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课标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增强宪法意识,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热爱祖国。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维护宪法的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增强国家认同感。树立宪法信仰,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习惯。【单元目标】理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掌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认识国家结构,初步了解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的法治原则,懂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理解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了解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懂得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掌握正确宪法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单元知识结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维护宪法权威坚持宪法至上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单元设计说明】本册教材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重点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与公民意识教育。第一单元从宪法与党的关系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知道党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从宪法与公民关系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核心价值;从宪法与国家关系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领悟蕴含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制度与国家机构之中的法律的价值追求、法治精神,从内心认同法治,并积极践行法治原则。因此,本单元是全册内容的逻辑起点,也为全册内容搭建起逻辑框架。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课题与课时】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课时:2课时【课标要求】认识国家机构,初步了解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的法治原则。知道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懂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学习目标】通过探究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的法治原则;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通过探究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掌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评价任务】完成学习任务一(指向目标1)完成学习任务二(指向目标2)【学习过程】环节一 自主感悟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部分日程时间 会议内容3月5日 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3月12日 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3月15日 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一府两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环节二 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设置国家机构(指向目标1)探究1.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活动一:国家机关知多少1.学生齐读“运用你的经验”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宪法序言的部分内容。2.谈谈对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时间节点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3.拓展思考:人民翻身成为国家主人后,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着重引导学生加深对宪法序言中“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这句话的理解。4.阅读图表并思考国家机关的形成过程。活动二:阅读感悟:组织国家机构1.教师查阅相关文件、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2.分享交流。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思考宪法和宪法相关法与我国国家机构的关系,思考宪法对于国家机构的意义。探究2.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活动三:案例回放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锡西村党总支书记林某未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擅自将村集体所有的厝地分配给4名村民使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违反民主议事规则,林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林某为什么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 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3.课堂辩论:组织学生对“民主和集中哪个更重要”进行辩论,引导学生在观点交锋中正确理解民主集中制。引导学生感悟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懂得民主集中制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学习任务二:规范权力运行(指向目标2)探究3. 权力与制度的关系活动四:探究权力与制度的关系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中的漫画。(p15)2.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漫画寓意的理解,自主完成填空。3.经过小组充分讨论,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全班展示,进而形成全班同学的共同观点。4.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示:原因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探究4. 落实依法治国,规范权力运行活动五:材料链接2017年,米脂县委对“精准扶贫”工作不力的县扶贫办主任马某,副主任刘某、霍某等给予集体免职,并对该县石沟镇、龙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集体约谈。截至2017年6月15日,该县贫困人口中健康扶贫人口数据尚未整理完成;安置房建设开工慢,搬迁入住率低,个别贫困户安全住房安置方式尚未明确等。米脂县委对“精准扶贫”工作不力的县扶贫办给予集体免职说明了什么?如何规范权力运行?探究5. 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活动六:案例分析——权力行使按程序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中的案例。(p17)2.指导学生查阅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查阅材料中小康爸爸遇到的案件的详情,以扮演好律师的角色。3.“律师”独立完成发言稿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各小组内部推荐一位“律师”上台发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发表对这一案件的看法,解答“小马的疑问”。学生评选出发言最精彩的“律师”。环节三 回归生活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宪法怎样规范权力运行?环节四 学后反思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尝试绘制本节课的知识导图。【当堂达标】1.(检测目标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表述不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B.在同级国家机构中,政府机关居于主导地位C.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D.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2.(检测目标2)我国的国家机关正确行使职权,必须( )①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③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④依法规范权力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检测目标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