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5-1 透镜学历案【导读】透镜是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仪器,比如近视镜、老花镜、以及可以等同于透镜的物体等。同学们首先要知道光通过透镜再传播出来经历了两种介质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同学们要认识不同的透镜种类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课题与课时】05-1透镜共1课时第1课时编写:张兴伟【课标要求】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学习目标】通过触摸、观察外形、以及简单的实验,认识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会鉴别透镜的种类,知道透镜的光学术语。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掌握特殊光线;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能做特殊光线光路图。养成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评价任务】评价设计:1.完成任务一:【做一做】T1、2、3--DO1(检测学习目标1)2.完成任务三:【做一做】T1、2--DO2(检测学习目标2)【资源与建议】1.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是光的折射的深入,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是历年中考的高频考点。 。2.本节课的重点: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发散作用。难点:通过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能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3.本节课的学习,需依次研究3个问题:认识透镜→→认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认识透镜的特殊光线。可以通过任务1、2、3的学习突破以上重难点;可以通过“做一做”、“课后达标测试”的完成情况来判断自己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学习 过程】任务1:凸透镜和凹透镜---PO1(指向目标1)引导:同学们请观察透镜组,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讨论透镜能分几类?分析: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问题: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戴眼镜的同学请判断:近视镜是什么透镜?远视镜是什么透镜?学生阅读教材,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分析: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下面我们只研究薄透镜。说明:此环节重点突出凸透镜、凹透镜的概念形成。镜片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了解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光心: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以及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做一做】--检测目标11.如图1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写字母)。2.如何判定发散还是会聚?在图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3.有一个透镜不知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找出至少3种方法判断。(1)、 。(2)、 。(3)、 。【表述性评价标准】:能够辨别凸透镜与凹透镜。任务2:透镜对光的作用--PO2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方案一: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让光源正对照过去,移动光屏,有亮点。再换凹透镜重做,怎么移动光屏都没亮点。方案二: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点燃的香头,在上面要放凸透镜或凹透镜,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手电筒对准透镜照射,适当调节手电筒和透镜的距离,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看到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相互靠拢,通过凹透镜的光线相互远离。 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表述性评价标准】:能够准确的描述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任务3:认识焦点和焦距,掌握特殊光线--PO21.概念建立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focas),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ocal length),用“f”字母表示。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有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说明:实验证明,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焦距相等。播放动画: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评价标准】能明确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规律问题:如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会出现什么现象?演示:利用三个激光笔制成平行光借助光具展板实验。现象: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经过凹透镜后远离主光轴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结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虚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扩展: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据折射时光路可逆知,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通过虚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并会画三条特殊光线。【做一做】--检测目标2 1.图2中透镜是______,图中MN是______,F1、F2为______,O为______,f1、f2是______,f1______f2(选填“>”、“=”或“<”)。 2.三条特殊光线是:3.完成下列光路图:【课后测:达标检测】1-6题为必答题,7-12题为选做题1.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__镜,“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___位置;这是利用了该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2. 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3. 学完透镜后,小明同学对透镜的知识点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C.经过凸透镜射出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变化D.若使凸透镜产生平行光,应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4.盐城中考)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5.株洲中考)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①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宾中考)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 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会聚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7.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__ __(填“亮”或“暗”),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水如同射向__ __透镜一样,出射光线会_ __(填“发散”或“会聚”).8.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9.常州中考)透镜左侧有一点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右侧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通过光路作图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解:10.庆中考)请补充通过凹透镜的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左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纸笔性评价标准】:能正确完成必做题,能独立对各题进行解释。等级积分:每组①②号:能正确完成所有必答题,并能流利的解释,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4个以上,评价等级为B;结果正确3个及以上评价等级为C。每组③④号:能正确完成,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3个以上,评价等级为B。(拓展题)11.(a)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光的色散情形,图(b)是平行的红色激光通过凸透镜的情形.若将图(b)中的红色激光改为蓝色激光,则焦点F′的位置将在图(b)中F位置的( )A.左侧 B.右侧C.同一位置 D.不确定12.西南中考)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平行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___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m.总体评价 本节课过程性评价等级中共获得个A级,个B级。 本节课结果评价为级。 根据表现选择一下,给自己:【学后反思】1.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2.梳理本节课的物理思想和方法:3.小结在学习中需要求助的困惑与分享自己如何学会的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