会的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