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课标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增强宪法意识,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热爱祖国。
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
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维护宪法的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增强国家认同感。树立宪法信仰,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习惯。
【单元目标】
理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掌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认识国家结构,初步了解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的法治原则,懂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理解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了解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懂得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掌握正确宪法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单元知识结构】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宪法至上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治国
保障宪法实施
加强宪法监督
【单元设计说明】
本册教材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重点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与公民意识教育。第一单元从宪法与党的关系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知道党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从宪法与公民关系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核心价值;从宪法与国家关系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领悟蕴含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制度与国家机构之中的法律的价值追求、法治精神,从内心认同法治,并积极践行法治原则。因此,本单元是全册内容的逻辑起点,也为全册内容搭建起逻辑框架。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课题与课时】
课题:人教社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
课时:2课时
【课标要求】
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理解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
通过探究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规定,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评价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一(指向目标1)
完成学习任务二(指向目标2)
【学习过程】
环节一 自主感悟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的故事。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
“‘老虎’‘苍蝇’一起打”给我们什么启示?
环节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根本的活动准则(指向目标1)
探究1.宪法的构成
活动一:畅所欲言话中国
1.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中提出的问题。(p20)
2.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对于我们国家,你了解多少呢?你觉得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畅所欲言,看看谁了解的最多。
3.教师将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国家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谁规定的?学生分小组讨论。
活动二:宪法知识知多少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引导学生思考:从宪法目录中你能看出什么?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规模空前的全民大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展示成果。
探究2.宪法的内容
活动三:宪法序言的相关内容的学习
1.播放有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的视频资料。
2.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发展理念、总体布局、奋斗目标是什么?对此,我国宪法是怎么规定的?这些规定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什么意义?对于宪法规定的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
探究3.根本的活动准则
活动四:根本的活动准则
1.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栏目。(p21)
2.学生大声齐读宪法的法条,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这条法律规定的意味。
3.怎样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有没有哪个人、哪个组织可以例外?
4.作为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两种不同的观点。
正方: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反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5.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辩论。
6.教师在学生辩论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
归纳总结:
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学习任务二:最高的法律效力(指向目标2)
探究4.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活动五:探究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猜谜游戏,进入学习。
2.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请问谜底是什么?
3.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乐队,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活动六:不同法律的“对话”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表演“对话”。
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学习宪法的序言及总纲和其他法律的第一部分,为“对话”做好相应准备。
3.课堂进行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对话”,教师作为主持人,引导各小组学生就宪法和其他法律的不同地位进行充分的交流。
探究5.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活动七:规定的内容不同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教材p24)
2.教师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查阅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为填写表格做好准备。
3.学生对照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认真填写表格,并思考宪法规定的内容与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活动八: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
探究6.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阅读教材“阅读感悟”栏目。(教材p25)
2.引导学生思考劳动教养制度被废止的原因以及这一举措的意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总结:
最高的法律效力
内容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效力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制定和修改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环节三 回归生活
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环节四 学后反思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尝试绘制本节课的知识导图。
【当堂达标】
1.(检测目标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都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宪法(  )
①组织国家机构并规范权力运行 ②是国家的根本法
③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检测目标2)“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确立宪法宣誓制度”“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二字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被频频提及。其原因在于(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其他法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A.①②2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检测目标1、2)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 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