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

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年级 八年级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组别
【学习目标】
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了解常见物体的长度; 2.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通过实践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用停表测时间; 3.通过探究知道测量实质是将测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测量有误差。
【课前学习任务】
阅读课本P15中的科学世界,完成以下预习内容。 为了科学的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 ,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 ,简称 。 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已学习的知识,完成以下预习内容。 1.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 ,它们的符号分别是 , 例如:1米=10分米,像这样的关系你还知道哪些? 。 2.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 ,它们的符号分别是 。 例如:1小时=60分,像这样的关系你还知道哪些? 。 3.我们可以用 测量长度,用 测量时间。
【课上学习任务】
任务一: 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1.长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是 (符号: )。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光年、 (km)、分米( )、厘米( )、 (mm)、微米( )、纳米( ) 2.长度单位的换算:1光年=9.45×1015m、1km= m、1dm= m、1cm= m、1μm= m、1nm= m。 3.常见物体的长度 (1)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 ; (2)课桌的高度约为8 ; (3)每层楼的高度约为3 ; (4)人正常步行时,一步长约为0.6 。 任务二: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1.认识刻度尺 刻度尺的量程是指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指 。
农安县巴吉垒镇中学初中(物理)学科导促案
图中刻度尺的量程为 cm,分度值为 cm= mm。 2.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前(1)看 和 是否磨损; (2)看 和 。 使用时(1)会选:选择 的刻度尺; (2)会放: 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尺的刻度线 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 ; (3)会看:视线应与尺面 ; (4)会读:估读到分度值的 ; (5)会记:记录结果时,要写出 + 。 任务三: 误差 1.定义:物理学中把 和 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 3.误差是 避免的,错误是 消除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任务四: 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 1.时间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是 (符号: )。 常见的时间单位有 (h)、分 。 2.时间单位的换算:1s= min、1s= h。 任务五: 时间的测量—停表的使用 大表盘表示 ,小表盘表示 。
【课堂练习】
1.2.5cm= mm;170cm= m;0.03m= μm。 2.姚明的身高为226 ;中学生的手臂长度约为0.7 ;中学生的大拇指宽度约为15 。 3.下列测量中,用 (选填“上”或“下”)刻度尺更精确,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长方形的长度是 cm,其中准确值是 cm,估计值是 cm。 4.某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为19.28cm,则准确值是 cm,估计值是 c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另外一位同学用另外一把尺测量出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是19.3c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5.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5.4mm、14.3mm、15.6mm、15.5mm,那么这个物体长度的平均值应记为 mm,其中 mm这个数值是错误的。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6.720min= h;3h= s。 7.图中表示的时间是 min s,合 s。
【课后纠错集】
小测题单一
1.小明的身高是1.64 ,物理课本的长为250 。
2.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km= cm= mm。
3.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方法正确的是( )
4.误差 避免。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 。
5.图中时间为 min s。
小测题单二
1.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小明从一楼走到3楼,他走的竖直高度是 m。
2.3.05m= cm。
3.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误差就是比较小的错误
4.图中时间为 min s。
5.图中读取长度时正确的做法是 (选填“A”或“B”),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