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历案【导读】测量密度是物理教学中的基本的实验,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量筒测量体积也是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它会成为后一节学习物质的鉴别的前置知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是《课标》中规定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之一,是本节课的重点。【课题与课时】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时第1课时编写:徐波【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和动手测量,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如盐水)体积和测小块固体(如石块)的体积。2.通过复习和动手测量,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使用天平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方法。【评价任务】1.完成任务一:【做一做1】(检测学习目标1)2.完成任务二:【做一做2】(检测学习目标2、3)3.完成任务三:【做一做3】(检测学习目标2、3)【资源与建议】1.天平是物理教学中的基本实验仪器。用天平测量质量在本单元及重力、比热容相关实验探究中都能用到。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液体和固体密度的测量,学习过程中要抓住密度的公式这一线索,先想办法直接或间接测量出质量和体积,然后用公式进行计算。实验中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出现误差或操作失误,注意题目和实际实验的联系。3.本节课的学习,需依次研究3个问题:质量的测量→体积的测量→密度的测量,按照这一流程,可以通过任务1、2、3的学习突破以上重难点;可以通过“做一做”、“检测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判断自己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学习过程】【复习导课,课前学情测】1、物质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要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出有关物质的哪些物理量?2、体积的单位有 、 、 、 等,1L= dm ,1mL= cm 。任务一:量筒的使用PO1(指向目标1)【学生体验活动1】:观察桌上的量筒 备注:想想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自学环节】结合活动体验,自学课本P117,“想想做做”板块,认识量筒以及知道量筒的单位、量程和分度值,掌握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必要的知识技能。回答下列问题: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ml还是cm3?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图11.4-2中画出了使用量筒时的两种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小组合作互助】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上面的问题,互相评价。【表述性评价标准】:能够说出量筒的单位标度、量程、分度值。使用时,要会放、会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有些液面(如水银)是凸形的,读数时应以凸形的顶部为准。【做一做1】:——检测目标11.量筒是用来测定 的工具,使用前要认清 和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的液体 相平。如图6.3-1显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2.3个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6.3-2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mL。3.实验室中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值和最小刻度值,要精确地一次量取125mL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 )A、500mL,10mL B、100mL,1mLC、250mL,5mL D、250mL,2Ml图6.3-1 图6.3-2评价标准:能正确的完成并解释的评价等级为A,部分正确或表达不完整,根据情况,分别评价,等级为B、C。学习提醒 要学会使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并会读数。本环节评价等级记录任务二:测量盐水的密度 PO2(指向目标2、3)【学生体验活动2】:自己用盐和配制一杯盐水,利用桌上的天平和量筒测量你所配制的盐水的密度。备注:在测量盐水密度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盐水密度表达式:思考:如果1、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再称出空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2 3、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体积V,烧杯中有残留的液体,因此测量的密度( ),如果想测量更准确,因改为 ( )【小组合作互助】小组内互相合作利用天平和量筒按以上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组内讨论测量方法是否完善。【表述性评价标准】:小组内说一说测量方案,能选择合适的方案测量盐水的密度,会熟练地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做一做2】——检测目标2、3: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的是。(2)乙同学操作正确,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0g后,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B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ml。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C所示,那么,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g,由此计算出该盐水的密度为 kg/m 。【评价标准】:会熟练地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探究活动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学生体验活动3】:利用桌上的天平、量筒等工具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备注: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一、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密度(小石块)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小石块、烧杯、细线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4、小石块密度表达式:【小组合作互助】小组内互相合作利用天平和量筒按以上步骤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组内讨论测量方法是否完善,还有没有其他方案。【表述性评价标准】:小组内说一说测量方案,能选择合适的方案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会熟练地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会利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做一做3】——检测目标1、2、31、小王拟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1)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④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实验步骤正确顺序为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2、由图6.3-3可知,矿石的质量为 g,矿石的体积为 ,矿石的密度为 g/cm3图6.3-3 图6.3-63、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6.3-6所示,则木块密度可表示为A. B.C. D.【评价标准】:能正确完成必做题,能独立对各题进行解释。分层评价:每组①②号:能正确完成所有必答题,并能流利的解释,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3个,但不会解释,评价等级为B;结果正确2个评价等级为C。每组③④号:能正确完成 2个及以上,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 1个以上,评价等级为B。总体评价 本节课过程性评价等级中共获得个A级,个B级。 本节课结果评价为级。 根据表现选择一下,给自己:【学后反思】1.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2.梳理本节课的物理思想和方法:3.小结在学习中需要求助的困惑与分享自己如何学会的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