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历案【导读】凸透镜是物理教学中的基本的实验仪器,使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会成为后续眼睛和眼镜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是《课标》中规定学生必做的 20个实验之一,是本节课的重点。【课题与课时】15-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共 1课时 第 1课时【课标要求】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及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牢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3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学习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学习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评价任务】1.完成任务一:【做一做】T1、2、3--DO1(检测学习目标 1)2.完成任务二:【做一做】T1--DO2(检测学习目标 2)3.完成任务三:【做一做】T1、2--DO3(检测学习目标 3)【资源与建议】1.凸透镜是物理教学中的基本实验仪器。它是在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及生活中的透镜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眼睛和眼镜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础,更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2.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中利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物理思想的体悟。3.本节课的学习,需依次研究 3个问题:组装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利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任务 1、2、3的学习突破以上重难点;可以通过“做一做”、“检测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判断自己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学习过程】任务 1:组装器材---PO1(指向目标 1)【学一学】1. 阅读课本 P97“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部分,思考下列问题。下列问题:(1)用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成像的性质是什么?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图片成像的性质是什么?(2)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什么因素有关?(3)看课本 P97图5.3-2思考如何组装凸透镜、蜡烛、光屏?如何调节他们的高度?【做一做】——检测目标 1组装调节器材时 (必须、不必)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其目的是 。评价标准:能正确的完成并解释的评价等级为 A,部分正确或表达不完整,根据情况,分别评价,等级为 B、C。学习提醒 通过组装器材,学会如何调节器材,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本环节评价等级记录任务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O2(指向目标 2)【想一想】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和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强调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a.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距离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c.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d.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e.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f.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物距 成像性质 像距 应用u>2fu=2f2f>u>fu=fu<f【思一思,议一议】分析论证:根据成像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分类1. 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 像,焦点以内成 像。即一倍焦距内外分 。2. 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 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 像。二倍焦距内外分 。3.实像必 侧 立,虚像 侧 立 。4.u>v,像是 的,u<v,像是 的。(选填放大、缩小)5.成实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距离透镜越 ,像越 ;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距离透镜越 ,像越 。即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 ,物远像近像变 。成虚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越 ,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越 。即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 ,物远像远像变 。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 。6.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实像可以是 的,也可以是 的,虚像一定是 的。(选填放大、缩小)评价标准:能正确的完成并解释的评价等级为 A,部分正确或表达不完整,根据情况,分别评价,等级为 B、C。学习提醒 能通过器材探究并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本环节评价等级记录任务 3: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PO3(指向目标 3)知识点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下:(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中心在__ __上.(2)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__、__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则应向__ 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中蜡烛在原来的位置越烧越短,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__ __(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移”).(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6 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__ __(填序号).【纸笔性评价标准】:能正确完成必做题,能独立对各题进行解释。等级积分:每组①②号:能正确完成所有必答题,并能流利的解释,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4个以上,评价等级为B;结果正确3个及以上评价等级为C。每组③④号:能正确完成,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3个以上,评价等级为B。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2.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物体放在距离透镜25 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3.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 cm处,移动光源,在光屏上将看到()A.无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4.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那么蜡烛应放__ __点.(2)蜡烛放在__ __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距离凸透镜最近.(3)蜡烛放在__ _点时,光屏上得不到像.03 中档题)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烛焰的像,眼睛看到的像是图中()6.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纸笔性评价标准】:能正确完成必做题,能独立对各题进行解释。等级积分:每组①②号:能正确完成所有必答题,并能流利的解释,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4个以上,评价等级为B;结果正确3个及以上评价等级为C。每组③④号:能正确完成,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3个以上,评价等级为B。7.(宜昌中考)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上,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8.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 cm,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 cm B.13 cm C.23 cm D.33 cm9.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小明手持瓶盖儿观察药瓶子侧面的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图丙最小,图甲最大B.图甲最小,图丙最大C.图丙最小,图乙最大D.图乙最小,图丙最大10.昆虫观察盒的“盒盖”上嵌入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现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的是()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11.(眉山中考)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后,应将光屏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04 拓展题)12.(沈阳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小明用高为4 cm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不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高/cm1 30 15 22 20 43 15 8(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cm.(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2所示.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____(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评价标准】:能正确完成必做题,能独立对各题进行解释。分层评价:每组①②号:能正确完成所有必答题,并能流利的解释,评价等级为 A;结果正确达到 4 个以上,评价等级为 B;结果正确 3 个及以上评价等级为 C。每组③④号:能正确完成 4/5 个,评价等级为 A;结果正确达到 3 个以上,评价等级为 B。总体评价 本节课过程性评价等级中共获得 个 A级, 个 B级。 本节课结果评价为 级。 根据表现选择一下,给自己:三、板书设计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成像规律及应用物距 成像性质 像距 应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x k b 1 . c o m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仪、幻灯机u=f 不成像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与物同侧x kb 1 放大镜2.物近像远像变大离焦点越近像越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