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浮力教学设计章节名称 浮力 课时 1课时 备注与二次备课目 标 确 立 依 据 课标摘录(节选) 2.2.9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课标分解 核心 概念核心概念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浮力浮力的概念认识体会感受正确浮力产生原因说出分析讨论准确弹簧测力计测浮力测量小组合作正确浮力的影响因素说出实验探究准确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尚未完全形成,但学习精力充沛,感性认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和压强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这节课我们学习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力,并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课。需要学生思考、设计并亲自动手实验。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不断的动手动脑,培养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认识到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综合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的基础上展开的,由“浮力”和“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两部分内容构成。教学的重点是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一方面为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浮力的概念;另一方面也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基础。学习目标 1.通过体会把排球按在水中的活动,感受浮力的存在,能正确说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实验,结合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能正确描述浮力的产生原因; 3.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并通过实践,能正确利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准确说出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评价任务 1.通过活动一的相关任务,完成评价任务一(练习1A),实现目标1。 2.通过活动二的相关任务,完成评价任务二(练习2A、3B),实现目标2。 3.通过活动三的相关任务,完成评价任务三(练习4A),实现目标3。 4.通过活动四的相关任务,完成评价任务四(练习5B),实现目标4。学习过程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学生活动设计 评价要点导入新课 【情境展示】观看张三丰玩球的视频,重点观察球的运动情况,简单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 利用视频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活动一: 用手将排球按进水中,感受浮力的存在,体会不同位置浮力的有无和方向。 任务1: 浮力的概念: 的物 体受到的 的力。 任务2: 浮力的方向是 。 学生通过将排球等物体按进水中,感受什么情况下存在浮力以及浮力的方向,思考下列问题概括浮力的概念。 1.排球为什么难以被按入水中? (谁给的阻力?) 2.排球为什么会跳起来? (谁给的动力?) (落实目标一)评价任务一 练习1A. 如图,一条小溪中有一个小球随着溪流漂流而下,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活动二: 观察浸在水中的各个方向的薄膜的凹陷程度,结合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能正确描述浮力的产生原因。 任务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 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从而产生一个 (填方向)的浮力。 验证问题:物体下方没有水会不会受到浮力?(乒乓球演示) 观察演示实验,小组讨论,探究浮力的产生原因评价任务二 练习2A.如图所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即F浮等于( )A.F浮=F向下 B.F浮=F向上 C.F浮=F向上﹣F向下 D.F浮=F向下﹣F向上 练习3B.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活动三: 阅读教材50页“演示”的相关内容,结合力学知识,思考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问题1: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测的是什么力? 问题2:将物体浸入液体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什么减小? 任务4:称重法测浮力 F浮= 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落实目标三)评价任务三 练习4A.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吊着一个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重力是 N.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6N.则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活动四:分组实验,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与验证: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 和 有关 具体关系是: 。 分组实验,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落实目标四)评价任务四 练习5B.如图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 两次实验证明物体所受浮力随物体排开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选填实验序号)。 (2)进行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关系。 (3)由丙、丁两次实验可知:完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无关。小结作业设计 思考推导类作业: (1)结合浮力的产生原因,尝试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推导浮力的计算公式。 动手实践类作业: 根据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制作简易测量浮力的工具(可参照密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检测作业:(A 简单基础 B全体综合 C能力提升) 课后练习:6B、7C 6B.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如图所示,它所受到的( ) A.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B.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C.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D.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7C.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如图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 (选填序号)。 (2)为了研究猜想2和猜想3,利用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N,4.5N和5N.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在序号b的实验中物所受的浮力为 N; ②要验证猜想2,应比较序号 的三次实验; ③比较序号b、d、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 关,进一步分析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