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3.1 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行为中容易引起环境问题的是( )A.把荒地改造为良田 B.把滩涂改造成水产养殖场C.围湖造田,陡坡开垦 D.植树造林,保持水土2.非洲、南美洲、亚洲的一些国家近年来洪灾频发。与以往社会发生洪水的原因不同,当今社会洪灾的发生,有许多人为的因素。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加剧洪灾发生的有( )21教育网①围湖造田 ②毁林开荒 ③森林过伐 ④封山育林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史前社会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①洪水 ②猛兽 ③风暴 ④废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发展阶段出现在( )A.史前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后工业社会 5.下列事件反映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①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严重 ②酸雨蔓延,德国黑森林被毁③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④日本水俣病事件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生活在“鱼米之乡”的渔民感叹“江河无鱼钓,空篓问苍天”,这主要反映了( )A.人口众多 B.渔业资源匮乏 C.水体污染严重 D.大气污染严重7.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死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500万人死于不干净的饮用水。这表明环境污染( )21cnjy.comA.威胁生态平衡 B.危害人类健康 C.制约经济发展 D.制约社会发展8.下列属于进入工业社会新增加的环境问题的有( )①洪水、猛兽等自然灾害 ②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 ③酸雨 ④固体废弃物污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①全球变暖 ②臭氧层破坏 ③城市的“热岛效应”④酸雨危害 ⑤矿物燃料燃烧时向大气中大量地排放二氧化碳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10.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A.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B.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C.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国际协作11.它是国际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二氧化碳减排条文,是世界各国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承诺与责任,体现了各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上的合作。它是( )A.《京都议定书》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哥本哈根议定书》 D.《坎昆协议》12.下列活动中,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的是( )A.焚烧废弃物 B.爱护花草树木 C.街头露天烧烤 D.使用含铅汽油13.下图反映了当今地球正面临的问题是( )A.气候变暖 B.酸雨蔓延 C.资源短缺 D.工业发展过快14.造成上题所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①工业污染严重 ②经济发展过快 ③臭氧层破坏 ④二氧化碳排放过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发展问题 B.资源问题 C.和平问题 D.人口问题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特殊的内阁会议-2009年10月17日,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首次在水下召开内阁会议;12月4日,尼泊尔总理在其境内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5242米的一处营地召开内阁会议。21·cn·jy·com材料二: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会前,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同时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和立场。美国首次宣布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的减排承诺是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4%。www.21-cn-jy.com(1)马尔代夫和尼泊尔召开特殊内阁会议的目的是什么?(2)请你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劝说美国加大减排力度。17.某校在世界环境日展出了三张宣传卡片。阅读卡片,回答问题。(1)举一例证明卡片一所表达的观点。(2)结合卡片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有利因素。(3)从公民权利与义务一致性角度,谈谈我们如何为生存环境的改善“共奋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CBACDCBCCA1112131415ABACA二、非选择题:16.(1)提醒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危害。(2)示例:①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理应承担起与其排放量相应的责任。②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乎全球的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课件25张PPT。第1课时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1.当这种影响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就能与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协调的关系。 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2.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当这种影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人口过多向大自然过多的索取资源( )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动调节能力( )超过了自然界的自然净化能力( ) 资源短缺生态失调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怎样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锐减、物种消失 ……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的变化1.史前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人对自然依赖性强,破坏性小。 环境问题自古就有,但其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发展有所不同,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有巨大差异。史前社会——洪水、猛兽、林火、风暴、地震等2.农业社会:人类开始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出现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农业社会——火山、地震、泥石流、台风、海啸、暴雨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及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 3.工业社会:工业革命后,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时有发生。此外,还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冰雪融化的喜马拉雅山工业社会:自然资源的大量损耗和破坏,以及“三废”污染。全球性工业社会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灭种森林锐减酸雨频繁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城市垃圾污染美丽的城市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啊?气候变暖断流的黄河由于环境的变化许多动物已濒临灭绝了水俣病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 在美国这个世界上垃圾“产量”最高的国家里,垃圾的年产量约为2亿吨,仅纽约每天就出产垃圾2 万多吨。 结合上面的图片,并运用已学知识,说一说史前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的活动各有什么特点,是否会产生环境问题,如果有,请举例说明。根据上述分析,总结环境问题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特点:史前社会人类共同采集、狩猎;农业社会人们耕作;工业社会人们努力征服自然。 环境问题自古就有。史前社会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物资源破坏。农业社会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工业社会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时有发生。此外,还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 环境问题的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发展有所不同,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有巨大差异。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的三个层次 阅 读 卡 环境问题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局部性环境问题:它通常限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内部,呈现出地域性特征;第二个层次是区域性环境问题:它具有跨区域性,有一定程度传递性及污染物扩散形成的跨国界转移特征;第三个层次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它具有全球整体性,其影响危及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环境问题的三个层次图8-25 南极上方的臭氧空洞对比图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氟氯烃破坏了臭氧层中的臭氧。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危害。 据观测,一个半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3°C-0.6°C。这不仅造成南北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还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图8-27 加拿大关于酸雨危害的警示牌 美国北部边境地区燃煤发电厂排放出的大量污染物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越境漂移到加拿大,形成远距离的跨界酸雨。酸雨严重污染了加拿大的森林、湖泊和农作物,引起两国长达三十多年的争执。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这些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有什么特点,会造成哪些危害。 你还知道哪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收集相关资料,说一说为什么称其为全球性环境问题。这些都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经济发展:直接制约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威胁生态平衡,破坏生态环境。 如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环境污染严重。 以森林锐减为例: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经损失过半;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危害: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增加,气候异常,物种小消失,温室效应加剧。之所以称其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其具有全球性,影响危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很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而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单靠某个国家或地区很难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3.各国在密切关注本国环境的同时,也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予以充分重视。图8-28 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气候会议 《京都议定书》是国际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二氧化碳减排条文。它不仅是世界各国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承诺与责任,更体现了各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上的合作。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把你知道的也补充进来。中国把“节能减排”纳入国家发展大计英国石油公司宣布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和投资太阳能的计划日本汽车公司生产出混合动力车丹麦利用风能的发电量达到总电力的8%挪威建立二氧化碳处理海上平台;新加坡建成零耗能建筑。用我们的行动共同保护 我们的家园自然因素:一般由区域性的气候、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引发。如我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曾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洪灾。人为因素: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 源的 过程中,影响力超出了自然环境的 承载 能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如图所示)。 注:环境的自净能力是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图中箭头a表示的意思是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箭头b表示的意思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补给、再生、增殖的速度,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即生态破坏问题。②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拓展提升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1.环境问题的表现 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染污与水短缺、物种灭绝等。 2.环境问题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损害人体健康,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伦敦雾霾事件造成伦敦市民死亡、日本的水俣病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无尽的灾难。(2)对经济发展: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安定。(3)对生态环境:威胁生态平衡。如许多生物濒临灭绝。 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课堂小结分类:产生原因:危害对策: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需要世界各国予以重视、通力合作局部性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史前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当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经济发展:直接制约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威胁生态平衡,破坏生态环境。变化三个层次请不要转载!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3.1 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练习).doc 8.3.1 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课件).ppt 【只怪太多灰】再次唱谈雾霾天气.wmv 秘鲁: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