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历案【课题与课时】第五章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共1课时【课标要求】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小实验,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尝试应用已学的透镜成像知识来解释物理现象,获得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2.通过自学,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重大活动,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评价任务】1.完成任务一:T1-4--DO1(检测学习目标1)【资源与建议】1.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光学仪器研究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它使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广阔的宇宙空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节内容是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知识的扩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2.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是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学习过程中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3. 本节课的学习,需依次研究 2个问题:显微镜和望远镜→→探索宇宙。可以通过任务 1、2的学习突破以上重难点;可以通过“做一做”、“检测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判断自己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学习过程】任务 1:显微镜和望远镜---PO1(指向目标 1)1.显微镜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想一想】通过观察实验室用光学显微镜,结合课本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显微镜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什么是目镜?(3)什么是物镜?(4)物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哪种透镜作用相似?(5)目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哪种透镜作用相似?(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为什么?总结: 叫目镜。 叫物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成倒立、 的 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成 立、 的 像。2.望远镜【做一做】利用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用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和一个焦距大的凸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稍远处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你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变化?现象:发现:将焦距短的透镜靠近眼睛时,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放大了;交换透镜位置,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缩小了。望远镜的构造:1.望远镜的组成2.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3.物镜的焦距比较长,目镜的焦距比较短,两个镜的焦点是重合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视角:物体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这样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放大了?说明: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望远镜的物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是力求把物镜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做一做】1.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2.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 __(填“实”或“虚”)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__ _,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__ __(填“实”或“虚”)像.3.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个()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4.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__ __.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__ __.(填“大”或“小”)评价标准:能正确的完成并解释的评价等级为 A,部分正确或表达不完整,根据情况,分别评价,等级为 B、C。学习提醒 1.显微镜经过两次放大后看到倒立放大虚像。 2.望远镜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但视角被放大;本环节评价等级记录任务 2:探索宇宙 ---PO2(指向目标 2)【微课助学】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阅读教材P104“探索宇宙”部分。宇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关注、困惑、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部分时间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理来认识宇宙。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很有限,并具有很浓的神话与宗教色彩。在欧洲,人们在宗教的影响下,长期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反映了“地心说”的宇宙观: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这种理论影响了人们思想达千年之久。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一步证明了行星围绕太阳运行是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宇宙秘密。1849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行星,并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运行轨道。不久,在预测的轨道上就发现了这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检测与作业】---分层检测A组1. 关于显微镜的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载物台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反光镜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像,再经目镜放大一次2. 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由物镜与目镜组成,其作用分别类似于( )A.照相机和放大镜 B.投影仪和放大镜C.照相机和投影仪 D.无法比较3.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C.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到的像与物体相比都是放大的D.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B组4.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5.(株洲中考)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 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 __(填“放大镜”或“投影仪”)。C组7.“金星凌日”是一种天文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1)要使观测到的景象更加清晰,最好借助_______(填“显微镜”或“望远镜”)观察。(2)“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_______原理来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3)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 日”外,还能看到“______-----凌日”现象。【评价标准】:能正确完成必做题,能独立对各题进行解释。分层评价:每组①②号:能正确完成所有必答题,并能流利的解释,评价等级为 A;结果正确达到 4 个以上,评价等级为 B;结果正确 3 个及以上评价等级为 C。每组③④号:能正确完成 4 个及以上,评价等级为 A;结果正确达到 3 个以上,评价等级为 B。总体评价 本节课过程性评价等级中共获得 个 A级, 个 B级。 本节课结果评价为 级。 根据表现选择一下,给自己:【学后反思】1.完善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2.梳理本节课的物理思想和方法:3.小结在学习中需要求助的困惑与分享自己如何学会的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