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公民的基本权利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权利意识,遵守权利界限。 2、能力目标: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3、知识目标: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不滥用自己的权利。 政治认同︰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内涵,认识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并懂得合理维护权利,明晰权利行使的界限。 法治观念∶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逐步增强权利意识。 健全人格︰学会正确运用各项基本权利,能认识和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 责任意识∶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法律怎样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施。重点 了解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难点 认识到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小小法官 展示材料:男子自家装监控不料被邻居索赔精神抚慰金 我当小法官:你认为赵先生在自家安装安装了监控摄像和告警装置的行为有错吗? 这个案件你会怎么判罚? 2、法官释法 李法官在正式开庭审理前,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向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 赵先生安装的监控装置已对老刘的隐私权造成了现实妨碍,但其初衷是为了照看年迈父母,保护父母安全,并无意窥探他人隐私,亦无将采集的视频信息向外公布、传播等恶性行为。 赵先生同意降低自家监控设备的高度,并在摄像头对准老刘家的角度安装围挡,既保证监控可以正常运转,又不侵犯邻居的隐私权,老刘对这个方案也表示十分满意。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1、播放视频:公民权利知多少 提出问题:视频中提到了哪些权利? 2、观察与发现 休息权、男女平等权、生命权、受教育权 3、小小提示: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所规定的,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更加详细地规定公民的其他权利。 4、展示:《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监督权。 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 妇女保护权。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5、小小思考: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当中,哪些权利与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跟我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6、学生分享 (1)无论年龄、种族等,我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我们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我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3)我们也有财产权,我们的财产为我们所有,监护人只是帮我们保管。 (4)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5)我们是儿童,受到国家的保护,没有人可以虐待我们。 (6)我们拥有监督权,我们也可以监督政府等国家机关的工作,给他们提建议。 7、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8、小组合作·活动园 请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将序号写在空格中。 (1)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 (2)梁思源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 (3)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 9、过渡语:你知道吗?除了宪法以外,我国还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10、权利连连看: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11、小小思考 你知道当前能够切实保障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什么时候制定的吗? 我国公民的权利从什么时候开始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呢? 12、知识拓展: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了保障国民权利,但是当时内忧外患,公民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1954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1982 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13、播放视频《网上维权不当,被法院判发帖道歉》 14、小小思考:视频当中的这对夫妇的做法及其带来的后果,对你有何启示?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视频当中的这对夫妇的做法已经超越了权利的界限,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 15、想一想,填一填: 16、情景探究 林博远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林博远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 17、真知灼见 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1)高叔叔有装修自身房子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2)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也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3)高叔叔装修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 小见解:你如何评价这两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18、真知灼见 我不同意蓝衣服同学的观点,高叔叔有装修自己房子的权利,但他打扰了别人休息的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如果我是林博远,我会先去协商,如果协商不成,我会选择报警,让警察叔叔来处理。 19、小小提示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观看视频,分享发言 阅读并做笔记 思考与分享 小组合作 思考与连线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情景探究,思考发言 通过感人视频,初步了解我们公民的基本权利。 展示宪法内容,了解自己都拥有哪些权利,初步树立权利意识。 引导学生分享,理解权利与我们息息相关。 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逐步增强权利意识。 通过连线的方式了解不同的法律赋予公民不同的权利。 通过视频、分析深入认识权利的界限,懂得珍惜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通过情景分析,让学生明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课堂小结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但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要珍惜宪法所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 总结提升板书 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认识基本权利 二、法律保障权利 三、权利也有界限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